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固体高度分散技术的基本方法 1
(一)制备固体分散体 1
目录 1
第一章 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固体高度分散技术在药学上的应用 1
(二)制备固体表面分散体 2
(一)按分散状态分类 3
二、固体分散体的分类 3
第二节 固体分散体的特点与分类 3
一、固体分散体的特点 3
(二)按释药特性分类 5
(一)水溶性载体材料 7
一、固体分散体常用载体材料的分类 7
第三节 固体分散体的常用载体材料 7
(二)水不溶性载体材料 9
(三)肠溶性载体材料 10
(一)水溶性载体材料 11
一、固体分散体成型原理 11
二、载体选用原则及其对形成固体分散体的影响 11
第四节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11
(一)熔融法 12
二、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 12
(二)水不溶性载体材料 12
(三)肠溶性载体材料 12
(二)溶剂法 13
(一)增加药物分散度 14
一、药物分散状态与药物速释的关系 14
(三)溶剂-熔融法 14
第五节 固体分散体的增溶速释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14
(一)晶型和粒径 15
四、其它因素的影响 15
(二)药物形成高能状态 15
二、载体材料的作用 15
(一)阻延药物析晶 15
(二)增加药物的可湿性 15
三、制备方法与工艺的影响 15
(二)药物和载体形成分子复合物 16
(二)壳聚糖 17
(一)纤维素衍生物 17
第六节 固体分散体的缓释作用及实例 17
一、水不溶性载体材料的固体分散体 17
(一)热分析法 18
一、固体分散体的鉴别 18
二、水溶胀聚合物的固体分散体 18
三、水溶性载体材料加阻滞剂的固体分散体 18
四、肠溶性载体材料的固体分散体 18
第七节 固体分散体的质量评定 18
(二)X射线衍射法 20
(三)红外光谱法 21
(四)溶出速率法 22
二、固体分散体的稳定性 24
参考文献 25
(一)环糊精及其发展 26
一、包合材料 26
第二章 包合物制备技术 26
第一节 概述 26
(二)环糊精的结构与性质 27
(三)环糊精的衍生物 28
(一)包合物的结构 30
二、包合物的结构与释放原理 30
(二)包合物中药物的释放原理 31
三、包合物的进展 33
(二)选择包合材料 34
(一)资料调查 34
第二节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应用 34
一、预备工作 34
(五)喷雾干燥法 35
(四)冷冻干燥法 35
(三)包合方法的选择 35
二、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35
(一)共沉淀法 35
(二)捏合法 35
(三)超声波法 35
(一)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36
四、环糊精包合物的应用 36
三、影响包合率的因素 36
(一)投料比例 36
(二)包合方法 36
(三)其它因素 36
(二)液体药物粉末化与防挥发 39
(四)提高药物稳定性 40
(三)降低药物刺激性和掩盖不良臭味 40
(一)相溶解度法 41
一、包合物的验证 41
第三节 环糊精包合物的验证与质量检查 41
(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43
(三)热分析法 44
(五)红外分光光度法 46
(四)圆二色谱法 46
(一)包合率 47
二、包合物的质量检查 47
(六)X射线衍射法 47
(七)核磁共振法 47
(二)包合物验证 48
参考文献 49
(三)含量测定 49
(一)天然乳化剂 51
一、常用乳化剂 51
第三章 胶束、纳米乳、亚微乳与复乳的制备技术 51
第一节 常用乳化剂、助乳化剂与乳化设备 51
(二)合成乳化剂 52
(三)混合乳化剂 53
(三)超声波乳化器 54
(二)胶体磨 54
二、常用助乳化剂 54
三、乳化设备 54
(一)电动搅拌器 54
(一)胶束的定义 55
一、概述 55
(四)高速搅拌器 55
(五)高压乳匀机 55
第二节 胶束 55
(二)临界胶束浓度 56
(三)影响临界胶束浓度的因素 57
(三)临界胶束浓度测定法 58
(二)胶束的大小、形状与稳定性 58
二、胶束的形成 58
(一)胶束形成的理论 58
(一)胶束增溶的意义 59
三、胶束的增溶作用 59
(二)影响增溶量的因素 60
(一)物理包裹法 62
四、胶束的一般制备法 62
(一)概述 63
五、作为药物载体的聚合物胶束 63
(二)化学结合法 63
(二)材料 64
(三)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应用 65
一、概述 72
第三节 纳米乳与亚微乳的制备技术 72
(二)应用进展 73
(一)纳米乳形成的机制及特性 73
(一)纳米乳形成的条件与制备 74
二、纳米乳的制备 74
(二)自动乳化 78
(三)修饰纳米乳 79
(一)设计 80
三、静脉注射用亚微乳的制备 80
(二)制备及其影响因素 81
(三)制备举例 82
(二)药物的释放 84
(一)药物的分配 84
四、药物的分配、释放与吸收 84
(三)药物的吸收 86
(三)稳定性 89
(二)药物的含量 89
五、质量评价 89
(一)乳滴粒径及其分布 89
二、复乳的形成及类型 93
(二)应用进展 93
第四节 复乳 93
一、概述 93
(一)定义 93
(一)制备条件和方法 94
三、复乳的制备技术 94
(二)影响成乳的因素 96
