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理念·司法理念 1
第一节 “理念”的历史渊源 1
目录前言 1
第二节 “理念”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
第三节 司法理念及其意义 3
第二章 诉讼法的基本理念 5
第一节 程序正义理念 5
第二节 人权保障理念 7
第三节 诉讼效率理念 9
第四节 诉讼民主理念 10
第一节 非法证据排除原则的演进和发展 12
第三章 程序正义理念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2
第二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争议 16
第三节 非法证据排除原则的法理思考 18
第四节 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想 20
第四章 程序正义理念与刑事证人出庭制度 24
第一节 刑事诉讼证人出庭的必要性 24
第二节 刑事诉讼证人出庭难的根源 26
第三节 刑事诉讼证人出庭制度的完善 28
第五章 人权保障理念与刑事诉讼羁押 33
第一节 建立羁押复查制度,保障被羁押人的申诉权 34
第二节 建立定期主动检查制度,防止超期羁押 38
第三节 借鉴保释制度,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 41
第六章 人权保障理念与沉默权 50
第一节 沉默权的诉讼理念思考 50
第二节 沉默权在我国的价值评判 66
第三节 沉默权在我国的制度整合 73
第七章 人权保障理念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 80
第一节 我国新刑诉法对被害人权利的充实和保障 80
第二节 保障被害人起诉权的法律对策 87
第八章 诉讼效率理念与程序简化 93
第一节 刑事诉讼程序的简易化 94
第二节 民事诉讼程序的简易化 110
第九章 诉讼效率理念与辩诉交易 122
第一节 美国辩诉交易的实证考察 122
第二节 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的移植和应用 138
第十章 诉讼民主理念与陪审制 144
第一节 陪审制的历史演进 144
第二节 我国人民陪审制的历史发展及相关分析 146
第三节 我国人民陪审制实施的现状 151
第四节 坚持保留并改革与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的价值取向 154
第五节 改革和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的若干问题 162
第六节 我国人民陪审制实施的保障 176
第十一章 重读贝卡利亚的刑事程序理念 181
第一节 无罪推定理念 182
第二节 刑事程序的人文理念 195
第三节 民主与权利的保障——陪审制和刑事证据制度 202
第四节 贝卡利亚刑事程序理念的反思 208
第十二章 改革审判方式 实现司法公正 211
第一节 司法公正:审判方式改革的核心理念 211
第二节 新审判模式中控、辩、审三方的角色重塑 216
第三节 庭前审查程序的争议和制度完善 218
第十三章 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尊重与规制 225
第一节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含义及其展开 225
第二节 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司法价值分析 229
第三节 对我国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状态的分析 233
第四节 对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控制规则 237
第十四章 起诉裁量原则在我国的运用和发展 241
第一节 起诉裁量原则比较研究 241
第二节 起诉裁量原则在我国的运用 246
第十五章 律师提前介入的权利保障和完善 254
第一节 律师在侦查阶段的立法定位 254
第二节 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介入权和制度完善 257
第十六章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之重构 264
第一节 对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一般理论的理解与阐述:两大法系的比较与分析 265
第二节 对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传统理论认识的反思:对“客观真实”证明标准的质疑与批判 270
第三节 重构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理性思考: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之提出及其确立的理论基础、立法依据与实践意义 273
第四节 民事诉讼“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及相关制度的更新与完善 281
第十七章 推定规则的理论解析和司法适用 289
第一节 关于推定的基本概念:比较法上的研究与分析 290
第二节 推定的作用:对程序公正与提高司法效率的有益启示 298
第三节 推定的法律效果:推定证据规则对举证责任分配的影响 301
第四节 推定证据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304
第十八章 举证责任转换及分配规则的适用 312
第一节 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的转换(313) 第二节 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的分配 318
第十九章 执行机构改革的路径选择 327
第一节 我国执行机构的历史演进与改革现状评析 327
第二节 以执行权的性质界定为基础,探讨执行机构改革的目标确定 333
第三节 对我国执行机构改革路径选择的具体分析与建议 339
第二十章 强制执行平等分配原则之反思 344
第一节 我国强制执行平等分配原则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345
第二节 平等分配原则与实现执行公正和效率价值目标的冲突 348
第三节 现代强制执行法对平等分配原则存在缺陷的克服 351
第四节 我国强制执行法分配原则的更新及其相关运行机制的完善 354
第二十一章 民事再审之诉的理念更新与重塑 358
第一节 我国现行民事再审程序非程序性之弊端及原因 358
第二节 我国民事再审之诉的理念更新 364
第三节 我国民事再审之诉的制度重塑 368
参考书目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