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根及地下茎类中药材 1
一、天南星 1
二、人参 5
三、三七 19
四、党参 30
五、天麻 34
六、西洋参 44
七、山药 54
八、延胡索 58
九、何首乌 63
十、泽泻 67
十一、柴胡 71
十二、黄连 75
十三、太子参 81
十四、巴戟天 86
十五、地黄 91
十六、黄精 97
十七、黄芪 98
十八、白术 103
十九、半夏 110
二十、板蓝根 114
二十一、白芷 118
二十二、桔梗 123
二十三、射干 127
二十四、猫爪草 131
二十五、浙贝母 133
二十六、大黄 138
二十七、丹参 143
二十八、细辛 148
二十九、当归 152
三十、芍药 156
三十一、川芎 162
三十二、防风 167
三十三、甘草 170
三十四、知母 173
三十五、牛膝 175
三十六、苍术 176
三十七、元胡 178
三十八、云木香 179
三十九、百部 181
四十、麦冬 182
四十一、魔芋 183
第二章 全草类中药材 186
一、藿香 186
二、石斛 189
三、鸡骨草 192
四、绞股蓝 195
五、半枝莲 199
六、穿心莲 202
七、金钱草 205
八、薄荷 207
九、灵香草 211
十、长春花 214
十一、白花蛇舌草 215
十二、紫苏 216
十三、白英 218
十四、荆芥 219
第三章 花叶类中药材 221
一、西红花 221
二、金银花 226
三、红花 232
四、辛夷 237
五、玫瑰 241
六、甜叶菊 245
七、丁香 249
八、款冬花 252
第四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材 255
一、山茱萸 255
二、枸杞子 262
三、砂仁 268
四、罗汉果 274
五、吴茱萸 280
六、栀子 284
七、佛手 288
八、银杏 293
九、补骨脂 297
十、山楂 300
十一、酸枣 304
十二、酸橙 307
十三、乌梅 311
十四、蔓荆子 315
十五、木瓜 318
十六、槟榔 321
十七、急性子 326
十八、益智 328
十九、菟丝子 331
二十、牛蒡子 332
二十一、马兜铃 334
二十二、决明子 335
二十三、慧苡 337
二十四、连翘 337
二十五、白扁豆 339
二十六、栝楼 341
二十七、王不留行 342
二十八、无花果 344
第五章 树皮及根皮类中药材 346
一、肉桂 346
二、杜仲 351
三、厚朴 355
四、黄柏 359
五、牡丹 362
第六章 真菌类中药材 367
一、灵芝 367
二、茯苓 371
三、冬虫夏草 374
四、猴头 377
五、银耳 381
六、猪苓 384
第七章 藤本及树脂类中药材 389
一、土沉香 389
二、苏木 392
三、檀香 395
四、安息香 398
五、儿茶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