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夏商周春秋时期的史学 1
第一节 历史意识与中国史学的起源 1
一、史学的源头——原始的历史意识 1
二、文字历史记述的出现——中国史学的起源 4
第二节 夏商周春秋时期的史料构成 6
一、远古时期的口述史料 7
二、甲骨金石史料 8
三、文字史料——《尚书》、《周易》、《诗经》、《春秋》、《周礼》 10
第三节 巫瞽、史官与史官制度 12
第四节 史书编修的演变 14
一、史书编修在内容上的逐渐扩大 14
二、史书编修在记时方面的发展 15
第五节 夏商周春秋时期的史学思想 16
一、历史观的演变 16
二、老子的历史哲学 19
三、孔子的史学思想 20
第六节 夏商周春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及重要史著 23
一、《尚书》 23
二、孔子与《春秋》 25
三、《周礼》 27
四、其他史著、史家 28
第二章 战国时期的史学 30
第一节 战国时期史学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30
一、战国时期史学发展的原因 30
二、战国时期史学的特点 32
第二节 战国时期的史料构成 34
一、编年体史著 34
三、资料汇编著述 35
二、国别体史著 35
四、历史地理文献 36
五、诸子的著述 36
六、自然科学著作 38
七、出土的竹简、帛书等史料 39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史官及职能 41
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史官设置概况 41
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史官的职责 42
一、天命论与阴阳五行思想 43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史学思想 43
二、社会发展观 45
三、法先王与法后王之争 46
四、《左传》的史学思想 49
第五节 战国时期的重要史著 51
一、古本《竹书纪年》 51
二、《逸周书》 53
三、《世本》 54
四、《左传》 55
五、《国语》 59
六、《战国策》 61
七、《穆天子传》 62
八、《山海经》 63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史学 65
第一节 秦汉时期史学的概况与史学的重大发展 65
一、秦朝对史学的摧残 65
二、两汉史学的重大发展 67
一、官修史书 71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史料构成 71
二、私修纪传体与编年体史著 72
三、书目 74
四、史注、史评、史抄等 74
五、史料汇编 75
六、其他史料 76
七、出土资料 77
一、秦朝的史官制度 80
二、汉代史官制度的变化 80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史官及职能演变 80
三、两汉的修史官 82
四、两汉的著纪制度 85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史学思想 86
一、陆贾、贾谊的史学思想 86
二、董仲舒的天道观与三统说 87
三、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89
四、班固的史学思想 91
五、东汉中后期的史学思想 93
一、司马迁与《史记》 97
第五节 秦汉时期著名史家及重要史著 97
二、班固与《汉书》 103
三、《东观汉记》 107
四、荀悦与《汉纪》 108
五、刘向、刘歆父子的著述活动 111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 117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发展与特色 117
一、史部著作正式成为独立门类 117
三、几种史著门类受到青睐 119
二、史著的迅速增加与体例的创新 119
四、佛、道在史著中占一席之地 122
五、史著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122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料构成及时代特色 123
一、官修史书 123
二、私家纪传体、编年体与传记著述 125
三、谱牒 129
四、地方志 130
五、史料汇编 130
七、史注、史评、史考和史钞等著述 131
六、书目 131
八、其他 133
九、出土资料 133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官制度和史官职能 134
一、魏、蜀、吴三国史官制度 134
二、两晋著作官制度 136
三、十六国的史官制度 138
四、南北朝的史官制度 141
一、陈寿、裴松之的史学思想 144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思想 144
二、常璩的史学思想 146
三、袁宏的史学思想 148
四、范晔的史学思想 149
五、沈约的史学思想 150
六、刘勰的史学批评思想 152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史家与重要史著 154
一、陈寿与《三国志》及裴松之与《三国志注》 154
二、范晔与《后汉书》 159
三、魏收与《魏书》 162
四、郦道元与《水经注》 165
五、沈约与《宋书》及萧子显与《南齐书》 166
六、崔鸿与《十六国春秋》 170
七、袁宏与《后汉纪》 172
八、《洛阳伽蓝记》、《颜子家训》及《世说新语》 173
九、《高士传》与《高僧传》 176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史学的重要转变与发展 178
一、修史机构的设立 178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史学 178
二、不断完善史料搜集工作 180
三、大量修撰官修前代史 182
四、私修史书迅速发展 183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史料构成 184
一、官修史料 184
二、纪传体著述 186
三、编年体、国别体著述 186
四、典制体著述 187
六、谱牒、官牒 188
五、地理著述 188
八、史评、史论、史注与考证 189
九、史料摘编、笔记、佚闻、故事 189
七、类书 189
十、出土史料 190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史馆、史官及官修史书制度 190
一、隋代的修史机构与史官制度 190
二、唐代的史官及官修史书制度 191
三、五代的史馆修史制度 196
一、唐初官修诸史的史学思想 197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史学思想 197
二、魏征的史学思想 199
三、刘知几的史学思想 200
