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风俗史 第5卷 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杰舜主编;万建中,周耀明著
  • 出 版 社:上海:学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6688021
  • 页数:46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罗万象,史料翔实,是一本极具价值的洋洋大作,将有助于开拓汉民族的形成、发展、民俗的新天地。

目录 1

第一章 清代后期汉族风俗 1

第一节 概述 3

一、历史背景 3

二、清代后期汉族风俗的演变轨迹 6

1.西俗东渐 6

2.改革易俗 8

三、清代后期汉族风俗的主要特点 10

1.承启 10

2.融会 11

3.非衡 12

4.洋化 13

四、清代后期汉族风俗学史情况 16

1.清代后期学者对风俗的论述 16

2.第一部风俗史的出现 18

3.文人笔记对当时风俗的记载 19

4.各地方志对风俗的采录 20

第二节 清代后期汉族生产风俗 22

一、工农业风俗 22

1.农业风俗格局未变 22

2.工业风俗渐趋丰富 23

图录 24

图1 江南机器总局 24

图2 兰州机器织呢局 25

1.商业兴盛,商帮林立 26

二、商业风俗 26

图3 商业街市 27

2.店铺风俗日趋丰富 28

3.小贩习俗仍沿旧制 31

图4 集市 31

4.商业市集花样迭出 32

图5 沿街叫卖的商贩 32

5.热衷财神崇奉,讲究营商禁忌 33

三、服务业风俗 34

1.金融业风俗兴起 35

2.饮食业形成帮系 35

图6 戏园图 37

3.娱乐业南北有异 37

图7 男子服饰 39

1.传统服饰的演变 39

一、服饰风俗 39

第三节 清代后期汉族生活风俗 39

图8 女子服饰 40

2.大平天国的服饰变革 41

图9 弓鞋 43

3.清末服饰习俗的变化 43

图10 少年服饰 45

图11 清末街头的小吃担 46

二、饮食风俗 46

1.宴会饮食铺张 47

2.地方菜系形成 50

3.西餐开始流行 53

图12 清末街头的茶摊 56

三、居住风俗 57

1.传统居舍习俗的传承 57

图13 福建悬空式民居 57

2.城镇宅居有变 58

图14 清末城镇民居 59

3.西式洋房出现 60

图15 上海的西式建筑 61

四、交通风俗 62

1.传统交通风俗的延续 62

图16 瓜皮船 64

2.西式交通工具引进 65

图17 自行车 66

图19 人力车 67

图18 西式马车 67

1.煤油灯、煤气灯和电灯的出现 69

五、器用风俗 69

2.钟表流行于都市 70

3.缝纫机进入上海 70

4.文化器用的西化 71

5.消闲器用精致化 73

1.传统娱乐风俗的继承 74

六、娱乐风俗 74

图20 清末街头的木偶戏 76

图21 清末民间花会中的跑旱船 77

2.近代娱乐样式的滥觞 80

图22 女子台球 80

1.传统体育风俗的沿袭 84

七、体育风俗 84

图23 清末练习弓箭者 85

2.西式体育项目的进入 86

1.祈子和怀孕 89

一、诞育风俗 89

第四节 清代后期汉族礼仪风俗 89

2.产子和洗三 90

3.寄名神佛和认干亲 92

4.周晬、成年礼和生日礼 93

图24 女子开脸 94

图25 寿堂布置 95

1.旧礼通行 96

二、婚姻风俗 96

图26 传统婚礼的新娘 96

图27 婚礼迎娶新娘的花轿 97

2.缔婚用媒和择亲论财 97

3.娃娃亲、空妇婚和纳妾 98

4.要求婚制变革 99

图28 童子婚 99

图29 抱主成亲 99

5.文明婚礼出现 101

1.丧葬有制 102

三、丧葬风俗 102

图30 清末出丧队伍 103

2.厚葬成风 103

3.传统丧礼因袭如故 104

4.七七追荐依然流行 106

5.流行纸冥器 107

6.太平军对传统丧制的冲击 108

7.西式丧礼出现 109

1.从元日到十二 111

第五节 清代后期汉族岁时风俗 111

一、新年风俗 111

图31 正月初二祭财神 112

2.元宵灯节 113

图32 龙灯祈雨 114

图33 迎紫姑神 115

3.正月拜年 116

图34 拜年 116

二、春时节俗 117

1.立春习俗如旧 117

2.二月花朝南北皆行 119

1.立夏称人比肥瘠 120

3.三月清明如旧制 120

三、夏时节俗 120

2.浴佛节市民放生 121

3.独特的朱天君生日 121

4.端午习俗因旧制 122

5.六月洗象拜观音 123

四、秋时节俗 124

1.七夕衍生出牛生日 124

2.中元水会 125

3.中秋“偷瓜”成新俗 125

五、冬时节俗 126

1.“冬至大如年” 126

图35 送瓜祝子 126

2.腊月交“平安米”与吃“腊八粥” 127

3.腊月送灶和除尘 128

4.除夕酬神祈福成主俗 129

图36 除夕贴门神 131

第六节 清代后期汉族信仰风俗 132

一、多神崇拜 134

1.佛道神崇拜世俗化 134

2.俗神信仰普遍 135

二、巫术禁忌 138

1.符咒禳解习俗兴盛 138

图37 义和团 138

2.巫傩之风不绝 139

图38 上刀梯 139

3.禁忌繁多 140

三、清末迷信之式微 141

1.“义门”家庭衰落,宗族制度强化 143

一、宗族风俗 143

第七节 清代后期汉族社会风俗 143

2.南方宗教械斗成风 144

二、会社风俗 145

1.商业行会风行 145

3.聚族而居和杂族而居 145

2.学会成时髦 147

