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1
第一章 教师心理概述 1
第一节 教师心理的结构 2
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2
二、教师心理的结构 3
第二节 教师心理研究回顾 9
一、教师知识的研究 9
二、教师观念的研究 12
三、教师能力的研究 14
四、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 15
五、教师人格特征的研究 17
六、教师自我概念的研究 20
一、教师心理的研究思路 21
第三节 教师心理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1
二、教师心理的研究方法 23
第二章 教师的文化知识素养与完善 33
第一节 教师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33
一、专家教师和新手教师最基本的差异在哪里 34
二、教师的知识量影响到教师的威信 35
三、教师职业知识和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 35
第二节 我国中小学教师掌握知识的现状 36
一、教师知识的结构 36
二、中小学教师知识掌握的现状 38
第三节 完善教师文化知识结构的途径和方法 45
一、创造有利于教师完善知识结构的外部环境 46
二、教师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途径 51
第三章 教师的动机与激发 55
第一节 什么是动机 56
一、动机的内涵和分类 56
三、动机与教师的教育观念 57
二、动机与需要 57
四、常见的动机理论 58
五、动机能为我们教育做点什么 60
第二节 我国中小学教师需要和动机的特点 64
一、教师需要的特点 64
二、教师成就动机发展特点 67
第三节 教师需要的满足和动机的激发 77
一、教师需要的满足 77
二、教师工作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78
第四章 教师的情绪与调节 83
第一节 什么是情绪 84
一、什么是情绪 84
二、情绪与情感 85
三、情绪与主观幸福感 85
四、情绪理论 86
五、教师与情绪 89
第二节 教师的不良情绪 91
一、我国教师不良情绪的总体状况 91
二、教师不良情绪的特点 93
第三节 教师的主观幸福感 99
一、我国教师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 99
二、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101
第四节 教师情绪的调节 105
一、从学校和社会的角度 105
二、从教师个人角度 108
第五章 教师的品德与修养 114
第一节 教师品德概述 114
一、教师品德的内涵 114
二、教师品德的结构 116
三、教师品德的特征 120
四、教师品德的功能 123
一、教师道德动机的发展 126
第二节 教师品德的发展 126
二、教师品德心理特征的发展 130
第六章 教师人格特点与促进 141
第一节 教师人格概述 142
一、什么是教师人格 142
二、关于人格的理论 144
三、教师人格的教育价值 147
第二节 教师人格的发展特点 150
一、小学教师人格的发展 150
二、中学教师人格的发展 155
三、大学教师人格的发展 158
第三节 教师人格的促进 161
一、教师人格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 161
二、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 163
三、完善教师的人格 165
第一节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概述 169
第七章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提高 169
一、教师的教学能力 170
二、教师的教育能力 176
三、教师的教学策略 184
第二节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 187
一、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发展特点 187
二、教师教学策略的发展 193
第三节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207
一、反思性教学 208
二、通过微格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213
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做学生合格的心理保健医生 216
第八章 教师的自我与完善 222
第一节 教师的自我 223
一、教师的自我概念 224
二、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226
三、教师的自我监控 229
四、教师的教育观念 232
第二节 教师自我的发展特点 235
一、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235
二、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特点 240
三、教师自我监控的发展特点 247
第三节 教师自我的成长与完善——教师生涯规划与发展 251
一、教师生涯的特点和阶段 252
二、教师生涯发展的调适与突破 255
第九章 教师人际关系与交往技巧 261
第一节 人际交往——教师必备的一项技能 262
一、人际交往的实质 262
二、人际交往的一些理论 263
三、教师良好人际关系的意义 268
一、教师人际关系质量 272
第二节 我国教师人际关系的现状和特点 272
二、教师人际信任度 278
第三节 教师人际交往的技巧 282
一、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282
二、与人相处的几种态度 286
三、人际交往中的几种心理效应 287
四、教师交往的具体技巧 290
第十章 教师的心理与生理健康 295
第一节 教师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295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296
二、教师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299
第二节 教师心理和生理健康常见问题与对策 302
一、教师职业倦怠 302
二、教师职业病 309
参考文献 312
后记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