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第3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友香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117060085
  • 页数:29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高等医学专科规划教材之一。第3版对以前教材部分结构作了整合,使教材前后重复的问题得到妥当处理。增加了一些中医现代化研究的内容。反映了近年来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水平。

上篇 中医基础 1

绪论 1

(二)中医理论的确立 2

(一)中医学的起源 2

一、中医学的发展概况 2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3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4

(一)整体观念 5

(二)辨证论治 7

(一)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9

三、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9

(二)中医临床研究 10

(三)中药现代研究 12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13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3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13

(二)阴阳对立制约 14

(一)阴阳交感 14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4

(五)阴阳相互转化 15

(四)阴阳消长平衡 15

(三)阴阳互根互用 15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16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6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7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7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17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18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8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18

(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19

(一)五行的各自特性 19

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19

(三)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 20

(四)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 21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22

(一)解释五脏的生理功能 22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2

(四)用于疾病的治疗 23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 23

第三节 阴阳和五行学说的关系及正确运用 25

第二章 藏象 26

(一)心 27

一、五脏 27

第一节 脏腑 27

(二)肺 28

附:心包络 28

(三)脾 30

(四)肝 31

(五)肾 33

(一)胆 35

二、腑 35

附:命门 35

(三)小肠 36

(二)胃 36

(六)三焦 37

(五)膀胱 37

(四)大肠 37

(二)女子胞 38

(一)脑 38

三、奇恒之府 38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39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39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41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41

(二)气的生成 42

(一)气的概念 42

第二节 气、血、津液 42

一、气 42

(三)气的功能 43

(五)气的分类 44

(四)气的运动 44

(三)血的功能 45

(二)血的生成 45

二、血 45

(一)血的概念 45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46

(一)津液的概念 46

(四)血的运行 46

三、津液 46

(一)气与血的关系 47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47

(三)津液的功能 47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48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48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50

一、经络的概念 50

第三章 经络 50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及组成 50

一、名称与分布规律 51

第二节 十二经脉 51

四、流注次序 52

三、表里关系 52

二、走向和交接规律 52

第三节 奇经八脉 53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54

(一)说明病理变化 54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54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54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54

(四)预防疾病 55

(三)指导临床治疗 55

第一节 六淫 56

第四章 病因 56

二、寒 57

一、风 57

四、湿 58

三、暑 58

(一)疠气的基本概念 59

第二节 疠气 59

五、燥 59

六、火 59

第三节 七情 60

(三)影响疠气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60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60

