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第一篇 家庭教育素质与教育观 3
1.什么是现代父母对孩子应尽的责任 3
2.要从“为己教子”升华为“为国教子” 6
3.要打破封闭型的家庭教育模式 7
4.克服家庭职能“单纯生活型”的倾向 9
5.孩子到了上学以后再管教真的不晚吗 10
6.“自由”与“约束”的心理效应 12
7.苦与乐、爱与恨的相互转化 14
8.要努力建设健康的家庭文化生活 17
9.家长“心理保险系数”的正负值 19
10.要摆正家长与孩子的位置 22
11.己不正,焉能正儿 24
12.孩子的教育仅仅是哄孩子吗 26
13.为啥教师难教自家儿 28
14.当父母的不能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30
15.对于孩子说的“不舒服”既不要麻痹大意,也不要轻信 32
16.从婴儿开始就要进行人格训练 34
17.不能把无知的种子播在孩子的心田 37
18.一份不及格的“性知识”考卷 39
19.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 40
20.私事、小事,还是公事、大事 41
21.教子与事业齐飞 43
第二篇 品德、情操与人格 47
22.家庭教育中无“小事” 47
23.对孩子的爱要掌握分寸 48
24.要让孩子心中有他人 50
25.让孩子从小学会分享 51
26.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谦让的美德 52
27.孩子抢他人的东西玩时不宜纵容 54
28.“双优生”结伙盗窃敲响的警钟 55
29.乘车时别担心孩子站累了 56
30.不要贪图几角钱的车票钱 58
31.孩子为节日礼物的笑和哭 59
32.过分打扮孩子并不好 61
33.给孩子做生日要重视教育效果 62
34.不能把孩子当“笼中鸟” 63
35.不能把大人的冤仇转嫁给孩子 65
36.不要把扭曲的爱强加给孩子 66
37.对孩子的第一次任性不能让步 68
38.孩子的“来客疯”来自父母 69
39.不要怕孩子帮倒忙 71
40.要看到孩子积极的方面 72
41.孩子要自己吃饭是好事,而不是不乖 73
42.令人忧虑的爱心 75
43.孩子主动帮大人做事应该得到鼓励 76
44.要求孩子完成的事就一定让他完成 77
45.孩子的图书、玩具要让他自己去收拾 78
46.分付孩子做家务要在“教”字上下功夫 80
47.对孩子做的事不应过分挑剔 81
48.孩子做好事出现的某些失误不应惩罚 83
49.家长不要等到孩子出了差错时才去关心 84
50.生活自理不单纯是为了自己 86
51.“奖励妈妈”的流泪仅仅是开始 87
52.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 88
53.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89
54.家长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想想孩子的问题 90
55.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家庭民主 94
56.不能一概地认为孩子顶嘴不对 95
57.要放下“大人”的架子 97
58.要改变“大人说话小孩听”的观念 99
59.对孩子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对话 100
60.不要给孩子扫兴,而要助兴 101
61.不要总给孩子“算老账” 103
62.要指导孩子合理地使用零花钱 104
63.对于孩子的说谎要作具体的分析 106
64.对孩子的教育要“导”,不要“包”和“代” 108
65.家长对孩子积极的暗示比消极的命令好 109
66.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 110
67.让孩子参加家庭经济管理有好处 112
68.“你”、“我”信息的两种不同效果 114
69.家长要学会劝说子女 115
70.孩子离家出走多半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 117
71.孩子逆反心理的由来 119
72.孩子不听话打屁股、打手掌都不好 121
73.“打一巴掌揉三揉”不宜提倡 122
74.不能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 124
75.借“爸爸”的责任在爸爸 125
76.不要让不正之风污染孩子的心灵 126
77.不要把父母的坏毛病传给孩子 127
78.夫妻不和会给孩子心灵留下难以医治的创伤 129
79.教孩子学唱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歌曲 130
80.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看什么书 131
第三篇 知识、智慧与能力 137
81.强迫孩子识字并不好 137
82.孩子的玩也是一种学习 138
83.玩具的价值不在于钱多 139
84.应该让孩子学会自己玩玩具 140
85.要把“不许动手”变为“学会动手” 141
86.教孩子学习时要注意从他的生活实际出发 143
87.对孩子在认识事物中出现的错误要导引 145
88.对孩子的提问不可厌烦 146
89.非要孩子画的和老师画的完全一样并不好 149
90.对孩子的兴趣不能禁止只能引导 150
91.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151
92.家庭台历好处多 153
93.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高,孩子的学业成绩就能越好吗 154
94.为什么孩子的心算能力差了 157
95.孩子学习不好,用打来惩罚和用金钱奖励都不好 159
96.孩子做作业时不宜听收音机 160
97.要注意调动孩子完成作业的自觉能动性 161
98.对孩子的学习,家长要给予的是辅导而不是包办 163
99.“陪读”的利少弊多 164
100.母子的时间真的能交换吗 165
第四篇 身心卫生保健与教育 169
101.要把催眠的噪音改为乐音 169
102.孩子并不是吃得越饱越好 170
103.天热时孩子多用冷食有害处 171
104.无知带来的苦恼和忧虑 172
105.肥胖儿的害处多 173
106.对孩子哮喘的“宠”与“厌”的负效应 177
107.预防心脏病要从孩提时代抓起 179
108.不要被铅毒害了孩子 180
109.正确对待孩子的多动 182
110.孩子到了两岁以后最好不要再穿开裆裤 184
111.婴幼儿不宜长时间看电视 185
112.应该让孩子保持心理平衡 187
113.孩子玩耍时摔了跤不能打 188
114.吃饭时要让孩子心情愉快 189
115.勇勇的孤独症来自家里的五年“独居”生活 190
116.不让孩子过量用甜食有利提高学习成绩 192
117.让孩子有一定的午休时间 194
118.让孩子有一些文体活动的时间 195
119.要科学地对待“食不言” 196
120.对孩子指责过多的不良后果 198
121.重男轻女的教育既苦女又害儿 199
122.不可怠慢孩子的朋友 200
123.不要烦孩子罗嗦 201
124.不宜在他人或众人面前说孩子的不是 202
125.家长不应该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出气筒”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