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予魂曾获升天堂,所言确据无荒唐”——洪秀全和他创造的上帝神话从落第秀才到“太平天子” 1
心怀异志的门外“教徒” 3
自号“人王”黄袍加身 4
编造《太平天日》神话,高举反清大旗 5
神秘光环下的洪秀全 7
是是非非的洪秀全 10
天王的近臣们 13
安宁公主——洪秀全叛逆的女儿 14
亚父江山,崽崽永坐——扶不起的圣天幼主 16
第二章 “三八二一,禾乃玉食”——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始末 24
龙潜海角恐惊天,知天有意启英雄——太平天国起义前的社会状况 24
男学冯云山,女学杨云娇——早期起义的灵魂人物 28
不知尊敬东王,反为亵渎东王——杨秀清代天父下凡传言 30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太平天国起义的准备 33
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乾坤——太平天国定都金陵前后 36
第三章 “独金田会匪,尤为狡诈凶悍”——清廷对太平天国的剿灭政策天主教的传布及其被禁止 46
基督教(即耶稣教)在中国的传播 50
太平天国起义前清廷禁止异教的措施 51
洪秀全借上帝教筹备起义 52
清廷对太平军的围追堵截 54
地主武装湘军异军突起 57
天国形势风云突变 60
清廷对曾国藩的驾御驱使 61
湘军楚军淮军常胜军联盟形成 62
太平天国的第二次复兴 64
太平军的粮食经济出现困难 66
第四章 从“曾剃头”到“曾妖头”——曾国藩建立湘军及淮军 67
白手起家创办湘军 67
效仿商鞅杀人如麻 70
不打无准备之仗 71
领三湘子弟干一番大事 73
倡导忠孝治军恩威并重 75
创建清代第一支水师 78
屡败屡战的“曾剃头” 79
颇具战略眼光的“曾妖头” 81
胸有城府和虚伪的曾国藩 82
大智若愚小心谨慎的曾国藩 84
明哲保身全身而退的曾国藩 85
第五章 作战十四年 转战十五省——太平天国的对手们 88
走马换将的六钦差 88
讳败为胜的胜保 92
勇而无谋的僧格林沁 95
凶残暴戾的曾国荃 96
老谋深算的胡林翼 97
义军的劲敌左宗棠 101
天王的少年对手骆秉章 107
第六章 “天兄天父齐上阵 龙袍角带在天朝”——洪秀全永安称王与建立太平天国永安封王建制的深远意义 109
太平天国最早的“大锅饭”制度 114
太平天国的理想社会 118
太平天国首创的宗教化宣传 123
太平天国运动的信念和梦想 126
太平天国领袖的三大类型 130
太平天国的军事失误 131
太平天国的军事成就 133
太平天国周密的典章制度 135
太平天国的经济供给制度 138
太平天国粮食政策 141
上帝会信仰对太平天国军民生活的影响 146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创新 147
太平天国的地方政权 149
太平天国的理想和神话 151
不近人情的男行女行制度 153
率兵仁德人不忍欺 158
第七章 独有曾妖头甚属厉害——曾国藩治湘军之经验 158
有耐心才能有信心 160
挺字当头孤注一掷 160
避战以保全湘军实力 162
治军要说得顽石点头 163
从打败仗中吸取治军经验 163
利用军歌提高士气 167
知己知彼,提高湘军战斗力 167
第八章 半壁东南摧上将 横刀跃马战南北——清军与太平军的战争 168
争夺军事重镇安庆的战斗 168
力克安徽首府庐州之战 169
先围后攻的杭州攻坚战 171
太平军三克武昌的攻坚战 172
趁雾奇袭的三河战役 174
里应外合的南京攻克战 176
决策失误的北伐之战 177
反败为胜的西征战役 180
具有战略意义的两破清军大营之战 183
各自为战缺乏统一指挥的祁门之战 186
坐失良机的天京解围战 187
诱敌深入的水师之战——湖口九江战 190
坚守五年的九江保卫战 192
配合失误的安庆之战 195
“围赵救燕”的天京大会战 198
战法单一的进北攻南之战 199
太平军早期胜利的原因 203
第九章 千旗林立 风涌潮奔——太平军战术的得与失 203
太平军晚期失利的原因 211
太平天国的“黄旗野战” 213
太平军的军制及战斗力 215
太平天国的战术缺陷 218
太平天国的军事阵法 220
第十章 高处不胜寒 物极乃必反——众说纷纭的太平天国高层内幕 227
极尽奢侈的天王神宫 227
太平天国内部的权力斗争 229
降僮下凡的九千岁 234
天国领袖们的奢靡生活 236
羽翼天朝的翼王石达开 239
洪宣娇真的有其人吗 248
太平天国的苏三娘 251
传说中的女状元傅善样 253
以讹传讹的洪大全 255
第十一章 天父杀天兄 江山打不通——天京内讧的经过 259
假托天父下凡的东王 259
“站在陛下”的全能军师杨秀清 261
大权独揽的九千岁 263
逼封万岁的挑战者 265