四、复乳的物理性质 100
(三)复乳产率的测定 100
(二)液晶相与复合凝聚膜 101
(一)流变性 101
(三)乳滴表面的电学性质 102
(四)稳定性 104
(一)药物释放的理论 107
五、药物的释放 107
(五)肝靶向性 107
(二)影响释放的因素 109
(三)稳定性 113
(二)药物含量 113
六、质量评价 113
(一)乳滴粒径及其分布 113
一、乳剂型透明凝胶 114
第五节 其它 114
二、浓乳 116
参考文献 118
第一节 概述 120
第四章 脂质体制备技术 120
(一)被动靶向性 121
二、脂质体的靶向性 121
第二节 脂质体的作用特点 121
一、脂质体剂型的特点 121
三、脂质体的长效作用 122
(三)主动靶向性 122
(二)物理化学靶向性 122
六、脂质体的细胞亲和性与组织相容性 123
五、脂质体能保护被包封的药物 123
四、脂质体降低药物毒性 123
一、脂质体的组成和结构 124
第三节 脂质体的组成、类型和理化性质 124
(二)按脂质体性能分类 126
(一)按脂质体的结构和粒径分类 126
二、脂质体的类型 126
(一)相变温度 127
三、脂质体的理化性质 127
(三)按脂质体荷电性分类 127
(四)按用途和给药途径分类 127
(三)脂质体粒径和粒度分布测量 128
(二)脂质体荷电性 128
一、薄膜法 129
第四节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129
三、复乳法 130
二、逆相蒸发法 130
五、注入法 131
四、熔融法 131
七、pH-梯度法 132
六、冷冻干燥法 132
十、前体脂质体法 133
九、离心法 133
八、表面活性剂处理法 133
(二)离心法 134
(一)透析法 134
十一、钙融合法 134
十二、加压挤出法 134
十三、制备脂质体气雾剂 134
十四、脂质体的分离技术 134
(一)脂质体化学稳定性研究 135
一、脂质体的稳定性研究 135
(三)凝胶过滤法 135
第五节 脂质体的稳定性研究和质量控制 135
(二)脂质体物理稳定性研究 136
(四)药物在脂质体内包封率的测定 137
(三)体外释放度测定 137
(三)脂质体在血浆中的稳定性 137
二、脂质体的质量评价 137
(一)脂质体形态观察、粒径和粒度分布测定 137
(二)主药含量测定 137
(五)渗漏率测定 142
(六)实例 144
第六节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147
一、抗肿瘤药物的载体 148
三、抗菌药物载体 149
二、抗寄生虫药物载体 149
五、酶的载体 150
四、激素类药物载体 150
十、作为基因治疗药物的载体 151
九、在遗传工程中应用 151
六、作为解毒剂的载体 151
七、作为免疫激活剂、抗肿瘤转移 151
八、抗结核药物的载体 151
一、脂质体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152
第七节 脂质体的作用机制和给药途径 152
十一、其它方面 152
(三)口服给药 153
(二)肌内注射和皮下注射 153
二、脂质体的给药途径 153
(一)静脉注射 153
(六)外用包括皮肤给药 154
(五)肺部给药 154
(四)眼内给药 154
(一)脂质体膜表面上结合特异性成分 155
三、提高脂质体靶向性途径 155
第八节 脂质体的体内分布和提高靶向性的途径 155
一、体内分布试验 155
二、改变药物的动力学性质和组织分布 155
(三)pH敏感脂质体 157
(二)热敏脂质体 157
(一)阿霉素脂质体的药理临床研究结果 158
一、十几个脂质体产品已投入临床和上市 158
第九节 脂质体研究的新动向 158
(二)进行临床的其它脂质体制剂 160
(一)运载核酸至动物细胞 161
二、脂质体作为基因工程载体的研究 161
(三)脂质体及其类似物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163
(二)运载核酸至植物细胞中 163
三、脂质体作为生物技术医药产品新剂型研究 164
四、血红蛋白脂质体作为人造血液代用品的研究 166
五、脂质体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167
(一)脂质体作为眼用药物载体的特点 170
六、脂质体作为眼科给药载体的研究 170
(二)脂质体在眼内的代谢研究 171
(一)脂质体用于经皮吸收实验研究 172
七、脂质体用于经皮吸收治疗系统 172
(二)脂质体用于透皮吸收新进展 173
八、脂质体作为肺内控释给药系统的研究 176
九、包封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脂质体研究 178
(二)pH敏感脂质体 179
(一)温度敏感脂质体 179
十、改造脂质体研制新型脂质体 179
(三)S-脂质体与PEGs脂质体 180
(五)前体脂质体 181
(四)光敏感脂质体 181
(七)免疫脂质体 182
(六)聚合膜脂质体 182
(十一)纳米脂质体 183
(十)声振波敏感脂质体 183
(八)掺入糖脂的脂质体 183
(九)磁性脂质体 183
(十三)空间稳定免疫脂质体 184
(十二)靶敏感脂质体 184
参考文献 185
一、分类与应用特点 187
第一节 概述 187
第五章 微囊与微球制备技术 187
二、药物微囊化进展 188
(一)天然高分子材料 189
三、常用的载体材料 189
(三)合成高分子材料 190
(二)半合成高分子材料 190
(二)基本原理 194
(一)分类 194
第二节 相分离法制备微囊与微球 194
一、分类、基本原理及工艺 194
(一)制备工艺中的界面张力与附着力 196
二、单凝聚法 196
(三)工艺 196
