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上篇 理论 1
概述 1
第一章 空间 8
导言 9
1 从密集到分散 11
1.1 聚居的文化 11
1.2 郊区化的历程 13
2 后城市空间的复杂性 22
2.1 中心与边缘的混合 22
2.2 欧洲的集中与分散 29
2.3 城市的不连续性与城市空地 36
2.4 后城市复杂的功能 42
3 大都市的虚拟化 45
3.1 汽车城市的兴起 45
3.2 高新技术社区与全球网络 47
3.3 数码城市与不可见性 52
第二章 社区 58
导言 59
1 个性化与社区建筑 62
1.1 个体的自主性与流动性 62
1.2 一体化政策中的个性化 66
2 当代的社会景观 71
2.1 后郊区的异质性与破碎性 71
2.2 多元文化与亚文化的大都市 75
2.3 多民族与双民族的大都市 80
2.4 多性别的大都市 85
2.5 性意义上的大都市 89
3 近期城市公共空间的转变 95
3.1 公共空间的现实化 95
3.2 公共空间的私有化 96
3.3 有围墙与门的社区 102
3.4 购物中心化与娱乐中心化 106
第三章 本质 116
导言 117
1 对城市本质的传统认识 120
1.1 认识并毁灭城市:过分刺激与变幻不定 120
1.2 感受城市:城市的扩散化与离心化主题 127
1.3 否定城市:对城市的本质及其社会状况的批判 131
2 当代对一个主题的不同认识:城市空间的本质体验 138
2.1 激励与防御策略的后现代形式 138
2.2 使用者的唯美主义与新闲暇主义 142
2.3 物理兴奋的再规划与再评价 147
2.4 物质完整性的变化分解 151
3 建设象征意义的大都市 156
3.1 矩阵模式的出现 156
3.2 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158
3.3 大都市语言的分化 162
下篇 实例研究 173
导言 173
从汉普斯特到休斯敦 阿兰·霍林赫斯特 175
令人烦恼的阿卡狄亚:评战后洛杉矶的建筑 德克·德梅尔 188
城市步道:作为购物中心的洛杉矶 凯文·麦克纳玛拉 210
种族、汽车、电影与(后)现代城市洛杉矶 祖德·戴维斯 233
“中间景观”与流动的神话:在通勤国家回家 雷尼·布肯斯 249
飞地:穿越少数民族城市 西诺·祖奇 265
“空地”——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性概念 克里斯蒂安·博里特 275
雷姆·库哈斯的奇想 利文·德考特 294
底层阶级的表现:种族、贫穷与后工业聚居区 利亚姆·肯尼迪 312
礼貌地待客:一个“禁区”的种族史 安妮·戈特曼 330
布鲁塞尔商业区的风采 鲁迪·莱尔曼斯 350
无形的艺术作品 斯文·吕蒂肯 361
在罗马万国博览会与洛杉矶之间: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作品中的城镇景观 史蒂文·雅各布斯 382
“地球之夜”:城市实践与盲目的超级理论 特鲁伊·韦特尔斯 406
现代主义代表城市的衰落:在后现代主义城市作品与公众记忆中的城市形象 巴特·柯宁 426
作为剧场的街道:三篇有关纽约的文学作品中的自我表现与真实反映 克里斯蒂安·弗斯里斯 448
走进(性别隔离和民族分裂的)简陋街道:多元文化主义与少数民族写作时代的城市惊险传奇 克里斯多弗·邓·坦德 466
威廉·吉布森《神经浪游者》中电脑控制空间的变换:从高层建筑区到闹市区 马滕·德尔贝克 485
供稿者名单 508
上篇参考书目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