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 1
格物致知 2
惟民所止 3
修身之道 4
自暴自弃 (23 4
必使无讼 4
齐家之道 5
治国之道 6
平天下之道 7
德本财末 8
《大学》 10
君子慎独 10
中庸为鉴 11
道之不行 11
隐恶扬善 12
中庸难为 13
君子之强 13
遵道而行 14
素位而行 15
行远自迩 16
鬼神为德 17
因材而笃 18
礼生仁义 19
天下五常 19
知耻为勇 21
事豫则立 21
博学审问 23
国家将兴 23
天地之道 24
明哲保身 25
非天子,不议礼 26
小德川流 27
君子之道 28
《中庸》 30
元亨利贞 30
牝马之贞 31
即鹿无虞 32
不速之客 33
夫妻反目 34
无往不复 34
谦谦君子 35
神道设教 36
明罚敕法 37
无妄之灾 38
虎视耽耽 38
枯杨生秭 39
从一而终 40
男外女内 40
改过迁善 41
顺天应人 42
日中则昃 44
匪夷所思 45
苦节不可 45
防患未然 46
天尊地卑 47
《易》唯天地 49
见仁见智 50
设卦观象 51
各指所之 52
太极两仪 53
《易》者象也 54
阳卦多阴 55
殊途同归 55
藏器于身 57
小惩而大戒 57
身安国保 58
其介如石 59
彰往察来 60
《易》本三才 61
《易》之兴也 62
六位成章 63
《周易》 64
浩浩荡荡 64
百兽率舞 64
念兹在兹 65
无稽之言 66
班师振旅 67
巧言令色 68
大禹治水 68
逸豫失国 70
玉石俱焚 71
天作孽犹可违 72
洞若观火 73
如火燎原 73
任贤使能 74
同心同德 75
偃武修文 76
血流漂杵 77
作威作福 77
玩物丧志 78
功亏一篑 79
虎尾春冰 80
明德惟馨 80
允迪厥德 81
夏启甘誓 82
汤誓伐桀 82
惟天无亲 84
高宗彤日 85
西伯戡黎 86
武王牧誓 88
周公请命 89
君子无逸 91
四人迪哲 91
成王顾命 92
秦誓介臣 94
《尚书》 95
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95
欲取姑与 96
多藏必厚亡 97
戎马生郊 97
祸福相倚 98
天道张弓 99
下士不笑,不足以为道 100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00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10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02
金玉满堂 102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03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04
知足常乐 104
损有余而补不足 105
老死不相往来 106
《老子》 107
器、士、将、主 107
树谷、树木、树人 107
国无人 108
见异思迁 109
駮象虎疑 110
《管子》 111
不死君难 111
任人 112
忠臣之事 112
为者常成 113
辞赐驾 114
意气扬扬 115
晏子使楚 116
张袂成阴 117
悬牛首卖马肉 118
国有三不祥 119
以水济水,谁能食之 120
晏子谏因鸟杀人 121
《晏子春秋》 122
学而时习之 122
本立道生 123
节用爱民 124
三省其身 124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25
不重不威 125
温良恭俭让 126
三年无改父道 127
富而好礼 127
患不知人 128
三十而立 129
温故而知新 129
知之为知之 130
学而不思 130
子张学干禄 131
施于有政 132
人而无信 132
是可忍,孰不可忍 133
礼俭丧戚 133
礼后于仁 134
子入太庙 135
既往不咎 135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136
好仁之仁 137
观过知仁 137
父母在,不远游 138
讷于言,敏于行 138
朽木不可雕也 139
三思而行 140
不耻下问 140
愚不可及 141
不念旧恶 141
人各有志 142
十室之邑 143
肥马轻裘 143
箪食瓢饮 144
文质彬彬 144
中人可语 145
井有仁焉 146
博文约礼 146
能近取譬 147
诲人不倦 148
举一反三 148
暴虎冯河 149
曲肱而枕 150
不知老之将至 150
三人行必有我师 151
与其进也 151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52
犯而不校 153
托孤寄命 153
任重道远 154
守死善道 155
多乎哉,不多也 155
循循善诱 156
逝者如斯夫 157
后生可畏 157
法语巽言 158
岁寒知松柏 159
侃侃而谈 159
子入公门 160
言必有中 161
过犹不及 161
鸣鼓攻之 162
闻斯行诸 162
克己复礼 16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64
四海之内皆兄弟 165
民无信不立 165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66
崇德辨惑 167
政者为正 168
草上之风 168
举直错枉 169
名正言顺 170
樊迟学稼 171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172
言必信,行必果 173
欲速不达 173
见利思义 174
管仲之仁 175
