上篇 骨质疏松症的检验与临床诊断 3
第1章 概述 3
第一节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 3
第二节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分型和分度 5
一、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5
二、骨质疏松症分型 9
三、骨质疏松症的X线分度 10
第一节 流行病学 13
第2章 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 13
第二节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6
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17
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24
三、特发性青少年低骨量与骨质疏松症 32
第3章 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实验室检查 36
第一节 与骨矿物质相关的指标 37
一、骨矿无机物 37
二、微量元素指标 46
第二节 骨形成的生化指标 62
一、血清总碱性磷酸酶和骨碱性磷酸酶 63
二、骨钙素和羧化不全骨钙素 70
三、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C端)前肽和(或)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 78
四、骨保护素 80
五、骨涎蛋白 85
六、骨粘连蛋白 86
七、其他指标 86
一、羟脯氨酸 89
第三节 骨吸收相关指标的实验室检查 89
二、羟赖氨酸糖苷 91
三、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91
四、骨Ⅰ型胶原降解产物 93
第4章 骨质疏松与内分泌激素 104
一、生长激素 104
二、雌激素 106
三、雄性激素 107
四、前列腺素E2 108
五、甲状旁腺激素和(或)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 110
六、维生素D 112
七、降钙素、降钙素受体 114
八、瘦素 116
九、肾上腺髓质素 118
十、皮质醇 120
第5章 骨质疏松与相关细胞因子 124
一、转型生长因子 125
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126
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128
四、骨形态生成蛋白 130
五、白细胞介素 131
六、干扰素 134
七、肿瘤坏死因子 135
八、集落刺激因子 136
九、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37
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139
十一、骨桥素 141
骨质疏松相关的候选基因 144
第6章 骨质疏松与相关基因 144
第7章 其他相关指标 160
一、一氧化氮 160
二、基质金属蛋白酶 162
三、成骨生长肽 162
第8章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与骨质疏松 165
第一节 活体标记技术与不脱钙切片的制作 167
一、活体标记与取材固定 167
二、骨组织块的固定与脱水 170
三、包埋前的准备 171
四、包埋 172
五、甲基丙烯酸塑料树酯切片 173
六、塑料树酯切片染色 174
第二节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 175
一、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方法的基本应用原理 176
二、自动及半自动的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178
第三节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 179
三、计算机图像定性、定量分析的注意事项 179
一、基本结构指标的测量 182
二、骨表面参数的测量 184
三、骨吸收指数 186
四、骨代谢动力学参数测量 187
第四节 骨计量学指标在骨质疏松中的临床意义 189
一、平均骨体积 189
二、类骨质表面的测量指标 190
三、骨表面的计量指标 191
四、四环素活体标记的测量 193
五、骨小梁细微结构的静态参数 194
六、骨重建与骨转换率 197
七、骨质疏松与骨重建、骨丢失与骨转换之间的关系 198
第9章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03
一、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203
二、临床表现 204
三、辅助检查 205
四、骨质疏松的诊断 209
第一节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230
第10章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 230
一、获得最佳峰骨量是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根本 231
二、防止骨量快速丢失是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核心 234
三、避免跌倒是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方面 236
第二节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及监测 237
一、药物治疗 237
二、物理疗法 246
三、运动疗法 246
四、营养疗法 248
五、外科疗法 249
六、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250
下篇 骨关节疾病的检验与临床诊断 255
第11章 概述 255
第一节 骨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255
一、关节的分类 255
二、活动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256
二、骨关节疾病的研究进展 266
第二节 骨关节疾病的概述 266
一、骨关节疾病的发病率 266
三、骨关节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267
四、骨关节疾病的分类 267
第12章 类风湿关节炎的检验与临床诊断 270
第一节 类风湿关节炎的概述 270
一、类风湿关节炎定义 270
二、类风湿关节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270
第二节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72
一、遗传因素在类风湿发病中的作用 272
二、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感染因素激发的自身免疫反应 274
三、血管外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激发了炎症反应 275