(二)明胶为囊材 198
(五)海藻酸盐为囊材 203
(四)羧甲纤维素为囊材 203
(三)纤维醋法酯为囊材 203
(一)明胶-阿拉伯胶微囊 204
三、复凝聚法 204
(二)壳聚糖-海藻酸盐微囊 205
(三)葡聚糖微球 206
四、溶剂-非溶剂法 207
(四)其它 207
(二)应用实例 208
(一)相图 208
(三)附加剂聚异丁烯的作用 211
(一)温度-组成图 212
五、改变温度法 212
(三)白蛋白微球 213
(二)乙基纤维素微球 213
(四)聚合酸酐微球 215
六、超临界流体法 216
一、概述 217
第三节 液中干燥法 217
(一)共同的影响因素 219
三、工艺影响因素 219
二、物质转移过程 219
(二)应用O/W型乳状液的影响因素 220
(三)应用O/O型乳状液的影响因素 221
(四)应用W/O/W型复乳的影响因素 222
(一)形态 223
四、液中干燥法中的聚酯微囊、微球 223
(三)聚酯微囊或微球的释药特性 224
(二)固态药物的结构 224
(二)聚合酸酐微球的释药和降解 226
(一)聚合酸酐的性质 226
(四)聚酯微囊或微球的降解 226
五、液中干燥法中的聚合酸酐微球 226
(三)体内试验 227
(一)应用W/O型乳状液 228
六、实例 228
(二)应用O/W型乳状液 229
(三)应用O/O型乳状液 237
(四)应用W/O/W型复乳 238
第四节 喷雾干燥法 240
二、微囊或微球的粒径 241
一、原理 241
(一)聚合物材料 242
四、设计微囊化处方的原则 242
三、囊心物的质量要求 242
(三)溶剂 243
(二)增塑剂 243
(七)附加剂 244
(六)抗聚集与粘连 244
(四)隔离膜 244
(五)缓释剂 244
(二)喷枪 246
(一)空气流 246
五、设备的部件及工艺条件的优化 246
(五)抗粘剂的应用 247
(四)温度与湿度 247
(三)喷雾速率 247
(六)实例 248
(二)应用 249
(一)原理 249
六、喷雾干燥-热变性法制备白蛋白微球或微囊 249
(一)蛋白微囊或微球 250
一、乳化交联法 250
第五节 缩聚法 250
(一)二胺或亚胺缩聚法 251
二、界面缩聚法 251
(二)聚乙烯醇微球 251
(三)异氰酸酯缩聚法 252
(二)蛋白质缩聚法 252
三、辐射交联法 253
(五)界面中和法 253
(四)界面薄膜缩聚法 253
(一)空白明胶微球 254
第六节 二步法 254
(二)米托蒽醌微球 255
(三)门冬酰胺酶微球 256
(一)影响微囊或微球释药的因素及释药方程 257
一、释药特性 257
第七节 微囊、微球的释药特性、体内转运、靶向性及质量评价 257
(二)微囊或微球群体与个体释药特性的关系 261
(三)微囊或微球个体同群体的释放特性与生物利用度的关系 264
(一)胃肠道内的转运 266
二、微球、微囊的体内转运与作用 266
(二)微囊或微球与血液成分的相互作用 269
(三)材料的生物降解与生物相容性 270
三、靶向性 271
(一)被动靶向作用 272
(二)主动靶向作用 273
(五)靶向性评价 275
(四)物理化学靶向作用 275
(三)转移靶向作用 275
(一)形态、粒径及其分布 276
四、质量评价 276
第八节 细胞载体、活细胞、活菌的微囊化及人工细胞 278
(五)有机溶剂残留量 278
(二)药物的含量 278
(三)药物的包封率与载药量 278
(四)药物的释放速率 278
(三)多烯类抗生素法 279
(二)介电张力法 279
一、红细胞载药的方法 279
(一)溶血法 279
(二)红细胞载药的设计 280
(一)贮存及体内寿命 280
二、载药红细胞的性质 280
(一)胰岛的微囊化 281
三、活细胞、组织、活菌的微囊化 281
(三)毒性和免疫原性 281
(三)乳酸乳球菌的微囊化 282
(二)肝细胞的微囊化 282
五、含吸附剂或其它活性物质的人工细胞 283
(二)合成原血红素人工细胞 283
四、人工红细胞 283
(一)血红蛋白的修饰 283
(一)复方醋酸甲地孕酮微囊注射液 284
一、避孕药微囊或微球 284
第九节 微球与微囊的应用与研究 284
(三)复方左炔诺孕酮微球注射液 286
(二)前列腺素F2α微囊注射液 286
(一)阿霉素微球 288
二、抗癌药微球 288
(四)卡铂微球 289
(三)甲氨蝶呤微球 289
(二)博来霉素微球 289
(三)硫酸链霉素微球 290
(二)头孢哌酮微球 290
三、抗生素药物微囊或微球 290
(一)氨苄西林微囊 290
四、解热镇痛药微囊 291
(二)汉防己甲素肺靶向缓释微囊 292
(一)醋酸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插入微球 292
五、激素及其它药物微球 292
(五)盐酸川芎嗪微球 293
(四)氟比洛芬微球 293
(三)氟化钠微球 293
(一)微粒表面的修饰 294
七、口服微球、微囊的研究 294
六、微泡 294
(二)口服的特殊微球 296
(一)制备 297
八、淀粉微球 297
(三)非胃肠给药的淀粉微球的生物效应 298
(二)体外降解 298
(六)应用 299
(五)免疫原性 299
(四)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 299
参考文献 300
第一节 概述 304
第六章 亚微粒与纳米粒制备技术 304
(四)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305
(三)聚氨基酸类 305
第二节 载体材料 305
(一)聚酯类 305
(二)聚氰基丙烯酸烷酯 305
(一)聚氰基丙烯酸烷酯纳米粒 306
一、乳化聚合法 306
(五)离子型嵌段共聚物 306
第三节 制备方法 306
(三)接枝共聚物纳米粒 312
