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宋法棠 1
目录 1
第一节 中共黑龙江组织的建立和早期革命活动 3
一、近代工人阶级的成长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
第五章 在探索中建设社会主义(1956.9—1966. 4
二、中共哈尔滨组的成立及党组织的初步发展 7
第二章 领导抗日游击战争,反抗日本侵略(1931.9—1945. 8
第一章 中共黑龙江组织的建立和领导反帝反封建军阀斗争(1923.10—1931. 8
第三编 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1978.12—) 8
第八章 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1978.12—1982. 8
第四章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0—1956. 8
第一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3.10—1949. 9
第九章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82.9—1992. 9
第三章 创建东北根据地,支援全国解放战争(1945.8—1949. 9
第六章 十年“文革”内乱(1966.5—1976. 10
第二编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0—1978. 11
第七章 两年徘徊前进(1976.11—1978. 11
三、国共合作 12
四、声援上海五卅运动 14
一、中共满洲省委成立 16
第二节 中共满洲省委成立和领导反帝反封建军阀斗争 16
二、“一一·九”反日护路斗争 20
三、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 22
四、士兵运动的开展 26
五、成立反帝大同盟 27
一、“左”倾冒险错误的影响及纠正 29
第三节 “左”右倾错误的影响和纠正 29
二、反对右倾分子的分裂活动 32
一、九一八事变和城乡人民群众抗日斗争的兴起 34
第一节 发出抗日号召,支援义勇军抗日斗争 34
二、支援义勇军的抗日斗争 36
一、创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 38
第二节 创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开展武装抗日斗争 38
二、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41
三、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 42
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45
五、领导城乡人民反日斗争 48
六、文化艺术界的反日斗争 50
第三节 组建东北抗日联军,配合全国抗战 52
一、中共满洲省委被撤消与北满、吉东省委的建立 52
二、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55
三、配合全国抗战 60
第四节 坚定爱国信念,坚持艰苦抗战 64
一、抗联主力西征 64
二、留守部队坚持反“讨伐”斗争 67
一、吉东、北满省委代表联席会议的召开 70
第五节 吉东、北满省委代表联席会议的召开和抗日游击战争的继续开展 70
二、抗联第二路军开展小群游击战 73
三、抗联第三路军坚持平原游击战 75
四、地下党的秘密斗争 80
一、中共满洲全党代表会议的召开 83
第六节 入苏集中整训,迎接抗战胜利 83
二、野营整训 84
三、抗联教导旅的成立及东北党委会的组建 86
四、派遣小部队回东北活动 89
五、东北党委会胜利完成历史使命 91
一、创建东北根据地方针的确立 95
第一节 开辟北满、西满根据地 95
二、建立党组织和省级人民政权 97
三、解放齐齐哈尔、哈尔滨 99
第二节 坚持正确方针,开展剿匪斗争 101
一、剿匪方针的确立 101
二、重点出击 104
三、分兵剿残匪 106
一、开展清算、分地运动 109
第三节 贯彻“五四指示”和《中国土地法大纲》,全面进行土地改革 109
二、解决“夹生饭”问题 112
三、开展“砍挖”运动 113
四、开展平分土地运动 115
一、发展和整顿基层党组织 117
第四节 发展基层党组织,建立基层人民政权 117
二、改造和建立基层政权 120
第五节 参军参战,支援前线 122
一、动员参军 122
二、组织战勤 124
三、保证军需 125
四、开展拥军优属 127
五、组织干部南下 128
一、开展农业大生产运动 129
第六节 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 129
二、恢复和发展工商业 131
三、稳定和发展财政金融业 135
四、发展交通运输业 136
五、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138
一、学习贯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 142
第七节 贯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142
二、加强城市工作 144
第一节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149
一、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 149
二、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151
第二节 建立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 153
一、建立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153
二、开展抗美援朝运动 155
三、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 157
四、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160
第三节 整风整党,加强党的建设 163
一、开展整风整党 163
二、进一步增强党的团结 166
三、成立新黑龙江省委 168
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169
第四节 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69
二、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71
三、开展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 173
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77
第五节 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77
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179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81
第六节 加强过渡时期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建设 184
一、召开中共黑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 184
二、组织讨论和贯彻执行我国第一部《宪法》 186
三、加强统一战线工作 187
四、加强对人民团体的领导和建设 189
五、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建设 190
一、传达贯彻党的八大精神 193
第一节 贯彻党的八大路线,超额完成“一五”计划 193
二、超额完成“一五”计划 195
一、学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198
第二节 学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开展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198
二、开展整风运动 199
三、开展反右派斗争 202
第三节 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04
二、开展“大跃进”运动 204
一、学习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204
三、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206
四、由纠“左”到反“右倾”的曲折 207
五、召开中共黑龙江省第二次代表大会 210
第四节 开发建设大庆油田、北大荒和大兴安岭林区 212
一、开发建设大庆油田 212
二、开发建设北大荒 215
三、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林区 217
第五节 贯彻党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219
一、按照“八字方针”初步调整国民经济 219
二、全省经济在全面调整中进一步出现好转局面 224
三、开展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28
四、十年建设的成就 232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面内乱 236
一、贯彻“五一六通知” 236
二、“造反组织”的兴起、夺权和武斗 239
第二节 开展“斗、批、改”运动和内乱深化 244
一、开展“大批判”运动 244
二、深挖“叛徒”、“特务” 245
