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始社会的音乐舞蹈 1
1.劳动创造了乐舞 1
2.远古乐舞的记载 3
3.丰富多彩的乐舞篇章 4
《云门》、《咸池》敬祖先 6
尽善尽美《韶》乐舞 7
原始的狩猎歌《弹歌》 8
描写古代劳动场面的《蜡辞》和葛天氏的祈天歌舞 9
4.远古音乐家——夔 10
5.乐器 12
吹奏乐器:笛、龠、埙 13
打击乐器:钟、鼓、磬 14
二、夏、商、西周时期的音乐舞蹈 16
1.夏、商、西周乐舞 16
六代乐舞 17
《夏》 17
《?》 18
《武》 19
娱乐性乐舞 20
2.周朝乐教机构与官职——大司乐 22
3.乐器 24
“八音”——最早的乐器分类法 24
打击乐器 25
吹奏乐器 26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舞蹈 28
1.丰富的乐舞作品 29
文舞与武舞 29
孔子与最早的入乐歌集《诗经》 30
屈原与祭祀乐舞《九歌》 33
伯牙与琴曲《高山流水》 35
说唱音乐的远祖——《荀子·成相篇》 36
2.宫廷音乐家 37
师旷 38
师襄 40
师文 40
师乙 41
3.先秦的声乐艺术 41
4.乐器 43
笛 43
编钟 44
5.音乐理论 45
孔子的音乐美学和教育学思想 45
诸子各家的音乐理论 47
儒家 47
墨家 49
道家 50
法家 51
记载最早的弦律计算方法——三分损益法 52
1.汉代音乐机构“乐府” 53
四、秦汉时期的音乐舞蹈 53
乐府机构 54
《乐府》诗乐 55
2.丰富的音乐体裁 56
鼓吹乐 56
相和歌 57
百戏 58
3.秦汉时期丰富的乐舞作品 60
秦汉乐舞《傩舞》和《角抵舞》 60
汉舞蹈《巴渝舞》和《盘鼓舞》 63
4.汉宫廷音乐家李延年 65
5.乐器 66
笛 66
笳 67
箜篌 68
琵琶 68
6.音乐理论专著《乐记》 69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舞蹈 72
1.清商乐与吴歌西曲 72
蔡文姬与《胡笳十八拍》 74
2.音乐与音乐家 74
琴曲《广陵散》和《碣石调·幽兰》 76
3.繁盛的舞蹈 78
宴会歌舞 79
歌舞戏《兰陵王》和《踏摇娘》 80
4.各具特色的地域音乐 82
北魏音乐 82
北齐和北周的音乐 83
5.与域外乐舞文化的交流 84
域外诸国音乐的传入 84
6.乐器 85
佛教音乐 85
7.音乐理论 87
乐律学的成就 87
荀勖与“管口校正” 87
何承天与“十二等差律” 88
音乐美学思想 88
嵇康与“声无哀乐”论 88
阮籍 89
刘勰与《文心雕龙》 89
六、隋唐五代的音乐舞蹈 91
1.兼收并蓄的隋唐燕乐 92
2.绚丽优雅的唐大曲 94
3.唐曲子及文人的创作 96
4.隋唐说唱变文 99
5.隋唐散乐 101
6.歌舞作品 102
《踏歌》 103
健舞和软舞 104
《霓裳羽衣舞》 104
来自西域的《胡旋舞》和《胡腾舞》 106
《柘枝舞》 108
《剑器舞》 109
7.唐代音乐机构 111
8.唐代音乐家 112
9.唐代音乐记谱法的成就 114
10.音乐舞蹈对外文化交流 115
与日本的文化交流 115
与朝鲜的文化交流 116
七、宋、辽、金时期的音乐舞蹈 118
1.音乐文学的完美结合——宋词乐 119
2.宋说唱音乐“鼓子词”和“唱赚” 120
3.宋诸宫调 122
4.民间说唱“陶真”“涯词” 124
5.歌舞 125
宋歌舞 125
辽、西夏、金舞蹈 126
6.戏剧的发展 129
我国戏剧形成的历史 129
宋金杂剧 130
宋南戏 132
7.歌舞戏乐的表演场所——瓦肆勾栏 133
8.器乐 134
宋的器乐曲与乐器的发展 134
宋琴乐 136
9.音乐的创作与理论 138
姜夔的自度曲 138
律学 138
音乐考古 139
声乐理论 139
八、元代的音乐舞蹈 141
1.戏曲音乐的长足发展——杂剧的进一步完善 142
关汉卿与《窦娥冤》 143
王实甫与《西厢记》 145
2.民歌与说唱 145
民歌 146
艺术歌曲 146
说唱 147
3.舞蹈《天魔舞》 149
4.琵琶曲《海青拿天鹅》 149
5.戏曲演唱论著《唱论》 151
九、明清时期的音乐舞蹈 153
1.小曲 154
2.说唱弹词 156
3.大鼓书 157
4.汉族民间舞蹈 159
秧歌 159
龙舞 161
狮子舞 163
戏曲舞蹈 164
维吾尔族歌舞《木卡姆》 167
5.少数民族歌舞 167
藏族歌舞《囊玛》 169
6.戏曲音乐 170
四大声腔 171
清代“花部”与“雅部”之争 172
7.器乐 174
8.音乐理论 178
明音乐理论家朱载堉与“新法密律” 178
徐上瀛与《溪山琴况》 180
后记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