第四节 饮食、劳逸 61

(三)饮食偏嗜 62

(二)饮食不洁 62

一、饮食致病 62

(一)饥饱失常 62

二、外伤 63

一、寄生虫 63

二、劳逸致病 63

(一)过劳 63

(二)过逸 63

第五节 寄生虫、外伤 63

(二)痰饮的病证特点 64

(一)痰饮的形成 64

第六节 痰饮、瘀血和结石 64

一、痰饮 64

(二)结石的致病特点 65

(一)结石的形成 65

二、瘀血 65

(一)瘀血形成的原因 65

(二)瘀血致病的特点 65

三、结石 65

(一)望神 67

一、望诊 67

第五章 四诊八纲 67

第一节 四诊 67

(二)望色 68

(四)望头颈和五官 69

(三)望形态 69

(六)望舌 70

(五)望皮肤 70

二、闻诊 73

(七)望排泄物与分泌物 73

三、问诊 74

(二)嗅气味 74

(一)听声音 74

(二)问汗 75

(一)问寒热 75

(三)问疼痛 76

(五)问睡眠 77

(四)问饮食口味 77

(七)问经带 78

(六)问二便 78

(一)脉诊 79

四、切诊 79

(八)问小儿 79

(二)按诊 83

一、辨证论治体系 85

第二节 辨证 85

(一)表里辨证 86

三、八纲辨证 86

二、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86

(二)寒热辨证 87

(三)虚实辨证 88

(四)阴阳辨证 90

(五)八纲之间的关系 91

一、未病先防 92

第一节 预防 92

第六章 防治原则 92

一、治病求本 93

第二节 治则 93

二、既病防变 93

二、扶正祛邪 95

三、调整阴阳 96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97

(二)炮制的方法 98

(一)炮制的目的 98

第七章 方药、治法与常用中药 98

第一节 中药基本知识 98

一、中药的炮制 98

(一)四气五味 99

二、中药的性能 99

(三)升降浮沉 100

(二)归经 100

(二)禁忌 101

(一)配伍 101

三、中药的用法 101

(四)煎法与服法 102

(三)剂量 102

麻黄 103

(二)常用解表药 103

第二节 治法与常用中药 103

一、汗法 103

(一)概念 103

荆芥 104

桂枝 104

桑叶 105

细辛 105

防风 105

紫苏 105

白芷 105

羌活 105

生姜 105

柴胡 106

薄荷 106

菊花 106

(一)概念 107

二、清法 107

葛根 107

蝉衣 107

牛蒡子 107

升麻 107

知母 108

石膏 108

(二)常用清热药 108

淡竹叶 109

芦根 109

栀子 109

龙胆草 109

黄柏 110

黄连 110

黄芩 110

连翘 111

金银花 111

苦参 111

紫花地丁 112

白头翁 112

板蓝根 112

蒲公英 112

牡丹皮 113

玄参 113

鱼腥草 113

射干 113

生地黄 113

青蒿 114

紫草 114

赤芍 114

水牛角 114

(二)常用泻下药 115

(一)概念 115

地骨皮 115

三、下法 115

芒硝 116

大黄 116

甘遂 117

郁李仁 117

番泻叶 117

火麻仁 117

(二)常用温里药 118

(一)概念 118

大戟 118

牵牛子 118

四、和法 118

五、温法 118

肉桂 119

附子 119

(二)常用补益药 120

(一)概念 120

干姜 120

吴茱萸 120

六、补法 120

黄芪 121

人参 121

山药 122

白术 122

当归 123

党参 123

甘草 123

白芍 124

阿胶 124

熟地黄 124

麦冬 125

北沙参 125

何首乌 125

附:首乌藤 125

龟板 126

枸杞子 126

杜仲 127

龙眼肉 127

鳖甲 127

石斛 127

百合 127

女贞子 127

墨旱莲 127

黄精 127

玉竹 127

淫羊藿 128

菟丝子 128

续断 128

冬虫夏草 129

狗脊 129

鹿茸 129

附:鹿角 129

鹿角胶 129

鹿角霜 129

巴戟天 129

补骨脂 129

肉苁蓉 129

麦芽 130

山楂 130

七、消法 130

(一)概念 130

(二)常用消导药 130

八、吐法 131

莱菔子 131

神曲 131

鸡内金 131

陈皮 132

(二)常用理气药 132

九、理气法 132

(一)概念 132

木香 133

香附 133

附:青皮 133

枳实 133

附:枳壳 133

川芎 134

(二)常用理血药 134

川楝子 134

薤白 134

乌药 134

十、理血法 134

(一)概念 134

丹参 135

郁金 135

红花 136

桃仁 136

穿山甲 137

没药 137

牛膝 137

附:川牛膝 137

延胡索 137

乳香 137

三七 138

蒲黄 138

三棱 138

莪术 138

鸡血藤 138

益母草 138

仙鹤草 139

白茅根 139

白及 139

地榆 139

艾叶 139

(二)常用祛湿药 140

(一)概念 140