四、杜佑的史学思想 203
五、韩愈与柳宗元的史学思想 205
第五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著名史家及重要史著 207
一、官修前朝五代史书及重要史家 207
二、李延寿与《南史》、《北史》 213
三、刘知几与《史通》 215
四、杜佑与《通典》 218
五、李吉甫与《元和郡县图志》 221
六、吴兢与《贞观政要》 225
七、《唐律疏议》 228
八、《大唐西域记》 230
九、《蛮书》与有关少数民族的史著 233
十、《旧唐书》 235
一、理学对史学的影响 237
第一节 宋辽金元时期史学的概况及重大转变 237
第六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史学 237
二、宋元史论的演变 240
三、宋辽金元时期的史书体裁的创新 240
四、史考的出现 241
五、史家辈出与大量史著 242
第二节 宋辽金元时期史料的构成 243
一、官修基本史料与国史 243
二、私修纪传体、编年体、纲目体、纪事本末体史著 245
四、史论、史考与笔记 246
三、地理著作与方志 246
五、金石、谱学、书目与史料汇编 248
六、官制、礼仪、律令 249
第三节 宋辽金元时期的史官制度 250
一、两宋修史机构与史官制度的变化 250
二、辽金元的修史机构与史官制度 254
第四节 宋辽金元时期的史学思想 255
一、宋初《春秋》学影响下的史学思想 255
二、欧阳修的史学思想 256
三、司马光的史学思想 258
四、宋神宗、哲宗时期其他学者的史学思想 259
五、朱熹的史学思想 261
六、郑樵的史学思想 263
七、吕祖谦与叶适的史学思想 264
八、马端临的史学思想 267
九、元朝的史学思想 268
第五节 宋辽金元时期的著名史家及重要史著 269
一、《旧五代史》 269
二、欧阳修与《新唐书》、《新五代史》 271
三、宋辽金三史 273
四、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及胡三省注 275
五、袁枢与《通鉴纪事本末》 278
六、李焘与《续资治通鉴长编》 279
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当代史著作 280
八、郑樵与《通志》 282
九、马端临与《文献通考》 284
十、《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册府元龟》 286
十一、王应麟与《玉海》 288
十二、吕祖谦及浙江史学家 289
十三、朱熹的《通鉴纲目》及纲目体史著 291
十四、王溥与《唐会要》、《五代会要》及宋代会要体著作 292
十五、范祖禹的《唐鉴》及史论著作 294
十六、乐史与《太平寰宇记》及方志、地理著作 295
十七、吴缜与《新唐书纠缪》及史考著作 297
十八、金石学及目录学 299
十九、叶隆礼与《契丹国志》及有关少数民族史著 302
二十、宋元笔记中的史料 304
一、明清史学的启蒙特色 306
第七章 明清时期的史学 306
第一节 明清时期史学的启蒙特色及史学基本状况 306
二、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 307
三、明清史学的基本状况 308
第二节 明清时期史料的构成及特点 311
一、官修基本史料 311
二、编年体史著 314
三、纪传体史著 317
四、资料汇编 319
五、纪事本末体史著 322
六、地理、方志 323
七、杂史、笔记 327
八、档案 330
九、史考、史评、史抄 331
十、书目 332
十一、非汉文史料 333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史馆制度及史官 334
第四节 明清时期的史学思想 336
一、李贽的史学思想 337
二、王夫之的史学思想 339
三、顾炎武的史学思想 341
四、黄宗羲的史学思想 342
五、章学诚的史学思想 344
第五节 明清时期的著名史家与重要史著 347
一、《元史》 347
二、《明史》 349
三、顾炎武、王夫之与他们的史学著述 353
四、黄宗羲与浙东史派 354
五、乾嘉考据学派 358
六、顾祖禹与《读史方与纪要》 362
七、毕沅与《续资治通鉴》 364
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365
九、续三通与清三通 366
十、《永乐大典》 368
十一、王世贞与《弇山堂别集》 370
十二、谈迁与《国榷》 371
十三、计六奇与《明季北略》《明季南略》 373
十四、徐松与《宋会要辑稿》等会要著述 375
十五、《西藏王臣史》等有关少数民族政权的史著 376
第八章 近代史学(1840年~1911年) 379
第一节 西风东渐下的中国史学的新特点 379
一、注重对世界各国与边疆地理研究 379
二、史学思想的变化 382
三、章节体史著的出现 386
第二节 近代史料的构成 387
一、官修史料 387
四、古史研究的新方法 387
二、私修史著 388
三、史评、史考、史注 391
四、资料汇编 391
五、日记、笔记、见闻 393
六、年谱、自述 395
七、文集中的史料 396
八、报纸、杂志 396
第三节 “新史学”思想的出现及其意义 397
一、龚自珍的经世致用思想 402
第四节 近代著名史家与重要史著 402
二、魏源等人对边疆史、西方历史的研究 405
三、章太炎与《訄书》、《诸子学略说》 413
四、夏曾佑与《中国古代史》 416
五、王国维的古代史研究 419
第九章 现代史学(1911年~1949年) 42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传播与李大钊的《史学要论》 423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传播 423
二、李大钊《史学要论》 427
一、档案史料 429
第二节 现代史料构成 429
二、论著 430
三、报刊 430
四、文集等史料 431
五、方志 431
第三节 《清史稿》 431
第四节 梁启超、胡适、陈寅恪、傅斯年等人的史学研究 433
一、梁启超在学术史研究与史学方法论的成就 434
二、胡适实证主义史学与顾颉刚“古史辨”派 436
三、陈寅恪和陈垣的史学成就 439
四、吕思勉的通史研究 443
五、傅斯年为代表的史料学派 444
六、钱穆的史学成就 446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迅速发展 448
一、郭沫若的古代社会研究成就 449
二、吕振羽的古代史研究成就 450
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451
一、陶希圣的民生史观 457
第六节 民生史观、西洋文化史观及“战国策”派 457
二、蒋廷黼的西洋文化史观 458
三、“战国策”派 459
第七节 梁启超、魏应麒、王玉璋、金毓黼等人的史学史研究 461
一、梁启超首创建立中国史学史学科 461
二、魏应麒的《中国史学史》 462
三、王玉璋的《中国史学史概论》 462
四、金毓黼的《中国史学史》 463
后记 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