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导论 1
第一章 生态规律 1
第一节 哲学视野中的生态学概念 1
一 生态 1
二 种群和群落 4
三 生态系统 8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整体性相统一的规律 15
一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5
二 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16
三 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2
第三节 生态演替规律 23
一 生态演替的类型 24
二 生态演替的顶级 25
三 生态演替的动力 27
四 生态演替的特点 29
第四节 生态系统循环和再生规律 31
一 能量流动 31
二 物质循环 35
三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39
第五节 生态平衡规律 40
一 生态平衡的含义 40
二 生态平衡的内容 42
三 生态平衡的特征 46
四 决定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 48
五 生态平衡的破坏 49
第二章 生态自然观 53
第一节 自然观的演进 53
一 从哲学的角度看自然观的演进 54
二 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看自然观的演进 60
三 宗教中生态自然观思想 63
四 生态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67
第二节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70
一 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认识论特征 70
二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的实践特征 75
三 人与自然互为对象性关系 77
四 自然界的“自然化”与“反人化” 79
第三节 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 82
一 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的内涵 82
二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模态 84
第四节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92
一 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92
二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惟一的选择 97
第三章 生态经济观 105
第一节 生态经济学研究概况 105
一 生态经济的界定 105
二 当代西方生态经济学的研究 110
三 我国生态经济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114
四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15
第二节 生态经济系统观 119
一 生态生产力系统——自然生态生产力与社会经济生产力的统一 120
二 生态生产过程系统——自然物质生产过程与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的统一 124
三 生态经济效益系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125
四 生态经济系统——自然经济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统一 128
第三节 生态经济资源观 131
一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与阳光型能源经济的兴起 132
二 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 140
三 生态经济时代的一种无价资源——荒野 141
第四节 生态经济生产观 145
一 提高绿色生产意识 147
二 推广绿色生产 148
三 发展绿色产业 149
第五节 生态经济营销观 151
一 发展生态市场经济 151
二 推广绿色营销 152
三 绿色营销与可持续发展 155
第六节 生态经济消费观 156
一 积极消费与反对浪费 156
二 构建适合国情的消费模式 158
三 提倡绿色消费 159
第七节 生态经济规律 160
一 遵循生态学基本规律 161
二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 161
三 生态经济生态位规律 163
四 生态经济食物链规律 165
五 生态经济最小量规律 166
第四章 生态社会观 168
第一节 生态社会发展观 168
一 社会发展观的演进 168
二 社会发展观的评估 172
三 人文发展指数(HDI) 174
第二节 生态人口观 176
一 人口与环境承载力 177
二 人口——健康——经济发展 179
三 人口——资源——可持续发展 185
四 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 187
第三节 生态教育观 193
一 生态化教育 194
二 可持续发展教育 203
第四节 生态安全观 207
一 关于环境安全的概念和含义 207
二 当代流行的政治性环境安全观 210
三 绿色恐怖主义危及社会的安全 214
四 生态殖民主义危及国家和民族的安全 217
五 自然生态的报复危及每个人的安全 220
第五节 循环型生态社会的创建 223
一 生态社会的结构 223
二 生态社会的基本特点 224
第五章 生态价值观 234
第一节 生态价值观概述 234
一 自然价值的科学含义 235
二 自然价值的伦理学含义 236
三 自然价值的哲学含义 236
四 以花粉为例 236
第二节 生态价值概念及它的历史和现状 239
一 古代社会的自然价值观 240
二 近现代社会自然价值观首次被颠覆 246
三 现代社会关于自然价值问题的重新思考 248
第三节 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254
一 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产生 255
二 人类中心主义成为西方近现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 257
三 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合理性及其限度 259
四 突破人类中心主义是现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262
第四节 自然价值的性质和结构 265
一 自然价值的性质 265
二 自然价值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 276
第五节 自然价值与文化价值 281
一 区别文化与自然、文化价值与自然价值 282
二 文化与自然不是同时并存而是相互作用 282
三 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统一:两种对策 283
四 人类可持续发展是多价值管理 285
第六节 自然价值评价:建模 287
一 自然价值的真理性评价、价值评价及道德评价、实践评价 287
二 不同主体有不同的价值尺度 290
三 自然价值评价模型 292
第六章 生态伦理学 297
第一节 生态伦理学——一门新的伦理学 297
一 生态伦理学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 298
二 生态伦理学的学科性质 299
三 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历史 301
四 中国的生态伦理学 308
第二节 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310
一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四个理论派别 310
二 关于自然界的价值 317
第三节 自然界的权利 318
一 自然界权利概念 318
二 中国古代关于生物权利的思想 321
三 自然界权利的性质 324
四 自然界权利与人的权利 329
五 自然界权利主体与道德主体 332
第四节 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实践 334
一 生态伦理学的道德标准 335
二 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336
三 生态伦理学的行为规范 344
第五节 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 348
一 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生态伦理原则 348
二 中国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伦理 350
第七章 生态文明观 354
第一节 人类文明观的历史演进 355
一 人类文明观的历史进程 355
二 人类文明观的变革 358
第二节 生态法学 370
一 生态问题与生态法 371
二 生态法的历史沿革 374
三 生态法学的本质特征 381
四 生态法学体系 383
五 生态法学的调控机制 397
第三节 生态政治观 400
一 生态政治的提出 401
二 生态政治的兴起与发展 411
三 生态政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414
四 生态政治发展趋势 416
第四节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 418
一 生态意识 418
二 生态意识的形成 428
三 生态意识的结构 430
四 生态意识的特性 432
五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与共产主义理想 435
第八章 生态美学 439
第一节 美学、自然美与生态美 439
一 美学引论 439
二 作为美的形态之一的自然美 444
三 自然美审美 449
四 从自然美到生态美 452
第二节 生态美学概述 453
一 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生态美 453
二 生态美学:生态学与美学的结合 456
第三节 生态美学的学科定位 462
一 生态美学的研究内容 462
二 生态美学的跨学科特点 463
三 生态美学的学科意义 468
第四节 生态美学的评价与分析 471
一 生态美学的学科整合功能 471
二 生态美学研究的实用倾向 474
三 生态美学研究的复杂性 475
四 生态美学的价值评价 480
参考文献 489
后记 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