三、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整党建党 246
四、“清理阶级队伍”和“一打三反” 248
五、“教育革命”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250
六、建立“五七”干校和干部下放劳动 252
第三节 林彪集团的覆灭和批林整风运动 254
一、批判林彪集团的罪行 254
二、召开中共黑龙江省第三次代表大会 257
三、“批林批孔”再生动乱 258
第四节 全面整顿和整顿受挫 260
一、全省各条战线实行全面整顿 260
二、“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使整顿受挫 264
一、欢庆粉碎江青集团的胜利 267
第五节 粉碎江青集团的胜利,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危害与教训 267
二、“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和教训 268
第一节 揭批查“四人帮”罪行 274
第二节 开展整党整风 277
第三节 国民经济在徘徊中发展 280
第四节 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 282
第一节 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289
一、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289
二、召开中共黑龙江省第四次代表大会 291
三、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活动 293
一、全面平反冤假错案 295
第二节 全面开展拨乱反正,落实党的各项政策 295
二、进一步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298
三、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政策 300
四、解决其它历史遗留问题 301
第三节 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初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303
一、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 303
二、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与初步体制改革 305
三、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与初步体制改革 307
四、财政、全融管理体制的初步改革 310
第四节 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312
一、贯彻执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312
二、学习贯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314
三、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315
第一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定全省新时期总任务 318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 318
二、召开中共黑龙江省第五次代表大会 320
第二节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 321
一、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21
二、推进国营企业经济体制改革 324
三、深化价格、流通、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325
四、改革科技、教育体制 326
五、实行沿边对外开放 328
六、“六五”计划的胜利完成和“七五”计划的制定 330
一、开展省级领导班子及省直单位整党 332
第三节 贯彻中央整党决定,全面开展整党 332
二、开展地(市)、县级和农村乡镇及基层单位整党 333
第四节 打击经济犯罪和刑事犯罪活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35
一、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和刑事犯罪活动 335
二、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和建设文明单位活动 337
第五节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338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 338
二、召开中共黑龙江省第六次代表大会 339
三、开展生产力标准大讨论 341
四、深化各项改革 342
五、全面实施治理整顿方针 345
六、实施南联北开、全方位开放 347
七、“七五”计划的胜利完成和十年规划与“八五”计划的制定 349
一、反对动乱 350
第六节 依法治省,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稳定环境 350
二、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353
三、加强、完善法制工作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354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355
第十章 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992.10——) 357
第一节 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357
一、学习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精神 357
二、召开中共黑龙江省第七次代表大会 359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60
第二节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施“翻两番,奔小康”战略目标 362
一、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362
二、促进经济发展 363
三、建设农业强省 365
四、推进科技进步 367
五、发展乡镇企业 368
六、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 369
七、“八五”计划的胜利完成和“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的制定 371
第三节 贯彻十五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372
一、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 372
二、召开中共黑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会 373
三、进一步掀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热潮 375
第四节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二次创业,富民强省”战略 376
一、加快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 376
二、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378
三、促进经济国际化进程 380
四、发展非国有经济和第三产业 382
五、“九五”计划的胜利完成和“十五”计划的制定 384
第五节 进一步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85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85
二、进行第二轮土地承包 387
三、建立市场体系 388
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389
五、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391
六、精简机构和干部制度改革 392
第六节 坚持“两手抓”,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394
一、弘扬“四大精神” 394
二、加强普法教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396
三、开展反对“法轮功”斗争 398
四、战胜“98”特大洪水灾害 399
第七节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400
一、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400
二、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力度 401
三、开展“三讲”教育 402
四、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04
结束语 407
后记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