(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粒 312
(二)乳化交联法 315
(一)白蛋白热变性法 315
(四)其它丙烯酸共聚物纳米粒 315
二、天然高分子固化法 315
(三)凝聚高分子法 316
(四)多糖聚合法 318
三、液中干燥法 319
(一)聚酯纳米球 320
四、溶剂-非溶剂法 320
(二)白蛋白纳米球 321
五、自动乳化溶剂扩散法 323
六、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法 324
七、复乳法 325
八、盐析法 326
九、亚微粒混悬液 327
十、固体脂质纳米粒 329
(一)制备工艺及其影响因素 330
(二)后续制备工艺 336
(一)注射给药 337
第四节 纳米囊和纳米球的体内分布 337
(二)口服给药 344
(一)粒径和ζ电位 346
第五节 纳米囊和纳米球的质量评定 346
(二)脂质的晶型、结构改变和其它与胶体有关的性质 347
一、脂质膜纳米粒 348
第六节 纳米囊和纳米球的应用 348
(三)贮存稳定性 348
(四)毒性和体内过程 348
(三)聚丙烯酸甲酯纳米球 349
(二)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球 349
二、抗癌药物载体 349
(一)聚氰基丙烯酸己酯纳米球 349
(五)pH敏感支链淀粉水凝胶纳米粒 350
(四)聚乳酸-羟基乙酸亚微粒 350
四、受体介导肝靶向纳米粒与亚微粒 351
(二)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亚微球 351
三、抗生素药物载体 351
(一)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纳米球 351
(一)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 352
(二)肝中其它受体介导或其它途径介导 354
(一)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亚微粒 355
五、口服药物载体 355
(三)喜树碱固体脂质纳米粒 356
(二)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亚微粒 356
(四)提高口服纳米粒的药效 358
参考文献 367
二、骨架型制剂的应用特点 370
一、骨架型制剂的类型 370
第七章 骨架型制剂制备技术 370
第一节 概述 370
(一)乙基纤维素 371
一、不溶性骨架材料 371
第二节 常用骨架材料 371
二、生物降解骨架材料 372
(三)丙烯酸树脂 372
(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372
(三)单硬脂酸甘油酯 373
(二)巴西棕榈蜡 373
(一)硬脂酸 373
(一)羟丙甲纤维素 374
三、亲水凝胶骨架材料 374
(四)硬脂醇 374
(二)海藻酸钠 375
(四)壳聚糖 376
(三)瓜耳胶 376
(一)湿法制粒压片 377
一、片状骨架型制剂制备技术 377
(五)聚乙烯醇 377
第二节 骨架型制剂制备技术 377
三、模铸骨架型制剂制备技术 378
(二)骨架型小丸制备技术 378
(二)干法制粒压片 378
(三)全粉末直接压片 378
二、颗粒状骨架型制剂制备技术 378
(一)微囊化 378
二、溶蚀原理 379
一、扩散原理 379
四、其它 379
第四节 骨架释药原理 379
三、亲水凝胶骨架的释药原理 380
(一)玻璃态向高弹态的转变 381
(二)凝胶层 382
(三)骨架膨胀与“前沿” 383
(四)释药机制 384
一、Higuchi方程 386
第五节 药物释放动力学 386
二、Peppas方程 387
四、Siepmann方程 388
三、其它经验或半经验模型 388
(一)水化速度 390
一、亲水凝胶材料理化性质的影响 390
第六节 影响骨架中药物释放的因素 390
三、骨架中聚合物/药物比例 391
(二)药物颗粒大小 391
(二)黏度 391
(三)颗粒大小 391
二、药物性质的影响 391
(一)溶解度 391
一、概述 392
第七节 骨架片 392
四、添加剂的影响 392
(二)生物利用度 393
(一)释放度 393
二、骨架片的质量控制 393
(三)生理和食物因素 394
(二)药理、药动学因素 394
(三)稳定性 394
三、设计骨架片应考虑的有关因素 394
(一)药物的理化性质因素 394
(二)胃肠吸收生理与延长口服固体制剂胃内滞留时间的意义 395
(一)概述 395
第八节 骨架型口服定位制剂 395
一、胃内漂浮型滞留制剂 395
(四)影响漂浮性能的因素 396
(三)HBS型胃漂浮制剂的原理 396
(五)体内外漂浮性能测量方法 397
(七)应用实例 398
(六)药物动力学研究 398
(二)生物粘附的机制 399
(一)概述 399
二、生物粘附制剂 399
(三)生物粘附材料 400
(六)应用实例 401
(五)生物粘附性能评价 401
(四)影响生物粘附性能的因素 401
参考文献 403
第一节 缓释包衣材料及缓释包衣处方的组成 405
第八章 缓释包衣与小丸制备技术 405
(二)乙基纤维素 406
(一)醋酸纤维素 406
一、缓释包衣材料 406
(三)丙烯酸树脂 407
(五)肠溶材料 410
(四)硅酮弹性体 410
(七)醋酸淀粉 413
(六)交联海藻酸盐 413
(一)溶剂或分散介质 414
二、包衣膜的处方组成 414
(二)增塑剂及其选择原则 417
(三)致孔剂 419
一、缓释包衣的方法 420
第二节 缓释包衣的形成和影响衣膜性质的因素 420
(四)抗粘剂 420
(五)其它 420
二、包衣成膜的机制 421
