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1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6
第一节 大地构造背景 6
一、现今岩石圈的状态及大地构造特征 6
二、前中生代—中生代早期的大地构造背景 8
三、中新生代的大地构造背景 9
第二节 区域构造特征 10
一、前中生代区域构造特征 10
二、中生代区域构造特征 11
第三节 中生代盆地时空分布特征 13
一、初裂期盆地分布特征 14
二、断(裂)陷期的盆地分布特征 15
三、坳陷期—萎缩期的盆地分布特征 19
第四节中生代火山岩分布特征 20
一、兴隆沟组火山岩(J1) 21
二、蓝旗组火山岩(J2) 23
三、满克头鄂博组—白音高老组火山岩(J3) 23
四、义县组火山岩(K1) 24
第三章 火山岩岩相学与岩石化学特征 28
第一节 工作目的和研究方法 28
第二节 火山岩的岩相学特征和主要化学成分组成 28
一、玄武质粗安岩-玄武质安山岩 55
二、粗安岩-安山岩 55
三、粗面英安岩—英安岩 56
四、流纹岩 56
五、凝灰岩 56
第三节 辽西及邻区火山岩组合、系列划分和分布及岩浆演化特征 57
一、火山岩组合、系列划分及其分布特征 57
二、火山岩岩浆演化特征 59
一、研究目的 63
二、研究方法 63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 63
第四章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63
第二节 微量元素配分特征 65
一、稀土元素配分特征 76
二、不相容元素配分特征 85
三、相容元素配分特征 89
第三节 微量元素配分特征与构造动力学环境 94
一、中基性岩类中微量元素配分特征之启示 94
二、酸性岩中微量元素配分特征之启示 96
第四节 岩浆成因及源区特征的讨论 98
一、可能过程的判别 98
二、部分熔融叠加综合模式 101
第五章 中生代火山岩的同位素年龄测定 106
第一节 K-Ar同位素年龄测定 107
一、基本原理和假设前提 108
二、实验技术 111
三、K-Ar法的应用实例 113
四、年龄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117
五、氩的过剩和丢失 119
六、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K-Ar年龄测定结果 120
第二节 40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 127
一、基本原理 128
二、40Ar-39Ar法的实验技术 129
三、40Ar-39Ar年龄谱的解释 131
四、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40Ar-39Ar年龄测定结果 134
一、基本原理和假设前提 141
第三节 Rb-Sr同位素年龄测定 141
二、实验方法 142
三、适用范围 143
四、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Rb-Sr等时线年龄测定结果 143
第四节 U-Th-Pb同位素年龄测定 155
一、基本原理和假设前提 155
二、实验方法 158
三、适用范围 158
四、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单矿物的U-Pb年龄测定结果 158
一、基本原理和假设前提 159
第五节 Sm-Nd同位素年龄测定 159
二、实验方法 162
三、适用范围 163
四、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Sm-Nd同位素分析结果 163
第六章 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年代学及火山活动旋回 168
第一节 火山岩K-Ar表面年龄分布特征 168
第二节 火山岩表面年龄数据的等时线处理方法 169
一、40Ar/36Ar-40K/36Ar等时线(简称40/36等时线) 169
二、40Ar/40K等时线(简称K/Ar等时线) 169
三、40Ar/36Ar-39Ar/36Ar或36Ar/40Ar-39Ar/40Ar等时线(简称40/39等时线) 170
第三节 火山岩年龄数据处理结果 170
一、南区 171
二、北区 180
三、中间带(张强凹陷钻孔火山岩) 183
第四节 叶参1井和喀参1井钻遇火山岩年代学研究 186
一、叶参1井钻遇火山岩年代学研究 186
二、喀参1井钻遇火山岩年代学研究 191
第五节 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活动的旋回性及迁移特征 194
一、火山活动的旋回性及特征 194
二、火山活动的迁移特征 199
第七章 中生界地层层序及时间剖面 201
第一节中生代火山岩喷发时间剖面的建立 201
第二节 古地磁测定结果 204
第三节 各地层组古生物组合及其时代意义 204
一、早侏罗世(J1)兴隆沟旋回期古生物组合 204
二、中侏罗世(J2)蓝旗旋回期古生物组合 207
三、晚侏罗世(J3)大兴安岭火山旋回期(满克头鄂博—白音高老旋回)古生物组合 209
四、早白垩世(K1)义县火山旋回期古生物组合 210
第四节 地层层序与时间剖面的建立 214
一、几个地层问题的讨论与地层层序的建立 214
二、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发育段地层时间剖面的建立 215
第八章 中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演化特征 218
第一节 放射成因同位素体系演化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218
一、天然放射系与放射成因子体同位素的积累 218
二、放射成因同位素的单阶段和多阶段演化 219
三、锶同位素地球化学演化 220
四、钕同位素地球化学演化 222
五、铅同位素地球化学演化 224
六、模式年龄(ModelAge) 227
第二节 多元同位素体系演化和示踪理论与壳幔体系动力学研究 231
一、Sr-Nd同位素体系相关性的发现和人类认识深部新途径 231
二、幔源体系二元同位素相关性和地幔化学结构 232
三、壳幔源区组分(端元)的地球化学特征 234
四、三维和多维同位素体系特征及其在地幔源区判别中的应用 236
五、大陆火山岩成因的多元同位素制约研究 237
六、地幔化学区划与同位素填图 238
七、地球主要岩类Sr-Nd-Pb同位素组成特征 239
第三节 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241
一、中生代火山岩Sr-Nd同位素特征 241
二、中生代火山岩Pb同位素特征 244
三、中生代火山岩成因多元同位素体系示踪 247
四、五维同位素拓扑分析 250
五、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同位素特征与本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对比 251
第九章 辽西及邻区中生代含油盆地大地构造背景与地球化学制约研究 255
第一节 火山岩源区特征与构造背景、地球化学制约研究的理论基础 255
一、多维制约研究概述 255
二、元素地球化学制约研究 258
三、火山岩源区特征和构造背景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判别 260
第二节 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源区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及与下辽河盆地新生代火山岩源区对比 262
一、中生代火山岩源区特征的空间变化规律与岩石圈深部同位素填图(IsotopeMapping) 262
二、中生代火山岩源区特征的时间变化 265
三、本区中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组成区域特征与岩石圈深部同位素填图 267
四、辽河外围地区与下辽河盆地火山岩源区特征的对比 270
五、中国东部大陆地幔不均一性的块体特征与本区中生代火山岩源区组分的时空变异 270
第三节 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源区时空成因特征与其构造背景讨论 274
一、本区中生代火山岩组成特征的共性 274
二、中生代火山岩源区特征及成因背景的空间变化 274
三、本区中生代火山岩源区组成的时间演化特征 275
第十章 结束语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