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会贺辞与欢迎辞 1
国际孔学会议 陈主任委员开幕词 3
国际孔学会议 蒋总统贺词 19
国际孔学会议 俞院长欢迎词 21
国际孔学会议 陈荣捷博士主题演讲词—「儒家之两轮哲学与现代化」 27
国际孔学会议 陈立夫先生闭幕词 39
国际孔学会议 李副总统致词 43
国际孔学会议 孔院长闭幕词 47
Ⅱ 大会论文与评论文 49
孔学组(按英文姓氏字母序排列) 51
1 礼在儒家哲学中的重要性&安乐哲 53
2 荀卿非孟述评&鲍国顺 83
3 原始儒家的人文思想&赵雅博 99
4 儒家言「命」的歧义,特色,功能以及由「命」开展出的义理&陈郁夫 123
5 孔子哲学中的创造性原理—论生即理与仁即生&成中英 135
6 儒家伦理推论&郑学礼 147
7 孔子忠恕一贯之道释义&蒋复璁 171
8 早期儒家伦理的人文主义&秦家懿 177
9 原则在儒家伦理中的地位&柯雄文 207
10 择善固执论——对古典儒家「人之道」的理解&傅佩荣 241
11 试论「论语」哲学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姜允明 255
12 中国历史上尊孔与反孔&何佑森 269
13 孔子的道德教育和其实践论&金丁镇 273
14 孔子言行&黎东方 277
15 「诚」概念的来源,发展及哲学意义&李培德 301
16 论孔子思想中的「道」&林义正 343
17 孔子的教育思想&刘兴汉 357
18 论儒家「内圣外王」理想&刘述先 401
19 检视阻碍儒学发展的一股逆流—论商鞅反人文之原因&刘文起 423
20 孔子的理论与实践&吕武吉 433
21 孔子教与二宫尊德&水泽利忠 463
22 尊孔与中国师道&爱兰娜 473
23 孔子底基本学说&任卓宣 491
24 唐古文家寓言是否提升儒家学说?&司马德琳 495
25 宋金庙学与儒家思想的传布&陶晋生 531
26 天道人伦一以贯之—太一论、天心论、王道论&陶希圣 547
27 卫道——儒家思想中道德干城之形象&唐力权 567
28 由「一以贯之」章探论孔圣「道」的体用观&杜松柏 589
29 孔子:人的反思&杜维明 603
30 程朱学派的形成及其与孔子思想的关系&董金裕 609
31 越南儒者阮攸的人文主义&武廷倬 621
32 欧阳修的外交思想&王成勉 645
33 中国文化的统合力量—儒学&王家煜 673
34 孔子与诸子学说&王熙元 683
35 儒教思想发展上的反省—以韩国儒学为中心&梁承武 697
36 儒家伦理之再检讨:儒家伦理学的人文观&尹丝淳 707
经学组(按英文姓氏字母序排列) 725
37 从春秋微言大义略论「开始」与「尊王」之道&张永儁 727
38 易学「推象通辞」研究&简博贤 741
39 左传属辞比事的成就—以记晋惠公与晋文公为例&简宗梧 753
40 周公孔子与六经&华仲麐 765
41 论语的新评价&黄锦鋐 775
42 周易「元亨利贞」析义&黄庆萱 785
43 群经大义与现代文化&高明 797
44 易经哲学的时空观&高怀民 811
45 中庸首章之结构与意义商榷&金忠烈 827
46 中国经学的形成与先秦鲁学的关系&李威熊 837
47 中庸「道」、「中庸」、「诚」的相互关系&黎建寰 851
48 明末清初经学研究的回归原典运动&林庆彰 867
49 董仲舒与春秋&柳存仁 883
50 中庸与孟子相关思想之研究&吕凯 909
51 皇侃「论语义疏」的人类观&内藤干治 925
52 周代诗教初探&潘重规 935
53 易经哲学的时中理念&曾春海 947
54 论「春秋事语」&左松超 961
55 孟子的中道思想&王苏 969
56 儒家对乐的理论&王静芝 981
57 被人遗忘的古典作家眼中的论语:从王若虚的「论语辩惑」谈起&系如谷 993
58 从礼记论儒家社会哲学思想&邬昆如 1025
59 孔子思想对易经的贡献&吴怡 1033
60 论语研究&吴延环 1045
61 稻叶默斋其人及其早年所著的「姬岛讲义」&山崎道夫 1057
62 易经和道家中的「相反相成」原理&严灵峰 1069
63 经学组总结&高明 1087
孔子思想与现代世界组(按英文姓氏字母序排列) 1089
64 儒家思想与现代化&卜洛嘉 1091
65 论熊十力思想在一九四九年後的转变&翟志成 1111
66 孔子的天道观与现代生活&张振东 1131
67 孔学对世界和平的贡献&陈立夫 1139
68 中国哲学的机体论说之比较&程石泉 1175
69 韩国儒教发展及其特徵&崔根德 1195
70 儒家伦理(学)的现代重建课题&傅伟勋 1203
71 孔子述古与创新及仁之现代意义&项退结 1215
72 孔、孟与柏尼悉亚斯的性善论能成为新哲学人类学思想模式吗?&何浩然 1225
73 儒教在韩国&金学主 1269
74 孔子生命哲学对现代的意义&黎建球 1275
75 孔子之仁和基督之仁爱的比较研究&罗光 1287
76 为亚洲设一个道场&梁金定 1299
77 天主教、儒教同异考&孟德卫 1335
78 儒教的存养论与现代&冈田武彦 1353
79 学记与现代教育精神&吴俊升 1365
80 原始儒家与民主思想&沈清松 1375
81 学习的过程:台湾教育之儒家的遗产—一个最基本的解释&史密斯 1387
82 陈确与黄宗义:十七世纪儒学与现代&司徒琳 1431
83 探「中」点滴&孙智燊 1449
84 儒家静坐行为之当代意义&泰勒 1471
85 和谐与共识——孔子与哈柏玛斯的政治学&陈文团 1497
86 孔学精神与现代世界&蔡仁厚 1539
87 论知识与德行相契之道&曾昭旭 1549
88 孔子因革损益说与现代化&段昌国 1561
89 儒家後期之东亚&狄培瑞 1569
90 日本高初中多级学校教授「论语」及孔子学说、概况&谣口明 1587
91 原始儒家之制度架构及其当前应承之危机&王士仪 1591
92 世界万世宗师孔子——孔子哲学的当代与世界意义&华珊嘉 1611
93 孔子哲学与现代人的疏离&吴森 1639
94 当前世界危机与孔子思想&尉天骢 1665
95 孔子思想与现代世界组结论文之一&何浩然 1673
96 孔子思想与现代世界组结论文之二&陈立团 1677
国际孔学会议总结稿&陈立夫 1685
Ⅲ 附录 1693
记者会 陈主任委员报告词 1695
欢迎酒会 陈主任委员致词 1697
主办单位宴请与会学者 副主任委员罗光总主教讲词 1699
每日新闻 1711
会议概况与组织 1737
大会议程 1737
与会学者名单 1763
会议文物展说明 1787
Ⅳ 索引 1789
中文姓名索引 1791
英文姓名索引 1799
中文篇名索引 1809
英文篇名索引 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