(一)处方因素 422
三、影响包衣膜形成及衣膜性质的因素 422
(一)有机溶剂包衣液的包衣成膜机制 422
(二)水分散体包衣成膜的机制 422
(二)包衣方法和制备工艺的影响 427
四、缓释包衣膜通透性实验方法 430
(一)微孔膜包衣片的组成及释药原理 431
一、微孔膜包衣片 431
第三节 膜控型新剂型 431
(二)实例 432
二、膜控释小片 433
(一)肠溶膜控释片 435
三、肠溶膜控释制剂 435
第四节 渗透泵型控释制剂 436
(二)肠溶膜控小丸及颗粒 436
(一)单室渗透泵片 437
一、渗透泵片的结构类型和控释原理 437
(二)推-拉渗透泵 438
(三)结肠靶向释药渗透泵片 440
(五)微孔膜渗透泵片 441
(四)液态渗透泵 441
(二)渗透活性物质 442
(一)半透膜包衣材料 442
二、组成渗透泵片的材料 442
三、影响渗透泵片释药的因素 443
(五)其它组成 443
(三)促渗透聚合物 443
(四)致孔剂 443
(三)释药孔 444
(二)包衣膜的通透性 444
(一)膜内外的渗透压差 444
(一)盐酸普罗帕酮渗透泵片 445
四、实例 445
(四)包衣膜的厚度 445
(二)维拉帕米渗透泵片 446
(三)硝苯地平渗透泵片 447
一、小丸剂的特点 448
第五节 小丸剂及其成形技术 448
(一)膜控小丸 449
二、缓、控释小丸剂的类型 449
(二)骨架型小丸 452
三、小丸成形技术与设备 453
(二)挤压-滚圆成丸法 454
(一)滚动成丸法 454
(三)离心-流化造丸法 456
(四)其它成丸方法 457
(一)处方因素 458
四、影响小丸成形及质量的因素 458
(二)工艺因素 459
(四)脆碎度 460
(三)堆密度 460
五、小丸剂的质量评价 460
(一)粒度 460
(二)圆整度 460
(一)吲哚洛尔包衣小丸 461
六、实例 461
(五)水分含量 461
(六)强度或硬度 461
(七)孔隙率 461
(八)释放度试验 461
(二)茶碱缓释小丸 462
参考文献 463
第一节 概述 466
第九章 脉冲式和自调式释药技术 466
(二)包衣脉冲系统 467
(一)渗透泵定时释药系统 467
第二节 脉冲式释药技术 467
一、时间控制型脉冲式释药 467
(四)大分子药物从海藻酸钙凝胶小珠中的脉冲式释放 470
(三)柱塞型定时释药胶囊 470
(二)温度敏感型水凝胶的性质 472
(一)温度敏感型水凝胶的聚合物结构 472
二、温度控制型脉冲释药 472
(三)热敏水凝胶的药物释放和应用 473
(四)热敏聚合物胶束系统 476
(一)磁性触发式释药 478
三、磁性和超声控制释药 478
(二)超声波触发式释药 479
(一)电和化学控释聚合物 481
四、电和化学控释水凝胶 481
(二)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膜的pH和电场控制 482
(一)疏水性聚胺类凝胶的制备 484
一、pH-敏感型凝胶 484
第三节 自调式(应答式)释药技术 484
(三)pH控制的药物释放 485
(二)疏水性聚胺类凝胶的膨胀动力学 485
(一)载有葡萄糖氧化酶调节系统 487
二、葡萄糖敏感性水凝胶 487
(二)载有Con-A外源性凝集素水凝胶系统 489
(三)具有苯基硼酸的水凝胶系统 492
(一)酶敏感水凝胶 493
三、蛋白质敏感性水凝胶 493
(二)抗原敏感水凝胶 496
(一)水凝胶的分子印刻技术 499
四、其它分子敏感型水凝胶 499
(二)其它生物分子敏感型水凝胶 500
(一)敏感性脂质小囊 501
五、其它自调式释药技术 501
(二)螯合剂的自调式释放 503
(三)溶解度控制释放系统 505
参考文献 506
一、经皮给药的发展与特点 507
第一节 概述 507
第十章 经皮给药新剂型 507
(一)表皮 509
二、皮肤的结构与生理 509
(二)真皮 510
(一)药物在皮肤内的扩散过程 511
三、药物在皮肤内的转运 511
(三)皮肤附属器 511
(四)皮肤的年龄变化 511
(五)皮肤的温度 511
(二)皮肤的代谢与储库作用 512
(三)药物在皮肤内的扩散动力学 514
(四)皮肤透过性的差异 515
第二节 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 516
一、经皮吸收促进剂 517
(一)有机溶剂 519
(二)脂肪酸与脂肪醇 522
(三)月桂氮?酮 523
(四)表面活性剂 524
(六)萜烯与植物挥发油 527
(五)角质保湿剂 527
(七)环糊精类 528
(一)脂质体 529
二、微粒给药系统 529
(八)促进剂的联合应用 529
(九)其它 529
(二)传递体 531
(三)醇脂体 532
(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囊泡 535
三、前体药物 536
(五)微乳 536
(一)离子导入的机制 538
四、离子导入 538
(二)影响离子导入的因素 539
(三)离子导入的应用 540
五、电穿孔 541
(四)E-TRANS给药系统 541
(二)电穿孔与离子导入比较 542
(一)电穿孔经皮给药的特点 542
(四)电穿孔促透的机制 543
(三)影响电穿孔促进药物经皮透过的因素 543
(六)电穿孔与其它技术的合并应用 544
(五)电穿孔技术的应用及问题 544
六、超声波 545
(二)影响超声波促透效率的因素 546
(一)超声波法经皮给药的机制 546
(四)超声波对皮肤的安全性 547
(三)超声波与其它促渗方法的合并应用 547
一、体外经皮扩散研究 548
第三节 药物经皮扩散的研究方法 548
七、微针阵列贴片 548
八、其它 548
(一)实验装置 549
(二)皮肤的选择 550
(三)皮肤的处理 551
(四)皮肤的保存 552
(六)温度控制 553
