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序……………………………………………………………王国祖 3
杏坛春秋 3
霞山书院——栖霞学校教育的发祥地 李元章 3
栖霞县立第二小学——柞岚头小学 隋建国 董仁钱 7
栖霞的两所教会学校 综合稿 刘春蓉 林如 10
回忆母校——霞光小学 林瑞亭 18
附:有关霞光小学的调查补记 于文彬 林如 23
牟氏庄园的私办学校——振古小学 牟日宝 25
家父林省三创办的观我、百涧观学校 林宜 28
民国时期的县立中学 曾却 33
附:县中学生风潮——“拉马抬‘槽’”始末 史芳武 36
从北海中学到北海联中 王彬 孙召力 40
从机关托儿所到省级实验幼儿园 路新健 王京翠 47
从城镇完小到栖霞实验小学 刘悦新 范永玉 52
前进中的烟台西城希望小学 赵建东 崔振举 盛恩德 61
发展中的栖霞实验中学 迟延林 牟贵 65
栖霞一中的变迁 韩衍友 72
“老二中”的历程 董蕾 崔占禄 82
栖霞三中五十年 李广松 90
栖霞四中今昔 刘日钊 刘孟振 张荣起整理 99
栖霞师范学校办学记略 曲晏海 徐洪常 王国强 109
栖霞技工学校始末 董红霞 116
从社办高中到国家重点职业学校 李海梅 119
开拓前进的栖霞艺术学校 鲁小松 林茂 125
聋哑学校的三十年历程 陈协蕾 衣作瑞 129
栖霞业余体校的创办与发展 史宏光 135
栖霞的两所武校 综合稿 邹波 车中玉 张燕笛 138
战争年代栖霞的一所军政大学 综合稿 张荣起 蒋贤 周吉玉 耿石针 迟浩谦 孙佑杰 141
六十二年的党校教育 王守志 153
栖霞的三所职业大学 综合稿 丁翠玲 随建国 董仁钱 160
在电大创建的日子里 潘士恒 董红霞代笔 166
教体纵横 175
“两基”之“普九”在栖霞 胡晓东 175
教育督导制度在栖霞的恢复与完善 杨乃洪 181
我与教研结缘几十年 李修文 184
岁月匆匆忆教研 张克品 189
教育工会活动回眸 衣殿胜 193
少先队工作在栖霞的发展记略 潘成春 199
附:官道少先队活动掠影 宋良石 204
校舍改造三部曲 王少勇 209
民办教师——特定时期教师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牟辉民 赵玉平 215
学前教育今昔 孙杰 220
成人教育记略 范永春 226
半个世纪的初、中级函授教育 徐洪常 王国强 232
乡土教材编用琐记 牟云起 235
栖霞的勤工俭学活动 邢绍安 243
异军突起的校园文学社 弘弢 柯红 247
港澳台胞及海外华侨捐资助学综述 编辑室 254
建国初校园的“劳卫制”体育锻炼活动 孙国钢 260
栖霞群众体育活动拾零 王振升 薛洪军 编辑室整理 262
为任回眸 271
“文革”十年教育工作的回忆 姜永成 271
我任教育局长十三年 曲声达 281
忆我任教育局长期间几件事 刘奎强 289
跨世纪时期的栖霞教育 孙永仁 297
人物选萃 307
我的祖父牟丕勋 牟洪涛 曾却代笔 307
孙钟亶和他编写的职教教材——《山蚕辑要》 曾却 311
科教兴栖忆前贤——我的父亲宫焕文 宫力行 313
抗日民主政府的首任教育科长——我的五爷孙伽俐 孙莉莉 张荣起代笔 322
热衷教育的抗战老人李义山 李元章 326
生命不息 耕耘不止——我的父亲范罗宾 范惠宇 张荣起代笔 331
怀念我的父亲米志舟 米仁昌 339
建国前栖霞籍教育界烈士英名录 李元章摘抄 344
回忆我的老伴衣福轩 董惠娟 346
异乡舍身救学生的王文卿老师 王翠琴 352
岁月追踪 359
童年读书生活回忆 李东辉 359
艰难困苦 汝玉于成——回忆栖霞学校生活十二年 王德元 362
我做中学校长三十三年 王彬 韩永昌整理 371
教坛耕耘 四世传承 牟洪勋 379
半个世纪前结缘教育断忆 马景贤 386
初涉体坛忆当年 崔云美 张荣起代笔 389
忆为抗战教育作出贡献的大众印刷所 姜作忠 393
扫盲回忆——推行速成识字法 李元章 398
桃村儿童团捉特务的故事 孙厚墉 401
参与全省首届中学生习作比赛记实 张荣起 405
“博士村”高家沟 林忠章 410
附录:建国前栖霞教育史话 曾却 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