夫子自道 176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76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177
长沮、桀溺耦耕 177
闻一而知十 179
改之为贵 179
九思 180
恭宽信敏惠 180
学诗 18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82
季氏将伐颛臾 185
君子固穷 187
一以贯之 187
无为而治 18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89
放郑声,远佞人 189
群居终日 190
忧道不忧贫 190
祸起萧墙 191
损益三友 192
损益三乐 193
君子三戒 193
过庭之训 194
岁不我与 195
割鸡焉用牛刀 196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197
色厉内荏 197
患得患失 198
饱食终日 199
往者不谏,来者可追 199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200
尊贤容众 201
致远恐泥 202
君子三变 202
君子之过 203
学无常师 204
不得其门 204
上学以神听 205
《论语》 205
《文子》 206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206
知己知彼,百战不怡 207
五色之变,不可胜观 208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209
以逸待劳 209
《孙子》 210
食者众而耕者寡 210
为义孰大 211
功皆未至 212
天下欲杀子 213
万事莫贵于义 214
非攻 215
利人为巧 218
《墨子》 218
舍生取义 218
指之不若人则知恶之 220
君与一夫 221
左右皆曰贤 222
齐桓晋文之事 223
王顾左右而言他 231
此之谓大丈夫 232
得其民而得天下 232
一暴十寒 233
去国迟迟 235
四境之内不活,如之何 236
子产以乘舆济人 236
揠苗助长 237
旱苗得雨 238
匹夫之勇 239
事半功倍 240
浩然正气 241
天时地利人和 242
采薪之忧 243
一傅众咻 244
月攘一鸡 245
濯缨濯足 245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246
左右逢源 247
盈科后进 248
得其所哉 249
知人论世 249
旦旦伐之 250
以邻为壑 251
拒人千里之外 25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53
再作冯妇 254
寡人之于国也 255
率兽食人 257
仁者无敌 258
物皆然,心为甚 259
与民同乐 262
文王之圃 263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265
寡人好货 266
所谓故国 267
水深火热 268
出尔反尔 270
凿池筑城,与民守之 271
事半功倍 272
以德服人,心悦诚服 273
祸福自求 274
不忍人之心 275
仁者如射 277
与人为善 278
君子无货取 279
绰绰有余 280
舍我其谁 281
民事不可缓 282
劳心与劳力 284
为天下得人难 285
宝贵不淫 286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87
齐人傅楚 288
何待来年 289
处士横议 290
君尽君道,臣尽臣道 291
仁得天下 292
天下国家 293
无罪巨室 293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294
人必自侮,后人侮之 296
存人观眸 297
在迩求远,在易求难 297
男女授受不亲 298
易子相教 299
事亲守身 300
手舞足蹈 301
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302
心腹手足 303
中养不中 304
原泉混混 305
夜以继日 306
逢蒙学射于羿 307
以利为本 308
终身之忧 309
异地皆然 311
不孝者五 312
舜之封象 313
君命天授 315
百里奚自鬻 316
集大成者 318
却之不恭 319
仕非为贫 320
国君欲养君子 321
是尚友也 322
宣王内卿 323
札柳桮棬 324
性犹湍水 325
生之谓性 326
食色性也 327
我固友善 328
牛山之木 330
专心致志 332
鱼我所欲也 333
不知其类 335
心之官则思 335
天爵人爵 336
人人有贵于己 337
杯水车薪 338
不揣其本 339
今之事君者 340
大貉小貉,大桀小桀 341
何如则仕 34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44
尽心知性 345
顺受正命 346
求则得之 346
行之不著 347
耻之于人 348
过化存神 349
善政善教 350
不学而能 351
存乎疢疾 351
君子三乐 352
不言而喻 353
菽粟如水火 354
孔子登山 354
鸡鸣而起 355
一毛不拔 356
饥者甘食,渴者甘饮 357
不耕而食 357
乐而忘天下 358
教人五法 359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360
当务之急 361
以不爱及所爱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