(五)接受液的选择 553
(二)生物利用度测定 554
(一)体内药物分析 554
二、经皮吸收的体内研究 554
(四)微透析法 556
(三)表面消失法 556
(二)处方设计与实验室评价 557
(一)处方前工作 557
(五)活体取样法 557
第四节 经皮给药系统的开发 557
一、经皮给药系统开发的步骤 557
(一)选择药物的一般原则 558
二、经皮给药的药物选择 558
(三)临床评价与生产 558
(三)药物的性质对透皮速率的影响 559
(二)经皮给药系统的剂量 559
(四)药物透皮系数的预测 563
(五)经皮给药血药浓度的预测 564
(二)充填封闭型经皮给药系统 568
(一)复合膜型经皮给药系统 568
三、经皮给药系统的类型及其组成 568
(五)微储库型经皮给药系统 569
(四)聚合物骨架型经皮给药系统 569
(三)胶粘剂骨架型经皮给药系统 569
(一)骨架材料 570
四、经皮给药系统的高分子材料 570
(二)控释膜材料 571
(三)压敏胶 572
(二)充填封闭型 578
(一)复合膜型 578
(四)背衬材料与保护膜 578
五、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578
(五)经皮给药系统质量评价 579
(四)胶粘剂骨架型 579
(三)聚合物骨架型 579
(一)药物的释放 580
六、经皮给药系统的释放与药物动力学 580
(二)药物动力学 582
(一)巴布剂的特点 584
七、中药经皮给药系统 584
(三)巴布剂的制备与影响质量的因素 585
(二)巴布剂的结构与组成 585
(四)巴布剂的质量评价 586
(五)巴布剂举例 587
(二)东莨菪碱经皮给药系统 588
(一)硝酸甘油经皮给药系统 588
八、经皮给药系统实例 588
(四)雌二醇经皮给药系统 589
(三)可乐定经皮给药系统 589
(五)芬太尼经皮给药系统 591
(七)睾酮经皮给药系统 592
(六)尼古丁经皮给药系统 592
(八)奥昔布丁经皮给药系统 593
参考文献 594
第一节 概述 596
第十一章 眼部给药新剂型 596
(一)药物的眼部吸收 597
一、眼部组织结构与药物吸收特征 597
第二节 眼部用药的特点及药物动力学 597
(二)角膜结构与吸收 599
二、眼部给药的药代动力学 601
(三)结膜、巩膜与药物的非角膜吸收 601
四、环糊精用作滴眼剂辅料 603
三、粘附材料与药物的眼部吸收 603
一、含粘附剂的眼部给药系统 605
第三节 眼部给药新剂型 605
五、眼科常用剂型及其特点 605
二、亲水凝胶 606
(二)脂质体的眼部滴入给药 608
(一)眼用脂质体概述 608
三、脂质体 608
(四)影响脂质体中药物体内命运的因素 610
(三)脂质体的眼内注射给药 610
四、微球和纳米粒 611
(一)概述 614
六、眼内插入剂 614
五、纳米乳滴眼液 614
(二)眼内插入剂的特点 615
(四)品种介绍 616
(三)理想的插入剂的要求 616
一、马来酸噻吗洛尔插入剂 619
第四节 实例 619
二、醋酸地塞米松凝胶剂 620
参考文献 621
第一节 口腔给药新剂型 623
第十二章 口腔、鼻腔、肺部与直肠给药新剂型 623
(一)口腔粘膜的解剖生理特征 624
一、口腔的药物吸收 624
(二)口腔的药物吸收 625
(二)口腔给药的基本辅料 628
(一)口腔给药的剂型设计要求 628
二、口腔给药系统的设计与口腔给药新剂型 628
(二)口腔给药新剂型 635
三、药物的口腔吸收试验 638
第二节 鼻腔给药新剂型 641
(二)硫酸吗啡颊贴片 641
四、口腔给药制剂实例 641
(一)马来酸噻吗洛尔口腔贴膜 641
(二)鼻腔的药物吸收 643
(一)鼻腔粘膜的解剖生理特征 643
一、鼻腔的药物吸收 643
(三)影响鼻粘膜吸收的因素 644
(一)鼻腔给药的剂型设计要求 646
二、鼻腔给药系统的设计与鼻腔给药新剂型 646
(二)鼻腔给药的基本辅料 647
(三)鼻腔给药新剂型 648
(二)兔为试验动物的鼻腔吸收试验 651
(一)大鼠为试验动物的鼻腔吸收试验 651
三、药物的鼻腔吸收试验 651
(六)Ussing扩散池法 652
(五)猴为试验动物的药物鼻腔吸收试验 652
(三)羊为试验动物的药物鼻腔吸收试验 652
(四)狗为试验动物的药物鼻腔吸收试验 652
(七)鼻腔给药系统对纤毛活动影响考察方法 653
(二)盐酸普萘洛尔聚丙烯酸缓释凝胶剂 655
(一)胰岛素淀粉微球 655
四、鼻腔给药制剂实例 655
(二)肺部的药物吸收 656
(一)肺部的解剖生理特征 656
第三节 肺部给药新剂型 656
一、肺部的药物吸收 656
(二)肺部给药装置 657
(一)肺部给药的剂型设计要求 657
二、肺部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肺部给药新剂型 657
(三)肺部给药新剂型 658
三、肺部给药体内外沉积试验 661
四、肺部给药制剂实例 662
(二)直肠的药物吸收 663
(一)直肠粘膜的解剖生理特征 663
第四节 直肠给药新剂型 663
一、直肠的药物吸收 663
(一)直肠给药的剂型设计要求 664
二、直肠给药系统的设计与直肠给药新剂型 664
(三)药物直肠吸收的影响因素 664
(二)直肠给药的基本辅料 665
(三)直肠给药栓剂新剂型 667
三、药物的直肠吸收试验 672
(三)盐酸普萘洛尔缓释栓 673
(二)吗啡控释栓 673
四、直肠给药制剂实例 673
(一)小儿退热抗惊中空栓 673
参考文献 674
(四)甘草甜素二钾缓释栓 674
(一)简史 676
一、概述 676
第十三章 子宫、阴道与植入给药新剂型 676
第一节 子宫给药系统 676
(二)子宫的解剖生理特征 678
(三)子宫内药物的吸收 680
(一)种类与结构 681
二、含药宫内节育器 681
(二)释药原理 683
