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科学方法的嬗变》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萍,李维武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34106184
  • 页数:373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章 历史之谜——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科学方法 1

(一)由历史走向未来的思考 1

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 2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两个层次 5

(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7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诞生与发展的基础 7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 9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16

(三)中国古代科学方法的演进特点 17

第二章 百家之言——中国传统科学方法的形成 20

(一)春秋战国时期科学方法的多元化 21

社会变革的展开 21

百家争鸣的兴起 24

多元方法的形成 26

(二)《夏小正》与整体思维方法 34

天地人相统一的生态观 35

无生命系统与生命系统 39

人的活动与动植物变化 42

整体思维方法的特点 43

整体思维方法的发展 45

整体思维方法的运用 48

(三)《易经》与阴阳互补方法 52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 53

《易经》科学思维的特点 54

图象符号系统的辩证特征 58

文字解释系统的意义方法 63

观物取象比类的经验方法 66

从《易经》到《易传》 68

《易传》的阴阳互补方法 69

(四)先秦道家与直觉认识方法 75

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 76

《老子》论“道” 78

“得母知子”的认识路向 83

“涤除玄览”的直觉方法 85

庄子其人与《庄子》其书 90

《庄子》论“知” 92

“小知”即不知 97

“大知”即直觉 100

(五)名辩思潮与逻辑分析方法 105

名辩思潮的异军突起 105

惠施的“同异之辩” 108

公孙龙的“坚白之辩” 114

后期墨家与自然科学 123

后期墨家的逻辑学方法 128

“以名举实”的概念论 129

“以辞抒意”的判断论 133

“以说出故”的推理论 135

第三章 一统之道——中国传统科学方法的发展 141

(一)秦汉时代科学方法的一元化 142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 142

科学方法的趋一 146

思维模式的转换 148

独尊儒术的政策 155

(二)《吕氏春秋》与天地人相统一的 158

模式 158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159

整体性:大系统与子系统 161

从系统观点看“天” 165

从系统观点看“地” 168

从系统观点看“人” 170

天地人相统一的系统模型 172

类比推理方法 179

(三)《黄帝内经》与医学方法 183

小宇宙与大宇宙 184

阴阳:人与天、地的同构 187

和调:人与天、地的相参 191

五行学说与天人系统模型 195

藏象学说与辨证方法 198

病因理论与养生方法 204

意义与误区 208

(四)《史记·天官书》与天文学方法 213

秦汉时代的天文观 213

《天官书》的星空世界 221

中国古代天文学方法的特点 226

《天官书》与占星术 229

(五)《九章算术》与数学方法 234

从远古至秦汉的数学发展 235

《九章算术》的数学世界 242

实用性思维方法的特征 252

《九章算术》与《几何原本》 253

《九章算术》与中国数学发展 258

第四章 古今之交——中国传统科学方法的突破 260

(一)明清之际科学方法多元格局的重构 261

社会变迁的新性质 261

早期启蒙思潮的兴起 264

传统科学技术的总结 268

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 272

传统科学方法的改造 276

多元方法的重构 279

(二)王夫之的辩证思维方法 283

“依人建极”的认知原则 284

“尽器”→“贯道”→“入德”的认知模式 289

“要归两端”的辩证方法 295

“比类相观”的经验方法 300

(三)焦循的数理演绎方法 307

“理存于立法之先” 308

符号系统的提出 314

数理体系的建立 318

加与减:算理的基本结构 323

齐同与比例:算理的逻辑关系 325

(四)中西科学方法的冲突及解决 330

两种冲突:排斥与辩护 331

冲突的思想理论根源 336

中国科学方法的新趋向 341

第五章 当代之思——中国传统科学方法的现代意义 349

(一)从并协原理看阴阳互补方法 351

玻尔与太极图 351

并协原理的基本思想 353

阴阳互补方法的现代意义 356

(二)有机整体观的再发现 358

天地人相统一思想的启示 359

现代系统论与有机整体观 360

现代生态学与有机整体观 364

(三)直觉认识方法的再评价 365

汤川秀树论直觉 366

直觉认识方法的特点 368

后记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