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社会医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 2
第二节 社会医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8
第三节 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0
第四节 学习和研究社会医学的态度 15
第二章 社会医学发展史 19
第一节 社会医学萌芽时期 19
第二节 社会医学创立时期 22
第三节 社会医学发展时期 27
第四节 社会医学在我国的发展 37
第三章 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医学的社会化 44
第一节 历史上几种主要的医学模式 44
第二节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 52
第三节 医学模式转变的深远影响 61
第四章 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 71
第一节 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 72
第二节 卫生事业具有福利和生产两重性 73
第三节 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性 75
第四节 医学社会功能的多涵性 77
第五节 医学模式与保健水平的相关性 79
第六节 医学与卫生服务的整体性 81
第七节 疾病产生的因果多元性 83
第八节 发病过程中社会因素的主导性 84
第九节 疾病防治工作中的社会性 85
第十节 保健重点指向高危险性 87
第五章 从个体到社会——社会生理学 90
第一节 个人 90
第二节 家庭 117
第三节 社区 135
第四节 社会 145
第六章 健康与疾病——健康测度学 157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157
第二节 健康状况的指标体系 175
第三节 个体健康状况评价指标 181
第四节 家庭健康状况评价指标 191
第五节 大群体健康状况评价指标 194
第六节 指标的选择与应用 223
第七章 健康危险因素——社会病因学(一) 226
第一节 危险因素的概念和特点 226
第二节 常见的社会及行为危险因素 239
第三节 高危险性分析 258
第四节 个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267
第五节 社会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276
第一节 冠心病 287
第八章 几种主要疾病的危险因素 287
——社会病因学(二) 287
第二节 肺心病 299
第三节 脑血管病 305
第四节 恶性肿瘤 314
第五节 精神疾病 332
第六节 结核病 345
第七节 性病 355
第八节 爱滋病 364
第九节 自杀 370
第十节 意外伤亡——车祸 379
第九章 自我保健——社会防治学(一) 394
第一节 自我保健的概念及意义 394
第二节 自我保健的内容及机制 400
第三节 自我保健的方法及措施 405
第四节 健康教育 421
第五节 自我保健的评价 428
第十章 家庭保健——社会防治学(二) 434
第一节 家庭保健的意义 434
第二节 家庭与健康 436
第三节 家庭保健及其措施 454
第一节 社区卫生服务的作用 471
第十一章 社区保健——社会防治学(三) 471
第二节 社区卫生服务研究 475
第三节 社区卫生服务需求 479
第四节 社区卫生服务利用 484
第五节 社区卫生服务规划 489
第十二章 国家卫生服务——卫生发展与决策(一) 495
第一节 卫生事业与社会大系统 497
第二节 国家重视与卫生发展 500
第三节 各部门的协同与卫生发展 504
第四节 群众参与与卫生发展 507
第五节 卫生系统内部的结构与运行 511
第六节 卫生系统分析与规划 521
第十三章 国际保健——卫生发展与决策(二) 531
第一节 世界卫生状况 532
第二节 各国卫生保健制度简介 543
第三节 国际卫生组织 548
第四节 全球性卫生措施 557
第十四章 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 571
第一节 社会医学研究的特点 572
第二节 社会医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573
第三节 社会医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594
后记 编者 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