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出版说明 1
前记 1
第一章 导言 1
第二章 前言 17
第一节 死亡的科学 19
第二节 转生与复活 21
第三节 意识的转移 23
第四节 真空的明光 25
第五节 解脱的境界 27
第六节 死后的景况 30
第七节 解脱的道路 31
第八节 投生的境相 34
第九节 变易的相续 35
第十节 业力的作用 37
第三章 正文 41
[乾编]临终中阴与实相中阴 43
第一节 引言 43
第二节 神识的迁移 43
第三节 本法的读诵 44
第四节 诵法的实施 44
第一部分:临终时的中阴境相第一节 45
(一)死亡的征候或临终中阴的第一阶段:死时现前的初期明光 45
(二)临终中阴的第二阶段:刚之后所见的续发明光 50
(一)在实相中阴的第三阶段:业幻现前时体验实相 52
第二部分:体验实相时的中阴境相 52
(二)初七:第一至七天,喜乐部圣尊现前 54
(1)初七 第一天 55
(2)初七 第二天 56
(3)初七 第三天 58
(4)初七 第四天 60
(5)初七 第五天 62
(6)初七 第六天 64
(7)初七 第七天 69
(三)二七:第八至十四天,忿怒部圣尊现前 72
引言 72
(1)二七 第八天 75
(3)二七 第十天 76
(2)二七 第九天 76
(4)二七 第十一天 77
(5)二七 第十二天 78
(6)二七 第十三天 79
(7)二七 第十四天 80
(四)结语:中阴教法的根本要义 86
[坤编]受生中阴或投生中阴 125
第一部分:死后的境相 125
(一)中阴身:它的生起及其超常官能 126
(二)中阴境相的特性 129
(三)冥界的审判 132
(四)心念的决定影响 135
(五)六道之光的现前 138
第二部分:投生的历程 139
(一)胎门的关闭 139
(1)避免入胎的方法 140
(2)关闭胎门第一法 141
(3)关闭胎门第二法 142
(4)关闭胎门第三法 142
(5)关闭胎门第四法 144
(6)关闭胎门第五法 145
(二)胎门的选择 146
(1)投生之处的前瞻 147
(2)防护鬼卒的折磨 148
(1)转识往生某个乐土 149
(三)两择其一:化生或胎生 149
(2)入胎复还人间世界 150
(四)结语 152
[附编] 175
第一节 祈请诸佛菩萨加被偈 175
第二节 祈求护免中阴险难善愿偈 176
第三节 六种中阴境界根本警策偈 180
第四节 祈求护免中阴恐怖善愿偈 182
第五节 结迄回向偈 183
[补遗] 187
第一节 瑜伽 187
第二节 密教 189
第三节 神咒或真言 195
第四节 上师·弟子与灌顶 197
第五节 实相 199
第六节 南传、北传佛教与基督教 202
第七节 中世纪时的基督教审判 208
第八节 本书补缺文字 221
[图片说明] 225
一、《中阴得度》 225
二、喜乐部圣尊大曼陀罗 225
三、持明与忿怒部圣尊大曼陀罗 227
四、西藏的冥界审判图 228
第四章 《西藏度亡经》英译概述 233
第一节 “中阴得度”的重要性 235
第二节 “中阴得度”的象征意义 236
第三节 中阴七七四十九天的密意 239
第四节 “五大”的秘旨 240
第五节 智慧之教 242
第六节 丧葬的仪式 247
第七节 中阴境界或死后境相 257
第八节 中阴景象的心理作用 259
第九节 冥界审判 263
第十节 转生的教义 267
第十一节 佛教的宇宙观 286
第十二节 “中阴得度”根本教义综述 290
第十三节 《西藏度亡经》的手本 293
第十四节 中阴得度的出处 296
第十五节 《西藏度亡经》的编译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