图39 妇女的小足 149

3.江湖帮社兴盛 151

三、社会陋俗 154

1.烟毒、赌博和娼妓成公害 154

图40 清末名妓李文韵 157

2.械斗之风禁而不止 158

第二章 民国汉族风俗 161

第一节 概况 163

一、历史背景 163

二、民国汉族风俗演变轨迹 165

1.人本化 170

2.科学化 172

3.政治化 175

三、民国汉族风俗的主要特点 179

1.“洋”化 179

2.尚奢 184

3.重商 188

4.非衡 193

1.民俗学运动中的风俗研究 198

四、民国汉族风俗学史概况 198

2.风俗学研究著作的大量涌现 201

3.系统性风俗志书和风俗资料汇编的出现 204

4.传统文人笔记对当时风俗的记述 207

第二节 民国汉族生产风俗 209

1.麦作风俗的发展和变迁 209

一、农业风俗 209

图41 北方打麦场 212

2.稻作风俗的积累 213

图42 江南割稻 215

3.杂作风俗的丰富 216

图43 龙骨水车 217

4.水利管理的有序化和机器排灌的引入 217

5.传统农作俗信的沿袭 218

二、副业风俗 221

1.俗重副业 221

2.畜牧习俗因传统 223

3.养蚕多禁忌 225

图44 北方碾米 227

4.粮食加工仍以碾、磨为主 227

图45 纺织草帽 228

5.家庭编织业发达 228

6.山林习俗未有变革 229

三、渔业风俗 229

1.海洋渔俗日趋丰富 230

2.淡水渔俗仍重神示 232

四、手工业和工业风俗 233

1.百作手艺行规严格 233

图46 锯板 235

图47 剃头匠 236

2.传统作坊新瓶装旧酒 237

3.现代工业风俗初步形成 240

1.贸易方式有变 241

五、商业风俗 241

2.庙会演变成商业集市 243

图48 北京铺面 243

图49 城隍庙会 244

3.商业广告和招牌的西式化 246

4.小贩货声习俗承古风 247

图50 沿街叫卖的商贩 248

1.男子剪辫 249

一、服饰风俗 249

第三节 民国汉族生活风俗 249

2.男服易式 251

图51 长袍礼帽 253

3.妇女放足 253

图52 女子上衣下裙 254

4.女服趋时 254

图53 民国时装女子 255

图54 民国女子垂丝式前刘海发式 256

5.服饰尚新 256

二、饮食风俗 257

1.日常饮食沿旧制 257

图55 吃面条的女子 258

2.都市菜形成系列 258

图56 北平东兴楼饭庄 259

3.西餐番菜进一步流行 260

4.西式饮料进入 262

图57 西南地区吸水烟者 264

5.纸烟流行 264

三、居住风俗 265

2.农村居室沿旧制 266

1.民居南北有别 266

3.城市西式建筑流行 268

图58 汉口的西式建筑 269

图59 台湾鹿港城内的民居 271

4.城市贫民的棚户居室 271

5.迁屋风俗传统依旧 273

6.各地建房俗信 274

四、交通风俗 276

1.肩舆风俗式微 276

图60 人力车 277

2.黄包车流行于都市 277

图61 独轮车送客 278

3.现代化交通工具流行 278

第四节 民国汉族礼仪风俗 280

1.祈子之俗未有更张 280

一、育诞风俗 280

2.怀孕俗信城乡有别 282

3.产俗多禁忌 282

图62 东北地区添丁挑筐 284

4.三朝洗三吃黄连 284

5.满月剃头 285

6.百日礼送百家衣 286

7.抓周内容有变 287

8.拜干亲流行 287

9.寄名神佛要“还俗” 288

10.圆锁礼始见于世 289

11.成年礼并入婚礼 290

二、婚姻风俗 291

1.自由恋爱出现 291

2.婚礼程式趋简 291

3.文明婚礼流行于都市 293

4.集体婚礼出现 294

图63 新娘婚纱照 294

5.旧式婚礼占据农村舞台 295

图64 旧式婚礼中的新郎新娘 297

6.抢婚仍有余风 299

图65 民国时期城里的送嫁妆队伍 299

7.交换婚、童养婚、入赘婚和典妻婚 300

8.离婚渐趋自由 302

三、丧葬风俗 304

9.冥婚旧俗仍有延续 304

1.传统丧礼仍是主流 305

图66 民国乡下的出丧队伍 307

2.丧葬礼俗趋向改良 308

3.公墓制度试行 309

4.国葬初现 310

5.追悼会始行于世 311

第五节 民国汉族岁时风俗 312

一、新式节日 313

1.元旦及各种纪念日 313

2.星期日通行于中上社会 314

二、传统节日风俗 315

1.元旦变成春节 315

2.传统节日的革新 317

图67 过年时的麻将桌 318

第六节 民国汉族信仰风俗 321

一、封建迷信趋向式微 321

二、农村俗神崇拜风头不减 322

三、祭祖祀宗城乡有别 324

四、新式迷信抬头 326

一、家庭风俗 329

第七节 民国汉族社会风俗 329

1.家庭制度变迁 330

2.分家析产文书为凭 331

1.宗族离散 332

二、宗族风俗 332

2.修谱从宽 333

三、乡里风俗 333

1.邻里互助成风 333

2.结义拜亲流行 335

3.村规民约 336

4.村落治安 336

四、社交礼节 337

1.新式礼制流行 337

2.民间以茶为礼 339

五、妇女风俗 340

1.“自梳女” 340

2.“不落夫家” 342

六、社会陋俗 343

1.民间黑社会 343

2.烟毒泛滥 344

图68 吸鸦片者 345

3.赌博盛行 346

4.淫业兴盛 347

5.匪患丛生 349

参考文献 351

附录:汉族风俗史报刊资料索引(1949~2000) 356

本卷后记 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