死于非命的野心家 270
阴忍残刻的北王韦昌辉 271
被诛杀的北王 273
天国内讧的必然 276
天王专制时代的到来 280
天京内讧对天国的影响 282
愤然出走“远征”的石达开 284
任人唯亲——天王神话的破灭 294
第十二章 一统江山七十二里半 满朝文武三十六行全——天朝的科举与知识分子政策太平天国的开科取士考试 297
太平天国的“招贤”制度 299
太平军与湘军知识人才的比较 301
太平天国里的“老九们” 303
第十三章 西洋番弟朝上帝 人间恩和在斯乎——太平天国的外交风云 308
太平天国外交的开始 308
缺乏外交常识的太平天国 310
将西方外国称为“洋兄弟”的外交 313
天国宗教外交的尝试和失败 317
太平天国后期反对侵略者的外交 320
港英政府对慕王引渡事件始末 325
西方列强早期采取中立立场的原因 327
第十四章 借鬼子兵 灭天国梦——借洋兵策与长胜军参战 327
西方列强改变中立立场的原因 329
列强对太平军作战的三个阶段 332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 337
臭名昭著的洋枪队作战始末 338
借洋兵助剿太平军的由来 349
反对借洋兵剿太平军的呼声 354
第十五章 打掉了牙和血吞——亦“忠”亦“奸”的曾国藩 357
广结联盟,大搞派系平衡 357
讲究管理,以法度治军治人 358
培植党羽,对下属有求必应 359
递进补缺,实行残酷竞争 360
注重私谊,减少内部摩擦 360
观察识人,注重节操义气 361
收买人心,培育上下人气 362
标榜“真心爱心”,克制私心私欲 363
投桃报李,死党反而成救星 364
识人才之长,听逆耳之言 365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366
打掉了牙和血吞,赤着脚蹚浑泥 371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曾国藩与左宗棠不合真相 373
心忧天下,身无半亩——左宗棠是否面见洪秀全 376
第十六章 三十检点回马枪 四眼英雄擎天柱——天国英王陈玉成 380
战斗中成长的“三十检点” 380
对敌人毫不留情的陈玉成 382
比石达开要强出十倍 383
力挽狂澜的青年主帅 385
指挥失误身陷囹圄 388
宁死不屈的年轻英王 392
第十七章 “爷生秀叔扶朕躬 开疆裕国建奇功”——天国忠王李秀成 395
才华初显,成为优秀将领 395
经受诱降考验,人称“万古忠义” 399
突破天京重围,杀死敌将张国梁 401
出神机妙计,反败清将张玉良 401
治理苏福省,察民意得人心 403
待人与私,连连出现失误 404
进攻上海,遇洋兵阻击而返 407
优待俘虏,显示政治谋略 407
扩展实力,失去有力盟友 409
苦苦支撑危局,领诸王回救天京 412
性格两面化,亦忠亦软亦丈夫 413
为救幼王被俘,撰写《自述》 414
抓紧最后时间,总结天国教训 415
曾国藩说李秀成“此贼甚狡” 416
杀人灭口,曾国藩否决献俘京师 418
忠王成也在“忠”,败也在“忠” 420
第十八章 天国欲倾人变妖 不忠不义后捅刀——太平天国的叛徒们 424
太平天国的“转白”现象 424
投机太平天国的叛徒——周锡能 426
逼不得已的叛徒——韦俊 427
背叛天国的悍将——张国梁 427
反复无常的小人——苗沛霖 429
改名换主的叛逆——李昭寿 431
集体叛变者——纳王为首的四王四天将 433
兵临城下的四大叛徒——马玉棠、童容海、钱桂仁、骆国忠 434
潜入内部的叛徒——吴蔚堂、张继庚 435
死心塌地的叛徒——程学启 437
奸诈狡猾的叛徒——蔡元隆 437
第十九章 “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者乎”——最后的洪秀全 440
洪秀全神话的诞生 440
陷入怪圈的洪秀全 444
洪秀全神话的破灭 451
天王最后的忠臣李秀成 459
天国最后的改革者洪仁? 461
最后的天王洪秀全 465
太平天国幼主的被擒 467
追随天王而去的太平军 468
附:洪秀全一生大事记 470
第二十章 天国虽倾灭,他日必复生——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及其思考最后的天国——天京被陷记 474
天京失陷的深刻原因 476
天京失陷时的城内景象 479
天京攻陷后太平军余部的动向 480
金陵城被破三大因素 481
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485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历史成就 495
附录 498
太平天国重大事件时间表 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