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发展观 兼与当代国外发展观的比较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范燕宁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810641069
  • 页数:569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3

上篇 3

第一章 新时期中国发展观概论 3

一、新时期中国发展观的理论蕴涵 3

(一)新时期中国发展观的概念界定 3

(二)新时期中国发展观的范畴体系 6

二、新时期中国发展观的形成和演化 8

(一)新时期中国发展观形成演化的社会历史原因 8

(二)新时期中国发展观形成演化的主要过程 18

三、新时期中国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及意义 34

(一)新时期中国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34

(二)新时期中国发展观的社会意义 40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发展观的思想旗帜——邓小平的发展观 42

一、邓小平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 42

(一)邓小平发展观的概念界定 42

(二)邓小平发展观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44

(三)邓小平发展观形成、演化的主要过程 46

二、邓小平发展观的内容与体系 51

(一)邓小平发展观的主题 51

(二)邓小平发展观的主线 54

(三)邓小平发展观的体系结构 56

(四)邓小平发展观的科学论断 58

三、邓小平发展观的特征及意义 72

(一)邓小平发展观的主要特征 72

(二)邓小平发展观的理论意义 76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发展观的观念对照体系——当代国外发展观 83

一、当代国外发展观的形成和演化 84

(一)当代国外发展观形成演化的社会历史原因 84

(二)当代国外发展观形成演化的主要过程 87

二、当代国外发展观的体系和主要命题 91

(一)当代国外发展观的基本体系结构 91

(二)当代国外发展观的主要理论命题 93

三、当代国外发展观的理论特征及影响 112

(一)当代国外发展观的主要理论特征 112

(二)当代国外发展观的双重社会影响 114

(一)发展即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增长 123

一、当代国外发展理论中的发展本质观 123

第四章 发展本质论 123

中篇 123

(二)发展即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过程 125

(三)发展即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过程 128

二、新时期中国对于发展本质的探讨 132

(一)邓小平的发展本质观 132

(二)新时期中国理论界的民族性探索 136

三、新时期中国发展本质的确定 141

(一)确定新时期中国发展本质的基本原则 141

(二)当代社会发展的一般本质 144

(三)新时期中国发展的特殊本质 146

第五章 发展动力论 152

一、关于发展动力问题的当代探索 152

(一)过分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唯资本论” 153

(二)片面强调科学技术作用的“技术决定论” 155

(三)夸大“精英人物”作用的“主体决定论” 159

二、新时期中国关于发展动力的研究 161

(一)邓小平的发展动力思想 161

(二)新时期中国理论界的反思性探讨 168

三、新时期中国发展动力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 172

(一)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74

(二)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知识动力 177

(三)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181

第六章 发展主体论 185

一、发展主体观念的当代演变与发展 185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发展主体思想 186

(二)当代西方发展主体研究的新趋向 194

二、新时期中国关于发展主体的探索 199

(一)邓小平的发展主体思想 200

(二)新时期中国理论界的多样性探索 204

三、新时期中国发展主体的素质优化 210

(一)新时期中国发展主体的价值观念优化 210

(二)新时期中国发展主体的知识结构优化 213

(三)新时期中国发展主体的能力范式优化 215

第七章 发展价值论 219

一、当代国外发展理论中的发展价值观 219

(一)单纯“经济增长”的价值标准 220

(二)“整体、综合性发展”的价值目标 222

(三)“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倾向 224

(四)“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选择 227

二、新时期中国关于发展价值的探索 230

(一)邓小平的发展价值思想 230

(二)新时期中国理论界的实践性探索 234

三、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基础 240

(一)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信念 240

(二)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 243

(三)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标准 248

(四)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手段 250

第八章 发展代价论 256

一、发展代价思想的形成及其当代形态 256

(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发展代价观 257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发展代价观 259