茜草 140

大蓟 140

小蓟 140

藕节 140

十一、祛湿法 140

厚朴 141

苍术 141

藿香 141

茯苓 142

白豆蔻 142

砂仁 142

佩兰 142

车前子 143

薏苡仁 143

泽泻 143

木通 144

猪苓 144

茵陈 144

金钱草 144

滑石 144

威灵仙 145

独活 145

萹蓄 145

瞿麦 145

海金砂 145

木瓜 146

桑寄生 146

秦艽 146

(二)常用祛痰药 147

(一)概念 147

五加皮 147

附:刺五加 147

乌梢蛇 147

防己 147

十二、常用祛痰法 147

桔梗 148

附:胆南星 148

半夏 148

天南星 148

贝母 149

附:天花粉 149

瓜蒌 149

苦杏仁 150

天竺黄 150

附:浙贝母 150

竹茹 150

前胡 150

旋覆花 150

昆布 150

海藻 150

苏子 151

桑白皮 151

款冬花 151

石菖蒲 152

(二)常用开窍药 152

葶苈子 152

紫菀 152

枇杷叶 152

百部 152

十三、开窍法 152

(一)概念 152

(二)常用安神药 153

(一)概念 153

麝香 153

冰片 153

牛黄 153

十四、安神法 153

(一)概念 154

十五、祛风法 154

酸枣仁 154

柏子仁 154

朱砂 154

钩藤 155

石决明 155

(二)常用平肝熄风药 155

僵蚕 156

地龙 156

天麻 156

(二)常用收涩药 157

(一)概念 157

全蝎 157

蜈蚣 157

代赭石 157

龙骨 157

牡蛎 157

十六、收涩法 157

芡实 158

金樱子 158

五味子 158

山茱萸 158

乌梅 158

使君子 159

槟榔 159

海螵蛸 159

十七、驱虫法 159

(一)概念 159

(二)常用驱虫药 159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及其变化 160

第三节 方剂 160

苦楝皮 160

二、方剂的剂型 161

银翘散 162

桂枝汤 162

三、常用方剂 162

麻黄汤 162

小柴胡汤 163

桑菊饮 163

半夏泻心汤 164

逍遥丸 164

黄连解毒汤 165

清热地黄汤 165

白虎汤 165

理中丸 166

龙胆泻肝汤 166

越鞠丸 167

大承气汤 167

四逆汤 167

小蓟饮子 168

血府逐瘀汤 168

半夏厚朴汤 168

附方:藿香正气散 169

平胃散 169

八正散 170

茵陈蒿汤 170

五苓散 170

半夏白术天麻汤 171

附方:温胆汤 171

二陈汤 171

川芎茶调散 172

桑杏汤 172

贝母瓜蒌散 172

补中益气汤 173

四君汤 173

天麻钩藤饮 173

归脾汤 174

四物汤 174

附方:左归丸 175

六味地黄丸 175

酸枣仁汤 176

附方:右归丸 176

肾气丸 176

完带汤 177

牡蛎散 177

第八章 表证 179

下篇 常见证、病及针灸 179

(二)风热犯表证 180

(一)风寒束表证 180

(二)心火亢盛证 181

(一)肺热炽盛证 181

第九章 热证 181

(五)肠热腑实证 182

(四)胃火炽盛证 182

(三)肝火炽盛证 182

(二)寒凝心脉证 184

(一)寒凝胃脘证 184

第十章 寒证 184

(三)寒凝肝脉证 185

(一)脾气(亏)虚证 186

第一节 气虚证 186

第十一章 虚证 186

(三)心气(亏)虚证 187

(二)脾不统血证 187

附:中气下陷证 187

(一)心血(亏)虚证 188

第二节 血虚证 188

(四)肾气(亏)虚证 188

第三节 阴虚证 189

(三)肝血(亏)虚证 189

(二)心脾两虚证 189

(三)肝阴(亏)虚证 190

(二)肺阴(亏)虚证 190

(一)心阴(亏)虚证 190

(六)肝肾阴虚证 191

(五)肾阴(亏)虚证 191

(四)肝阳上亢证 191

(二)脾阳(亏)虚证 192

(一)心阳(亏)虚证 192

(七)胃阴(亏)虚证 192

第四节 阳虚证 192

(四)脾肾阳虚证 193

(三)肾阳虚证 193

第一节 气滞证 195

第十二章 实证 195

(三)肝胃不和证 196

(二)肝郁脾虚证 196

(一)肝气郁结证 196

(二)气虚血瘀证 197

(一)气滞血瘀证 197

第二节 血瘀证 197

第三节 湿阻证 198

(四)外伤血瘀证 198

(三)寒凝血瘀证 198

(三)脾胃湿热证 199

(二)寒湿困脾证 199

(一)风寒湿痹证 199

(六)大肠湿热证 200

(五)膀胱湿热证 200

(四)肝胆湿热证 200

(二)燥痰阻肺证 201

(一)痰浊壅肺证 201

第四节 痰证 201

(六)风痰阻络证 202

(五)痰热扰心证 202

(三)痰湿中阻证 202

(四)风痰上扰证 202

(一)寒饮停肺证 203

第五节 水饮证 203

(七)痰湿流注证 203

(四)水湿内停证 204

(三)饮停胸胁证 204

(二)饮停中焦证 204

(二)虫积肠道证 205

(一)食滞胃肠证 205

第六节 食滞虫积证 205

