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4
序………………………………………………………………石峻导论 4
一、“启蒙哲学”的历史规定性 4
二、中国近代启蒙哲学的历史特点 11
三、清代学术风气的变迁 16
四、从阴阳化生论到进化论 20
五、古代认识论向近代认识论的过渡(从顿悟思维到逻辑推断) 30
六、从变易史观、进化史观到唯物史观 43
七、从天赋君权论到天赋人权论 50
八、大同理想的近代形态 62
九、佛学与近代哲学 69
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华 92
第一章 博爱派的哲学(上) 105
第一节 康有为的生平和事业 105
一、以元为体的哲学基础 108
第二节 元和它的矛盾性 108
二、不测而神的道 114
第三节 进化唯物论 116
一、 “天行之健自强不息”的宇宙自然观 116
二、差等自然的进化论 122
三、变易发展的原则 126
第四节 博爱哲学 131
一、 “仁之美者在于天”的道德基础 131
二、以仁为体的人道主义 138
三、爱质扩充的人性论 145
第五节 公羊三世的进化史观 155
一、三世说的理论依据 155
二、三世历史观的内容和特点 156
第六节 康有为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上的地位 163
第二章 博爱派的哲学(下) 165
第一节 梁启超的生平和事业 165
一、“以群为体” 166
第二节 变易思想 166
二、“以变为用” 168
第三节 “三界惟心”的哲学观 170
一、“三界惟心”的哲学观 170
二、慧观的认识论 171
三、宇宙未济人类无我的人生观 173
第四节 历史观 175
一、英雄造时势乎?时势造英雄乎? 175
二、地理环境决定论 176
第五节 学术成就 177
一、讲学活动 177
二、研究与著述 178
第三章 冲决网罗的哲学 180
第一节 谭嗣同的生平和事业 180
第二节 道器论 182
一、道器论的历史追溯 182
二、道器论的近代意义 184
第三节 仁学体系的建立 185
一、仁的近代内涵 185
二、以太的规定性 191
三、以太和仁的关系及仁学的体系结构 197
第四节 转识成智的认识论 200
一、魂与魄 200
二、心与物 203
三、名与实 204
四、转业识成智慧的认识过程 205
第五节 辩证观念和相对主义 207
一、日新的发展观和相对主义 207
二、“辨对待”与“破对待” 209
第四章 天演哲学 211
第一节 严复的生平和事业 211
一、对西学的传播 212
第二节 对西学的传播及中西哲学的比较 212
二、中西哲学的比较 214
第三节 进化论和机械唯物论 215
一、《天演论》的翻译与西方进化论的东来 215
二、“物竞天择”的天演哲学 218
三、机械论及其与进化论的关系 227
第四节 进化的历史观 229
一、天演、考实、内籀的历史方法 230
二、“虽圣人无所为力”的历史趋势 234
第五节 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 236
一、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 236
二、元知、推知的认识过程 240
三、内籀、外籀的科学方法 244
第六节 伦理学上的功利主义 246
一、“开明自营”的功利主义 247
二、“背苦趋乐”的快乐主义倾向 249
三、天赋自由的原则 250
第七节 严复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252
第五章 “以分析名相始以排遣名相终” 254
第一节 章太炎的生平和事业 254
第二节 宇宙论及其局限性 256
一、对积气为天的原始天论及主宰万物之天的否定 258
二、宇宙的运动及宇宙的无限性 260
三、“凡物之初只有阿屯” 263
四、向佛学唯心主义的较变 266
第三节 从进化论到俱分进化论 276
一、生物的进化 276
二、人类的进化 280
三、对进化原因的探求 282
四、善恶苦乐并起的俱分进化论 285
第四节 具有唯理主义倾向的认识论 293
一、关于人的认识能力 294
二、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 295
三、理论思维能否给予客观真理 298
四、关于见分与相分的相互关系 301
第五节 反功利主义与唯意志论 305
一、反功利主义的道德观 305
二、“依自不依他”的唯意志论 308
第六节 章太炎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上的地位 310
第六章 三民主义的哲学基础 312
第一节 孙中山的生平和事业 312
第二节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自觉 313
一、物质与精神的基本规定 313
二、物质和精神相辅为用 314
三、关于物质、精神关系论述的实际意义 316
第三节 进化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317
一、世界进化的三种形态 317
二、关于地球的形成——物质的进化 318
三、关于物种和人类的进化——生元说和物种进化说 321
四、社会国家的产生——人类的进化 325
第四节 “知难行易”的认识论 326
一、“知难行易”学说的确立 327
二、“知”与“行”的规定性和知行关系 329
三、“知难行易”说的合理性及其局限 337
第五节 民生史观 340
一、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的不可抗拒性 340
二、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341
三、唯心主义的民生史观 344
第六节孙中山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上的地位 351
结语 中国近代启蒙哲学的历史命运 353
附录: 355
一、陈庆坤、刘连朋:《严复和斯宾塞:不可思议与不可知的本体》 355
二、陈庆坤:《从“转业识成智慧”到“以分析名相始以排遣名相终”》 369
后记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