(三)当代国外发展理论中的发展代价观 261

二、新时期中国对于发展代价问题的探索 266

(一)邓小平的发展代价思想 266

(二)新时期中国理论界的开拓性探索 269

三、新时期中国发展代价问题的基本方面 273

(一)新时期中国发展代价的基本含义 274

(二)新时期中国发展代价的基本类型及产生原因 276

(三)认识新时期中国发展代价问题的思想视角 282

下篇 289

第九章 发展战略论 289

一、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类型 289

(一)传统发展战略 290

(二)变通发展战略 293

(三)满足基本需求发展战略 296

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298

(一)中国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形成 299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内容 301

三、新时期中国发展的战略步骤与战略重点 303

(一)分阶段发展的战略步骤 303

(二)各个发展阶段的战略重点 306

(三)新时期中国的科教兴国战略 308

(四)新时期中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314

第十章 发展模式论 317

一、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基本模式 317

(一)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318

(二)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320

(三)第三条道路——混合型发展模式 324

二、新时期中国发展模式的特色分析 326

(一)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327

(二)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发展途径 328

(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29

(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31

(五)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 333

三、新时期中国发展模式的基本原则 334

(一)内源性发展原则 334

(二)总体性发展原则 335

(三)共同性发展原则 336

(四)稳定性发展原则 337

一、当代转型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 339

第十一章 转型发展论 339

(一)当代西方发展观中的“社会转型”理论 340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转型观 346

二、新时期中国关于转型发展问题的探讨 354

(一)邓小平的转型发展思想 354

(二)新时期中国理论界的创新性研究 358

三、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的本质与特征 363

(一)主体性、体制型的社会改革与发展 364

(二)艰巨性、复杂型的社会综合进步 367

(三)整体性、结构型的社会正向变迁 370

一、当代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发展和演化 378

(一)西方非均衡理论的提出和演变 378

第十二章 非均衡发展论 378

(二)马克思的非均衡与均衡思想 383

(三)关于发展中国家的非均衡发展观 386

二、新时期中国对于非均衡发展问题的探索 394

(一)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思想 394

(二)新时期中国理论界的求实性研究 398

三、新时期中国非均衡发展状况的理性分析 402

(一)新时期中国非均衡发展的现状分析 403

(二)新时期中国非均衡发展的成因分析 409

(三)新时期中国非均衡发展的政策分析 416

第十三章 协调发展论 423

一、当代协调发展观的变革与发展 424

(一)从注重“理性进步”到注重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 424

(二)从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到关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427

(三)从突出“人的发展”到重视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429

二、新时期中国对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的探讨 432

(一)邓小平的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思想 433

(二)新时期中国理论界的辩证性探讨 438

三、新时期中国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 443

(一)新时期中国协调发展的基本特征 443

(二)新时期中国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 445

(三)新时期中国协调发展的评价原则 451

第十四章 可持续发展论 453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及内涵 453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和定义 454

(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方法论原则 459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际比较 460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同实施背景 461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同实施目标 462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同对策措施 463

三、新时期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重点 464

(一)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465

(二)新时期中国理论界的决策性研究 467

(三)新时期中国政府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471

(四)新时期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重点 474

第十五章 发展条件论 483

一、现代社会发展条件的一般理论 483

(一)国内条件与国外条件 483

(二)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 487

(一)发展中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内部条件 490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 490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 498

三、新时期中国加快发展的基本条件 501

(一)政治稳定:世纪之交中国加快发展的首要条件 501

(二)深化改革:世纪之交中国加快发展的前提条件 507

(三)对外开放:世纪之交中国加快发展的必要条件 510

(四)和平环境:世纪之交中国加快发展的重要条件 518

附录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事发展研究的有代表性的机构和部门简介 527

(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527

(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528

(三)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530

(四)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 532

(五)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534

(六)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536

(七)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 539

(八)吉林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 540

(九)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542

(十)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545

(十一)武汉华中理工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548

(十二)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 550

(十三)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553

(十四)浦东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 555

(十五)苏南发展研究院 558

(十六)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562

后记 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