一、经络腧穴概述 207

第一节 经络与腧穴 207

第十三章 针灸 207

三、腧穴的防治作 208

二、腧穴的分类 208

四、腧穴的定位方法 209

少商 211

太渊 211

五、十四经循行与常用腧穴 211

(一)手太阴肺经穴 211

尺泽 211

列缺 211

合谷 212

商阳 212

(二)手阳明大肠经穴 212

(三)足阳明胃经穴 213

迎香 213

阳溪 213

手三里 213

曲池 213

肩髃 213

头维 214

下关 214

承泣 214

四白 214

地仓 214

颊车 214

下巨虚 215

上巨虚 215

天枢 215

犊鼻 215

足三里 215

三阴交 216

隐白 216

丰隆 216

解溪 216

内庭 216

(四)足太阴脾经穴 216

(五)手少阴心经穴 217

血海 217

阴陵泉 217

后溪 218

少泽 218

少海 218

神门 218

少冲 218

(六)手太阳小肠经穴 218

攒竹 219

睛明 219

小海 219

听宫 219

(七)足太阳膀胱经穴 219

肾俞 220

胃俞 220

肺俞 220

心俞 220

膈俞 220

肝俞 220

脾俞 220

(八)足少阴肾经穴 221

至阴 221

膀胱俞 221

次髎 221

委中 221

承山 221

昆仑 221

申脉 221

(九)手厥阴心包经穴 222

复溜 222

涌泉 222

太溪 222

照海 222

(十)手少阳三焦经穴 223

内关 223

曲泽 223

间使 223

(十一)足少阳胆经穴 224

丝竹空 224

中渚 224

外关 224

支沟 224

肩髎 224

翳风 224

风池 225

阳白 225

足临泣 226

丘墟 226

肩井 226

环跳 226

阳陵泉 226

悬钟 226

期门 227

曲泉 227

足窍阴 227

(十二)足厥阴肝经穴 227

行间 227

太冲 227

中脘 228

神阙 228

(十三)任脉穴 228

中极 228

关元 228

气海 228

至阳 229

命门 229

膻中 229

天突 229

廉泉 229

(十四)督脉穴 229

腰阳关 229

太阳 230

四神聪 230

大椎 230

百会 230

水沟 230

(十五)常用经外穴 230

胆囊 231

十宣 231

定喘 231

夹脊 231

四缝 231

(一)针刺工具 232

一、针刺法 232

阑尾 232

第二节 针灸方法 232

(二)针刺的练习 233

(四)毫针的刺法 234

(三)针刺前的准备 234

(五)针刺意外的处理及预防 237

(一)艾灸的种类与方法 238

二、艾灸法 238

(六)针刺注意事项 238

第三节 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 240

(三)施灸注意事项 240

(二)艾灸的作用 240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48

第十四章 常见病 248

第二节 慢性支气管炎 249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 250

第四节 肺炎 252

第五节 高血压病 253

第六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54

第七节 脑梗塞 256

第八节 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 258

第九节 病毒性肝炎 259

第十节 肝硬化 261

第十一节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262

第十二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264

第十三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265

第十四节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266

第十五节 神经症 268

第十六节 泌尿系感染 269

第十七节 泌尿系结石 270

第十八节 胆道感染与胆石症 271

第十九节 胰腺炎 272

第二十节 阑尾炎 274

第二十一节 疖痈疔 275

第二十二节 急性乳腺炎 277

第二十三节 带状疱疹 277

第二十四节 荨麻疹 278

第二十五节 过敏性紫癜 280

第二十六节 流行性腮腺炎 281

第二十七节 月经不调 282

一、月经先期 282

二、月经后期 283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283

四、月经过多 284

五、月经过少 285

第二十八节 痛经 286

第二十九节 闭经 287

第三十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88

第三十一节 围绝经期综合征 289

附录 方剂索引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