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 277
第三节 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室检查 278
一、类风湿关节炎的常规实验室检查 278
二、类风湿因子的分型检测 284
三、自身抗体的检查 285
四、可用于早期诊断的指标 290
五、淋巴细胞亚群 293
六、细胞因子 293
七、组织相容性抗原 295
八、实验室检查的新进展 296
九、关节滑液的检查 297
第四节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02
一、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302
二、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305
三、类风湿关节炎的鉴别诊断 306
第五节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309
一、一般治疗法 310
二、药物治疗 310
三、免疫净化疗法 313
四、理疗 313
五、外科治疗 314
六、治疗的实验室监测 314
第一节 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 317
第13章 骨关节炎的检验与临床诊断 317
第二节 骨关节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18
一、病因 318
二、发病机制 321
第三节 骨关节炎的实验室检查 321
一、常规实验室检查 322
二、关节滑液检查 322
三、特异性标志物 324
第四节 骨关节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31
一、分类诊断 331
二、诊断标准 331
三、鉴别诊断 333
第五节 骨关节炎的预防、治疗 336
一、预防 336
二、治疗 336
第14章 强直性脊柱炎的检验与临床诊断 340
二、AS与年龄和性别 341
一、发病率 341
第一节 强直性脊柱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341
三、病因 342
第二节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 344
一、HLA-B27及其亚型 344
二、HLA-B27与AS相关的机制 345
三、其他HLA相关基因与AS 347
四、肿瘤坏死因子及基因多态性与AS 347
五、热休克蛋白与AS 348
第三节 强直性脊柱炎的实验室检查 349
六、其他 349
一、一般检查 350
二、血清类风湿因子测定 350
三、C-反应蛋白测定 350
四、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351
五、补体测定 351
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测定 352
七、抗肺炎克雷伯杆菌抗体 354
八、抗组蛋白抗体 355
第四节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57
一、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 357
九、其他 357
二、鉴别诊断 360
第五节 强直性脊柱炎的预防、治疗及监测 364
一、预防 364
二、治疗 365
三、监测 369
一、痛风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因素 374
第15章 痛风性关节炎的检验与临床诊断 374
第一节 痛风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 374
二、痛风的发病与遗传因素 375
三、痛风的发病与其他因素 375
第二节 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76
一、病因分类 376
二、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377
一、血液检查 379
第三节 痛风性关节炎的实验室检查 379
二、尿液尿酸检查 381
三、滑液分析 381
四、组织学检查 385
第四节 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85
一、其他几种晶体性关节炎 386
二、类风湿关节炎 387
三、化脓性关节炎与创伤性关节炎 387
四、蜂窝织炎 387
五、银屑病(牛皮癣)关节炎 387
六、其他关节炎 387
第五节 痛风性关节炎的预防及治疗 388
一、一般预防 388
二、药物预防 388
三、治疗 389
第16章 风湿热的检验与临床诊断 392
第一节 风湿热的流行病学 392
一、RF发生与宿主、环境、感染性因子关系 393
二、RF的发病率 394
第二节 风湿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96
一、病因 396
二、发病机制 398
第三节 风湿热的实验室检查 401
一、证实链球菌感染 402
二、反映炎症存在 403
一、Jones诊断标准 405
第四节 风湿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05
二、鉴别诊断 407
第五节 风湿热的预防及治疗 408
一、ARF的预防 408
二、风湿热的治疗 411
第17章 化脓性关节炎的检验与临床诊断 414
第一节 化脓性关节炎的概述 414
一、原发性感染 414
三、医源性感染 415
二、潜在性感染 415
第二节 化脓性关节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416
一、细菌因素 416
二、宿主因素 417
第三节 化脓性关节炎的病原微生物学 418
一、葡萄球菌 418
二、链球菌 419
三、肠杆菌科 420
四、铜绿假单胞菌 421
第四节 化脓性关节炎的免疫学 422
一、屏障结构 422
二、细胞免疫系统 423
三、体液免疫系统 424
四、炎症反应过程 426
第五节 化脓性关节炎的实验室检查 427
一、血常规 427
三、CRP 428
二、血沉(ESR) 428
四、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429
五、血培养 434
六、关节滑液检查 436
第六节 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预防治疗 439
一、临床表现 439
二、诊断 440
四、治疗 441
三、鉴别诊断 441
第18章 结核性关节炎的检验与临床诊断 443
第一节 结核性关节炎的病因 443
一、病因 444
二、骨与关节结核病灶的形成 444
三、发病影响因素 445
四、病理表现 446
第二节 结核性关节炎的分型 447
一、单纯结核 448
二、金关节结核 450
一、血常规 451
第三节 结核性关节炎的实验室检查 451
二、血沉 452
三、关节液检查 452
四、结核菌培养 453
五、结核抗体检查 457
七、分子生物学检查 458
八、豚鼠接种试验 458
六、结核菌素试验 458
九、病理检查 459
第四节 结核性关节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59
一、临床表现 459
二、诊断 460
三、鉴别诊断 460
第五节 结核性关节炎的预防与治疗 464
一、结核性关节炎的治疗 465
二、治愈标准 467
三、预防 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