(三)膜材料的选择 688
(四)药物体外释药及其评价 689
(五)药物体内释放评价 690
(六)体内外释药的相关性 691
(七)临床研究与应用 692
二、阴道避孕环 694
一、概述 694
第二节 阴道给药系统 694
(一)种类与结构 695
(二)体外释药规律 696
(三)体内释药动力学 698
(四)临床应用 699
三、阴道用其它剂型 700
(四)避孕胶冻(避孕药膏) 701
(三)片剂 701
(一)避孕膜剂 701
(二)避孕栓剂 701
(一)简史 702
一、概述 702
(五)海绵剂 702
第三节 植入型给药系统 702
(二)皮下控释给药系统的特点 703
二、种类及制备 704
(一)体外释药规律 705
(二)管型给药系统 707
(三)骨架给药系统 710
(四)生物降解型给药系统 711
(五)静脉输注泵型给药系统 713
(一)Norplant 716
三、临床应用 716
(三)国产避孕植入剂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717
(二)国产植入剂 717
参考文献 720
一、研究该新剂型的目的与意义 722
第一节 概述 722
第十四章 动脉栓塞、磁性导向与主动靶向给药新剂型 722
三、磁性导向系统的一般进展 723
二、动脉栓塞的原理与应用 723
二、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剂的性状与特点 724
一、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剂的发展过程 724
四、主动靶向偶联物 724
第二节 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剂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724
四、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剂的适应证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725
三、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剂的规格与使用方法 725
(一)热变性法 726
一、白蛋白微球 726
第三节 动脉栓塞微球的种类与制备工艺 726
(二)化学交联法 727
(一)明胶微球 728
二、明胶微球与淀粉微球 728
(一)顺铂聚乳酸微球 729
三、聚乳酸微球 729
(二)甲氨蝶呤明胶微球 729
(三)博来霉素明胶微球 729
(四)淀粉微球 729
(二)阿霉素羧甲葡聚糖微球 730
(一)丝裂霉素C葡聚糖微球 730
(二)博来霉素聚乳酸微球 730
四、葡聚糖微球与羧甲基葡聚糖微球 730
五、聚乙烯醇微球 731
(一)顺铂乙基纤维素微球 732
六、乙基纤维素微球与微囊 732
七、海藻酸钙微球 733
(二)丝裂霉素C乙基纤维素微囊 733
(一)光学显微镜测定 734
二、微球的大小及分布 734
第四节 动脉栓塞微球的质量控制方法与体外释放特性 734
一、微球的含量测定特点与方法 734
(一)微球消解法 734
(二)微球溶解法 734
(三)研磨提取法 734
(一)连续流动系统 735
三、微球的体外释放实验 735
(二)库尔特计数器测定 735
(三)激光散射仪测定 735
四、微球的稳定性考察 737
(三)桨法 737
(二)动力渗析系统 737
(二)肝动脉栓塞实验 738
(一)肾动脉栓塞实验研究 738
第五节 动脉栓塞微球的体内实验 738
一、动脉栓塞实验研究 738
(一)阿霉素羧甲葡聚糖微球栓塞后的体内过程 740
二、肝动脉栓塞药物动力学实验 740
(二)阿霉素白蛋白微球碘油复乳的体内过程 742
(二)大鼠肝癌模型 745
(一)兔VX-2瘤株模型 745
三、动脉栓塞药效学实验 745
四、微球、微囊肝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 746
(一)制备 747
一、超细磁流体的制备与性能测定 747
第六节 磁性微球与碳铁磁性颗粒的研究 747
(二)质量控制 748
(一)磁性明胶微球的制备 748
(二)性能测定 748
二、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与质量控制 748
(二)离体肾模型磁定位实验 749
(一)体外磁定位实验 749
三、体外磁场的设计 749
四、磁性微球的体外实验 749
六、磁性微球肝动脉栓塞实验 750
(二)大鼠尾部模型 750
五、磁性微球的体内分布实验 750
(一)放射性核素标记法 750
七、磁性微球在清除骨髓中癌细胞的应用 751
一、阿霉素白蛋白亚微球的研制 752
第七节 免疫亚微球的研究 752
八、碳铁磁性颗粒(阿霉素碳铁磁性颗粒)的研究 752
(二)偶联物AD-(HSA-NS)-Ab的活性测定 753
(一)制备原理 753
二、抗人膀胱癌BIU-87单克隆抗体BDI-1的制备、活性测定与纯度检查 753
(一)杂交瘤细胞株 753
(二)腹水收集 753
(二)盐析 753
(四)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753
(五)单克隆抗体的活性测定 753
三、阿霉素白蛋白亚微球单抗偶联物的制备与活性测定 753
四、偶联物AD-(HSA-NS)-Ab体外靶细胞杀伤实验 754
五、偶联物AD-(HSA-NS)-Ab体内抗膀胱癌作用 755
参考文献 756
一、基本概念 758
第一节 概述 758
第十五章 生物技术药物新剂型 758
(一)多肽、蛋白类药物的结构与化学性能 760
二、特点 760
