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编 古希腊罗马哲学 3
第一章 自然哲学 3
第一节 米利都学派 3
第二节 毕达哥拉斯学派 5
第三节 赫拉克利特 7
第四节 爱利亚学派 9
第五节 恩培多克勒 11
第六节 阿那克萨戈拉 13
第七节 原子论者 15
第一节 智者运动的兴起 20
第二章 智者派 20
第二节 普罗泰戈拉 22
第三节 高尔吉亚 26
第四节 智者派的历史地位 28
第三章 苏格拉底 31
第一节 苏格拉底其人 31
第二节 幸福的真义 34
第三节 自知自己无知 36
第四节 灵魂助产术 37
第五节 美德即知识 41
第六节 苏格拉底的地位和影响 43
第七节 小苏格拉底学派 45
第四章 柏拉图 47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47
一、哲学是什么 49
第二节 哲学观 49
二、哲学的作用和价值 50
三、哲学的方法 51
第三节 相论 53
一、相是永恒的存在 53
二、相是具体事物存在的原因 53
三、相有等级高低之分 55
四、相论的演变 57
第四节 宇宙生成论 60
第五节 灵魂学说 63
第六节 认识论 65
一、认识的对象与知识的类型 65
二、知识的定义 69
三、知识回忆说 73
第七节 语言哲学 74
一、指称问题 75
二、陈述及其性质 76
三、语言与实在 77
第八节 美学 79
第九节 伦理学 80
一、什么是美德 80
二、什么是善 82
第十节 政治哲学 84
一、国家的起源与城邦的构建 84
二、城邦正义 88
三、哲学王 90
四、各种政治体制 92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 94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94
第二节 哲学观 96
第三节 逻辑学 98
第四节 自然哲学 100
一、什么是自然 100
二、四因说 101
三、运动 103
四、空间和时间 105
五、宇宙 107
第五节 灵魂学说 108
一、灵魂及其能力 108
二、心灵及其特征 109
第六节 形而上学 110
一、形而上学的诸概念 111
二、对柏拉图相论的批判 120
一、认识的过程 121
第七节 认识论 121
二、感觉与思维 122
三、科学知识 125
四、真理观 127
第八节 伦理学 128
一、善和幸福 128
二、德性 130
三、中庸之道 132
四、行为与选择 132
五、最高的幸福 134
第九节 政治哲学 135
一、城邦与个人 135
二、公民 136
三、最好的政体 137
四、政体的更迭与维系 138
第十节 美学 141
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之后 143
第一节 伊璧鸠鲁主义 144
一、原子论 146
二、感觉主义认识论 149
三、快乐主义伦理学 150
第二节 斯多葛主义 154
一、早期斯多葛主义 154
二、晚期斯多葛主义 158
第三节 怀疑主义 168
一、早期怀疑主义 169
二、晚期怀疑主义 176
第四节 新柏拉图主义 183
一、太一 184
二、流溢说 184
三、灵魂的解脱 186
第二编 中世纪哲学及其向近代的过渡 191
第一章 教父哲学之一:护教者 191
第一节 希腊护教者 192
一、犹士丁 192
二、塔堤安 193
三、阿忒那哥拉 195
四、伊雷奈乌 196
第二节 亚历山大利亚的“问答学派” 198
一、克莱门 198
二、奥利根 200
一、德尔图良 205
第三节 拉丁护教者 205
二、阿诺宾乌斯 208
三、拉克坦修 210
第二章 教父哲学之二:奥古斯丁 212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212
第二节 世界观 215
一、存在论 215
二、时间观 217
第三节 认识论 219
一、记忆观 219
二、神圣光照论 221
三、感觉论 223
第四节 伦理学 225
一、自由意志与恶 226
二、自由意志与上帝 227
三、上帝对恶的预知 231
第五节 历史与政治 237
一、神学历史观 237
二、神学正义观 240
第三章 “黑暗”时期的哲学 243
第一节 波埃修 244
一、“esse”[是]与“Deus”[上帝] 245
二、共相问题 248
三、哲学的慰藉 249
第二节 伪狄奥尼修斯 253
一、肯定的方法与否定的方法 254
二、神秘主义神学 256
第三节 爱留根纳 258
一、什么是“自然” 260
二、自然的“圆圈运动” 261
第四章 经院哲学之一:初期发展 267
第一节 安瑟姆 268
一、《独语录》对上帝存在的证明 269
二、《对话录》中对上帝存在的证明 270
第二节 阿伯拉尔 272
一、辩证神学 274
二、理性伦理学 276
第三节 唯名论与唯实论 279
一、罗色林的唯名论思想 280
二、安瑟姆的唯实论思想 281
三、阿伯拉尔的概念论 281
第四节 阿拉伯哲学 283
一、阿维森纳 284
二、阿威洛伊 288
第五节 迈蒙尼德 290
第六节 大学与修会 294
一、大学的产生 295
二、方济会与道明会 296
第五章 经院哲学之二:波那文图拉 298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298
第二节 上帝论 301
第三节 原型论 304
第四节 物质论 311
第五节 灵魂论 314
第六节 认识论 317
一、知识的种类 317
二、光照论 320
第六章 经院哲学之三:托马斯·阿奎那 324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324
第二节 哲学与神学 327
第三节 世界与形而上学 328
一、实体与偶性 329
二、形式与质料 331
三、现实与潜能 334
四、本质与存在 336
第四节 上帝与创世 338
一、上帝存在的证明 339
二、上帝的内在本性 341
三、上帝的创造 347
一、灵魂论 348
第五节 灵魂与知识 348
二、认识论 354
第六节 行为与德行 357
一、行为论 357
二、幸福论 360
三、德行论 362
第七节 法律与国家 364
一、自然律 364
二、政治理论 366
第七章 经院哲学之四:邓·司各脱 370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371
第二节 知识论 372
一、知性的首要对象 372
二、知性的个别对象 375
三、知识的起源 376
第三节 形而上学 378
第四节 灵魂学说 381
第五节 伦理学 384
第八章 经院哲学之五:奥康姆 387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387
第二节 逻辑论 388
第三节 认识论 391
一、科学的对象 391
二、直观与抽象 392
三、证据的知识与自明的知识 394
四、共相 395
五、知识的界限 396
第四节 伦理观 397
第九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哲学 400
第一节 人文主义者 401
第二节 库萨的尼古拉 402
一、生平与著作 402
二、论有学问的无知 403
第三节 马丁·路德 405
一、生平与著作 405
二、“因信称义” 410
第四节 加尔文 413
一、生平与著作 413
二、人的堕落与获救 416
三、预定论 419
参考书目 423
后记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