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范阳 1
序 丘振声 1
第一章 侗族歌谣的起源 1
第一节 劳动中产生的耶歌 1
第二节 求偶而引发的木叶歌 6
第三节 缘起仿声的侗族大歌和笙歌 10
第二章 侗族歌谣的民间分类 17
第一节 耶、嘎、款三大种类的分类 17
第二节 三大种类的中小类分类 19
第三节 多层次多角度的民间分类法 28
第三章 侗族歌谣的越楚文化特征 31
第一节 《越人歌》是侗族先民演唱的歌 31
第二节 侗歌与壮歌的越文化特征 37
第三节 侗族垒词与楚辞的亲缘关系 40
第四节 南北侗族歌谣的文化差异 45
第五节 南北侗族歌谣文化差异的历史根源 51
第四章 侗族歌谣与侗族民俗 56
第一节 民俗是井,民歌是水 56
第二节 民俗是树,民歌是花 61
第三节 民歌与民俗的共同特征 63
第五章 侗族歌谣的抒情特征 69
第一节 十大“情人歌”的抒情魅力 70
第二节 叙事长歌的咏叹氛围 74
第三节 “消散歌”的传奇色彩 79
第四节 木叶歌、笛子歌、大歌的浪漫气韵 81
第五节 抒情特征与文化心理构架 87
第一节 侗族歌谣的时代性 90
第六章 侗族歌谣的审美特征 90
第二节 侗族歌谣的反叛性 97
第三节 侗族歌谣人物形象的多样性 104
第四节 侗族歌谣修辞手法的多样性 129
第七章 侗族歌谣的韵律结构 138
第一节 侗族歌谣的几种典型句型及韵律 138
第二节 内韵、腰韵、脚韵的押韵规律 151
第三节 侗族歌谣的常用韵 154
第八章 侗族歌谣的传承系统 161
第一节 歌师、耶师、款师、巫师——合成传承主体 161
第二节 演唱、讲唱、吟诵——主要传承方式 164
第三节 师徒、家庭、社会——三种传承渠道 167
第四节 鼓楼、月堂、坡会、款坪——常设传承场所 170
第五节 记忆、歌本、碑刻、磁带——新旧传承载体 172
第一节 歌师 175
第九章 歌师、歌师传和歌论 175
第二节 歌师与《歌师传》 177
第三节 歌论 193
第十章 侗族歌谣的文化地位 196
第一节 精神食粮,歌谣为上 196
第二节 不会唱歌,难以做人 200
第三节 博纳广蓄,百科全书 202
第四节 特殊功能,歌以断案 204
第十一章 侗族新歌谣的特色及其变异性和缺陷性 209
第一节 侗族新歌谣的特色及其变异性 209
第二节 侗族新歌谣的缺陷性 213
附录 侗族款约 223
后记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