第二节 多肽、蛋白类药物的新型注射给药系统 761
(二)多肽、蛋白类药物的生物学特点 761
(一)多肽、蛋白类药物的微球注射制剂 762
一、微球注射制剂 762
(二)疫苗的微球注射制剂 765
(二)注射型植入剂 766
(一)非注射型植入剂 766
二、植入剂 766
三、输注泵给药系统 767
四、PEG化多肽、蛋白类药物的注射给药 768
五、其它注射给药系统 772
第三节 多肽、蛋白类药物的非注射给药系统 773
一、粘膜给药系统 773
(一)鼻腔给药系统 773
(二)肺部给药系统 778
(三)口服给药系统 781
(四)口腔给药系统 788
(五)直肠给药系统 789
(六)其它给药系统 790
二、多肽、蛋白类药物的经皮给药系统 791
(一)声导入技术 791
(二)离子导入技术 791
(三)电穿孔技术 791
(四)粉未经皮给药系统 792
(五)传递体 792
第四节 多肽、蛋白类药物给药系统的质量评价 793
一、原料药的质量评价 793
三、特殊制剂的质量评价 795
参考文献 795
二、普通制剂的质量评价 795
一、基因工程与基因工程药物 797
第一节 概述 797
二、基因治疗 797
第十六章 治疗基因导入技术与给药新剂型 797
二、裸DNA注射法 799
一、显微注射法 799
三、电穿孔法 799
第二节 一般理化导入技术 799
三、基因治疗中的基因导入方法分类 799
四、微粒轰击法 800
五、磷酸钙共沉淀法 800
一、阳离子脂质体及其类似物治疗基因载体系统 801
(一)阳离子脂质体的组成 801
第三节 脂质体治疗基因载体系统 801
(三)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的作用机制 803
(四)毒性 803
(二)载DNA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803
(五)影响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率的主要因素 804
(七)脂质-聚阳离子-DNA复合物 805
(八)质粒DNA-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的药动学特征 805
(六)阳离子脂质体类似物 805
(九)阳离子脂质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806
二、pH敏感脂质体治疗基因载体系统 806
(一)pH敏感脂质体的组成 807
(二)普通pH敏感脂质体DNA载体系统 808
(四)长循环pH敏感脂质体DNA载体系统 809
(五)聚合物修饰的pH敏感脂质体DNA载体系统 809
(三)pH敏感免疫脂质体DNA载体系统 809
三、融合脂质体治疗基因载体系统 810
(一)病毒融合脂质体 810
(二)外毒素和其它细菌蛋白脂质体载基因系统 811
(三)合成膜活性肽脂质体载基因系统 812
第四节 纳米粒治疗基因载体系统 812
一、纳米粒治疗基因载体的制备及特性 813
二、纳米粒基因载体介导的基因进入细胞的机制 813
三、纳米粒基因载体的细胞毒性与体内代谢动力学 814
四、纳米粒基因载体的基因转移率 815
第五节 受体介导的治疗基因载体系统 816
二、DNA结合的载体 817
三、影响DNA-配体复合物形成的因素 817
一、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与基因转移 817
四、影响受体介导基因转移的因素 818
五、逃逸溶酶体降解的方法 818
六、受体介导体内外基因转移的应用 819
七、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前景 820
一、逆转录病毒载体 821
(一)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 821
第六节 病毒基因载体系统 821
(四)其它逆转录病毒载体 823
(三)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的应用 823
二、腺病毒载体 823
(二)转染机制 823
(二)腺病毒载体介导基因转移过程 824
(三)腺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 824
(一)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824
(一)腺病毒相关病毒载体 825
(二)牛痘病毒基因载体 825
三、其它病毒载体 825
第七节 治疗基因给药系统的方法评价与靶向性问题 826
一、治疗基因载体系统的方法评价内容 826
(三)单纯疱疹病毒载体 826
二、治疗基因载体系统的靶向性 827
(一)靶向载体 827
(二)靶向转录 828
(一)可诱导的启动子 830
(二)基因开关 830
三、目的基因的表达时序性 830
一、临床前研究 831
第八节 治疗基因载体系统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 831
(一)理化质量评价 831
四、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 831
(二)安全性评价 832
(四)免疫学考察 833
二、临床试验 833
(三)有效性评价 833
(二)试验方案 834
(三)临床试验审批 834
(一)质控要求 834
三、基因治疗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835
参考文献 835
索引 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