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清代地方剧种的兴起与舞台繁荣 3
第一章 总论 3
第二章 清初四大声腔概貌 8
第一节 弦索腔 9
第二节 西秦腔 17
第三节 高腔 30
第四节 昆腔 40
第三章 南北复合腔种的形成 45
第一节 历史条件 45
第二节 吹腔系统 49
第三节 梆子腔系统 60
第四节 二黄腔系统 68
第五节 西皮与楚调 77
第四章 地方小戏的普遍兴起 85
第一节 花鼓戏 87
第二节 采茶戏 93
第三节 花灯戏 95
第四节 秧歌戏 98
第五节 摊簧戏 101
第五章 花雅之争 106
第一节 花雅二部的分途 106
第二节 清廷对于花部的禁抑 110
第六章 戏班与艺人 116
第一节 戏班的组织 116
第二节 艺人概貌 125
第三节 艺人来源与地位 137
第七章 舞台艺术的发展 141
第一节 音乐与舞台体制的变革 141
第二节 表演艺术的精进 149
第三节 扮相艺术的提高 160
第八章 清宫演剧状况 167
第一节 南府与升平署 167
第二节 清宫演戏场所 173
第九章 商业剧场的繁盛 178
第一节 各种剧场形式 178
第二节 清前期的酒馆戏园 183
第三节 茶园的兴盛 188
第十章 特殊戏剧样式的极盛 195
第一节 傩戏的衍流 195
第二节 目连戏的遍布 200
第三节 木偶戏的发展 207
第四节 皮影戏的繁盛 210
下编 清代戏剧创作与理论发展 217
第一章 创作总论 217
第二章 苏州作家群的艺术追求 228
第一节 概述 228
第二节 朱?和他的《十五贯》 235
第三节 朱佐朝、丘园的传奇创作 240
第四节 激切的叶时章 245
第三章 切入社会的剧作家——李玉 249
第一节 强烈的道德意识 251
第二节 史剧笔法 255
第三节 独特的艺术成就 261
第四章 忏悔意识与激愤态度 273
第一节 丁耀亢 273
第二节 吴伟业 277
第三节 尤侗和万树 282
第五章 自得:李渔及其剧作 289
第一节 失意的苟且 289
第二节 卑微的格调 294
第六章 同构:洪升与《长生殿》 301
第一节 洪升的人生叹息 301
第二节 意绪的渲染 309
第三节 失落的同构 316
第七章 艺术和人生:孔尚任与《桃花扇》 324
第一节 功名与文名 324
第二节 《桃花扇》的成功 329
第三节 历史与艺术 335
第八章 乾隆时期戏曲作家 345
第一节 唐英《古柏堂传奇》 345
第二节 杨潮观《吟风阁杂剧》 352
第三节 蒋士铨的戏曲创作 357
第四节 宫廷大戏和节戏 363
第九章 地方戏剧目 369
第一节 概述 369
第二节 各朝代题材剧目纵览 375
第十章 理论的完善 384
第一节 概述 384
第二节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演习部” 387
第三节 清初至康熙时期的传奇创作理论 405
第四节 乾隆嘉庆时期的戏曲论著 413
第五节 道光以后的戏曲论著 423
第六节 现代戏曲史学的奠基者王国维 429
第七节 曲谱的完善 434
插图目录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