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境界及其形而上学 1
一、何谓境界 1
二、儒学属境界形态的形而上学 10
三、境界形而上学及其何以可能 16
四、中西形而上学的差异与会通 29
先儒的境界形而上学 42
五、孔子的境界形而上学(一)——由“为仁由己”谈起 42
六、孔子的境界形而上学(二)——论孔子的“性与天道” 52
附“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 61
七、曾点的气象 65
八、曾子的境界 72
九、颜渊的理想 77
十、《论语》如何看死 84
十一、孟子的境界形而上学(一)——性善论的意义 95
十二、孟子的境界形而上学(二)——由“由仁义行”谈起 102
十三、孟子的境界形而上学(三)——关于“天”的思考 110
附:从道德无意识看孟子的“性善论” 119
十四、《中庸》的境界形而上学 127
十五、《易传》的形而上学 138
境界形上的超越性和局限性 151
十六、儒佛相通——由境界形而上学谈起 151
十七、境界的追求与死亡的超越——几种不同的死亡观比较 164
十八、从“性理”到“理性”——由民族的自觉谈起 179
附:复兴和弘扬理性精神 187
十九、传统文化与民主政治 191
附录 206
一、张载、康德伦理思想比较 206
二、张载的人生境界论 230
三、实事求是的人文关怀——兼论真善美统一的自由理想人格的培养 244
主要参考文献 254
后记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