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说 1
第一节 训诂与训诂学 1
第二节 训诂的内容 6
一、解释词义 6
二、串通文意 7
三、说明句读 9
四、分析语法 11
五、阐述修辞方法 13
六、说明典章制度 13
七、说明史实,解释典故 14
八、校勘正误 14
九、分析篇章结构 15
十、解题或点明章旨 16
十一、评论原文 16
十二、说明文例 17
第三节 研究训诂学的意义 20
一、指导古籍的阅读 20
二、指导语文教学 24
三、指导古籍整理工作 26
四、指导辞书的编纂 28
第二章 训诂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4
第一节 训诂学与音韵学 34
一、识别通假字 35
二、确定古韵文 44
三、明确词与词义的孳乳关系,确定同源字 47
第二节 训诂学与文字学 58
一、字形与字义 58
二、字形的变迁与异体字 62
三、关于右文说 66
四、形声字源于其声符字说 72
第三节 训诂学与语法学 78
一、词法 80
二、句法 97
三、虚词 114
第四节 训诂学与校勘学 127
一、校勘对训诂的重要意义 127
二、古书多误的原因 129
三、古书须校勘的现象 132
四、校勘的方法 138
五、校书的态度 150
第五节 训诂学与词义学 155
一、词义的时代性 155
二、古汉语的多词近义现象 162
三、相反为义——一种特殊的一词多义现象 165
一、用典 179
第六节 训诂学与修辞学 179
二、互文 182
三、对文 190
四、借代 192
五、委婉 195
六、析字 197
七、避讳 198
八、截文 204
第七节 训诂学与历史学 206
一、符合史实 206
二、了解古代典章制度 209
三、了解古代军事知识 216
四、了解古代文化、民俗 218
一、训诂的萌芽 229
第三章 历代训诂述略及训诂家与著作举要 229
第一节 先秦 229
二、典籍正文中的训诂 231
三、《尔雅》 236
四、《毛诗故训传》 260
第二节 两汉 265
一、两汉时期训诂发展的原因 265
二、郑玄与《毛诗笺》、《三礼注》 270
三、《方言》、《释名》与《说文解字》 276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 300
一、经书及其他古籍的重要注释 300
二、《广雅》、《字林》、《玉篇》与《经典释文》 303
第四节 唐 310
一、《五经正义》与其他经疏 310
二、史部、子部书注及《文选注》 312
三、《一切经音义》与《匡谬正俗》 314
第五节 宋元明 321
一、朱熹、王若虚等人的训诂著作 321
二、胡三省《资治通鉴注》 328
三、《字汇》与《正字通》 328
第六节 清 329
一、经、史、子、集各部著作的注或疏 330
二、训诂专书 331
三、专书注疏 337
四、学术札记 351
第七节 近现代 360
一、注释译解类 361
二、训诂专书 362
三、学术札记及论文集 396
四、训诂学专论 397
第四章 训诂方式及术语 398
第一节 形训 398
第二节 音训 403
一、同字为训 404
二、同音为训 404
三、音近为训 406
四、关于转注 408
第三节 义训 411
一、定义式 412
二、同义词相训 412
三、以狭义释广义 413
四、以类名释个别名 414
六、比拟 415
五、以个别名释类名 415
七、以今字释古字 416
第四节 训诂格式与术语 417
第五章 余论 444
一、重故训而不轻易作翻案文章 445
二、于新说当认真考索而不宜轻谓为误 451
三、坚持“从上下文确定词义”的语言学原则 454
四、说通假、音转当注重实证 470
五、谨遵“不知盖阙”的优良传统 473
结语 477
附录 478
一、何谓“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478
二、读史札记两则 482
三、语词释义辨正二则 489
附图 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