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丹青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100036534
  • 页数:375 页
图书介绍: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本书对现代语言类型学及相关学说进行介绍与分析,概述了对吴语语法很多细节的描写和分析,阐述了语序类型学理论特别是介词理论至关重要的部分。

序 徐烈炯 1

1.引言 4

1.1 “语言类型学”的名和义 4

1.2 “介词”的名和义 7

1.3 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9

2.语言类型学述要 14

2.1 类型学的形成:从古典到当代 14

2.2 类型学与形式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简要比较 18

2.2.1 形式、功能、类型三大语言学范式的理论倾向 18

2.2.2 三大范式在方法上的各自特点:Test,Text,Attest 21

2.3 Greenberg的语序类型学 29

2.3.1 蕴涵性共性与四分表 29

2.3.2 优势语序的发现 34

2.3.3 语序和谐性的发现 35

2.3.4 对语序问题的关注和对介词类型的重视 37

3.语序类型学的发展 40

3.1 Vennemann与Lehmann基于原则的语序和谐性模型 40

3.2 Hawkins的无例外语序共性和基于量化的跨类语序和谐性 45

3.3 Dryer对和谐性模型的发展 51

3.4 语序共性的解释 56

4.1 语种类型学与特征类型学 61

4.语序类型学中的介词和连词参项 61

4.2 介词参项的诸方面 64

4.2.1 介词参项的普遍适用性:如何看待“无介词语言” 64

4.2.2 介词的语序与介词短语的语序 66

4.2.3 介词短语作状语与作定语 67

4.3 Dik语序类型学中的联系项(relator)理论与介词的语序 68

4.4 介词与连词语序类型的一致性 74

5.介词语义学与语法化理论 77

5.1 介词语义学 77

5.1.1 直接题元、间接题元与介词的赋元作用 77

5.1.2 “谓语性”介词与“非谓语性”介词 79

5.1.3 介词的抽象度:基本介词、次级介词与介词的连用 80

5.1.4 介词语义的“处所主义”(localism) 82

5.2 语法化理论与介词的历史来源 83

5.2.1 语法化理论概述 83

5.2.2 介词语法化的常见轨迹 87

5.2.3 介词语法化来源的语义动因 90

5.2.4 框式介词及其语法化途径 92

6.汉语语序类型既往研究评述 95

6.1 汉语语序研究 95

6.1.1 结构主义前的汉语语序观 95

6.1.2 结构主义式的汉语语序观 98

6.1.3 类型学影响下的汉语语序研究 100

6.1.4 话题与汉语小句语序 104

6.2 汉语介词(前后置词)研究 105

6.2.1 “介词”名实的演变小史 105

6.2.2 汉语前置词的研究 108

6.2.3 汉语后置词的研究 109

6.2.4 偏指性“介词”观的理论缺陷 113

7.汉语介词的类型背景 117

7.1 汉语的语序类型 117

7.1.1 汉语小句结构的基本语序类型 117

7.1.2 “把”字句、句法化话题与汉语语序类型 118

7.2 汉语对后置词的类型需求:联系项原则的语言学力量 121

7.2.1 影响汉语介词类型的语序特点 121

7.2.2 先秦汉语介词短语的位置与介词的类型 122

7.2.3 先秦汉语的框式介词 125

7.2.4 联系项原则的语言学力量 127

7.3 语序演变与汉语后置词的进一步发展 128

7.3.1 介词短语由后至前的历史性移位 128

7.3.2 方位名词向后置词的语法化 129

7.3.3 中介位置的其他填补成分 137

7.4 汉语的介词系统:前置词、后置词与框式介词 144

7.5.1 连词和介词的类型相关性 146

7.5 汉语连词与介词的语序相关性 146

7.5.2 连词和介词的共时和谐与历时相关性 148

8.汉语介词的来源 151

8.1 动源前置词的语法化 151

8.2 名源后置词的语法化 155

8.3 副源后置词的语法化 159

9.汉语前后置词的句法分工与语义分工 162

9.1 前后置词的句法分工 162

9.1.1 前后置词的句法分布 162

9.1.2 前后置词的范域 168

9.1.3 PP与VP的边界纠葛:从属语标注与核心标注 174

9.2 汉语前后置词的语义分工 178

9.2.1 前后置词的语义抽象度和题元分配 178

9.2.2 语义等级与句法范域的对应 180

10.吴语的语序类型与介词类型 183

10.1 吴语的语序类型 183

10.1.1 吴语介词类型及语序类型研究的意义 183

10.1.2 小句基本结构的语序 184

10.1.3 次话题在吴语语序类型中的重要性 188

10.1.4 其他相关语序 191

10.2 吴语的介词类型 193

10.2.1 吴语前置词概貌 193

10.2.2 吴语后置词概貌 195

10.2.3 由前置词加后置词构成的复合词(PPC) 198

10.2.4 吴语和普通话介词方面的类型差异 199

11.苏州话介词的类型分析 201

11.1 前置词系统 201

11.1.1 基本方所前置词“勒”及相关成分 201

11.1.2 伴随者与受益者标记“搭”和“帮” 203

11.1.3 与事与被动句施事标记“拨”与“拨勒” 205

11.2 后置词系统 207

11.2.1 时空类后置词(1):用于指人NP或时地专名的后置词 209

11.2.2 时空类后置词(2):来自方位名词的后置词 211

11.2.3 其他题元性后置词 216

11.2.4 定语后置词:介词兼作定语标记 222

11.3 多功能的前后置复合词(PPC) 223

11.3.1 PPC的内部结构 223

11.3.2 PPC用作存在动词 226

11.3.3 PPC用作紧缩介词短语 228

11.3.4 PPC用作前置词 229

11.3.5 PPC用作体标记、语气词和结构助词 230

11.4 苏州话介词系统的类型特点 232

12.2.1 “搭(仔)”与“咾”的并存 236

12.2 并列连词的前置与后置 236

12.上海话的前置连词与后置连词 236

12.1 上海话连词的前置与后置 236

12.2.2 后置连词“咾”的句法表现 238

12.2.3 后置并列连词“咾”的其他用途 242

12.3 复句关联词的前置与后置 243

12.3.1 前置复句连词 243

12.3.2 作为复句连词的“咾” 244

12.3.3 原因句连词“咾”构成的复合词 247

12.3.4 用“咾”构成的框式介词 248

12.3.5 作为话题标记的后置连词“末”及其他 248

12.4 上海话连词类型小结 252

13.1 绍兴话中的小句结构语序 253

13.绍兴话介词的类型分析 253

13.2 PPC在绍兴话中的特殊表现 256

13.2.1 绍兴话PPC的组成成分 256

13.2.2 绍兴话PPC的功能限制 259

13.3 后置词在绍兴话中的优势性 261

13.4 PPC后字在绍兴话中的特殊发展 264

13.5 绍兴话介词小结 269

14.介词的跨吴语比较 271

14.1 前置词的跨吴语比较 271

14.1.1 方所前置词的句法分布:动词前与动词后 271

14.1.2.1 被动句中的施事标记 280

14.1.2 “非谓语性前置词”(把、被、给)及相关句型的跨吴语比较 280

14.1.2.2 受事间接格标记(“把”的对应成分) 283

14.1.2.3 与事(接受者)标记(“给”的对应成分) 284

14.2 后置词和框式介词的跨吴语比较 288

14.2.1 方所后置词的比较 288

14.2.2 框式介词的比较 293

14.3 PPC的比较 295

14.3.1 PPC构成的比较 295

14.3.2 PPC句法功能的比较 299

14.3.2.1 PPC整体带处所题元问题 299

14.3.2.2 PPC的后字作前置词问题 300

14.3.2.3 PPC或其一部分充当体标记问题 301

15.结语:事实与理论 304

15.1 有关汉语及吴语介词的基本事实 304

15.1.1 语言共性背景下的汉语介词 304

15.1.2 介词类型与语序类型 305

15.1.3 前置词的句法类别与句法限制 307

15.1.4 后置词的句法类别与句法限制 309

15.1.5 框式介词 312

15.1.6 前后置复合词PPC 313

15.2.1 制约介词类型和介词短语语序的多种原则 314

15.2 汉语介词研究与语序类型学理论 314

15.2.2 介词、连词类型与联系项原则 315

15.2.3 介词、连词类型与语序和谐原则 318

15.2.4 介词短语语序与时间顺序象似原则 319

15.2.5 介词短语语序与信息结构原则 321

15.2.6 语序原则在介词参项上的互动 322

15.2.7 对语序类型学理论的几点新认识 326

15.3 汉语介词研究与语法化理论 329

15.3.1 语法化的基本原则与倾向 329

15.3.2 介词语法化的来源与途径 330

15.3.3 介词语法化的渐进性 331

15.3.4 介词语法化的前后不对称性 332

15.3.5 介词语法化与语序自由度 335

15.3.6 介词语法化的语音方面 337

15.3.7 介词语法化中的新旧交替和叠加现象 338

15.4 值得进一步探索的一个问题 339

常用代号 343

引用语料 345

参考文献 347

后记 364

专家评审意见 沈家煊 368

专家评审意见 徐通锵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