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思想与诠释文本》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田永胜著
  • 出 版 社: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01458044
  • 页数:283 页
图书介绍:本书诠释了王弼在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

序言一 (美)成中英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生平与著述 1

第二节 王弼玄学思想的源泉 3

序言二 许抗生 4

一、玄学并非受汉末清议的影响而产生 4

二、王弼玄学并未受某些前人的影响 7

(一)、王畅影响王弼的观点难以成立 8

(二)、王弼受荆州学派影响的观点显得牵强附会 8

(三)、王弼思想未受《人物志》影响 11

(四)、王弼之学并非来源于蔡邕、董遇等人的学术 14

(五)、王弼思想受《太玄》、《论衡》影响的观点也难以成立 15

(六)、王弼思想与傅嘏等没有多大关系 16

三、王弼思想的源泉 17

第三节 王弼玄学是儒道融合的产物 20

一、强大的儒家势力 21

(一)、曹魏历代皇帝都重视儒学 21

(二)、懂儒家典章制度的人很多 23

(三)、仍然有不少人诠释儒家经典 24

(四)、许多士人精通儒家典籍并奉行儒家思想 25

(二)、一些儒学修养深厚的士人转向道家思想 26

(一)、曹魏皇帝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儒道融合 26

二、渐盛的儒道融合思潮 26

第二章 现有研究方法的审视 30

第一节 经典诠释的产生与王弼对经典的诠释 30

第二节 文本的变动对诠释的影响 32

一、文本的差异 32

(一)、《论语》在汉代有三个版本 32

(二)、《老子》有多个版本 33

(三)、《周易》也存在不同的版本 36

二、文本的差异会造成诠释的差异 37

(一)、文本语句的不同造成诠释的不同 38

(二)、文本词语的差异造成诠释的不同 39

(三)、断句的不同造成诠释的差异 41

第三节 区别注释中的文本思想与诠释者的思想 42

一、不能把注释完全看作是诠释者的思想 43

二、文本的约束与诠释的客观性 44

(一)、文本的约束使得诠释具有较大的客观性 45

(二)、把注释全部当作诠释者的思想会遇到一些难题 48

1、“道”与“无”的矛盾 48

2、生成论与本体论的矛盾 50

3、“崇本举末”与“崇本息末”的矛盾 50

(一)、诠释者的前见 53

三、诠释者的前见与诠释的主观性 53

(二)、诠释的创新 56

1、诠释中超越文本的内容 57

2、从文本中受到的启迪 57

第四节 如何区别注释中的王弼思想与文本思想 59

一、如何区别《老子注》、《论语释疑》中的文本思想与王弼思想 60

(一)、比较文本的字面意思与注释的字面意思 61

(二)、比较文本的概念与诠释者所使用的概念 63

(三)、比较文本的命题与注释中的命题 63

(四)、以诠释者的其它著作为参考,进一步判断诠释者的思想 63

(五)、结合诠释者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判断诠释者的思想 64

二、如何剥离《易经注》中的王弼思想 66

第五节 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 68

第三章 王弼《老子注》与《老子指略》 70

第一节 王弼《老子注》主要是诠释《老子》的原义 73

一、王弼《老子注》的诠释方法是阐述《老子》的原义 75

(一)、串讲文句的意思 75

(二)、诠释《老子》中的字和词的意思 76

(三)、王弼还有明显解释错的地方 77

(四)、对文本字面意思作简单的诠释 81

(五)、从文本字面意思相反的角度进行诠释 82

(六)、用《老子》的原话或思想来诠释 84

(七)、有些语句和章节没有作出诠释 85

二、绝大多数注释基本上没有超越《老子》的思想 86

三、既没有提出新概念,也没有发展《老子》的本有概念 91

四、《老子注》的绝大部分思想与《老子》的整体思想基本相似 94

第二节 王弼《老子注》与汉代《老子》注的共同点 95

一、都有宇宙生成论的内容 96

二、都认为“道”是一种无形无象的存在物 99

三、都主张“无为” 101

第三节 王弼《老子注》与汉代《老子》注的差异 103

一、王弼《老子注》没有天人感应思想 104

二、王弼《老子注》没有修身养性的思想 106

三、王弼《老子注》没有气化宇宙论的思想 110

四、王弼运用儒家思想和《周易》诠释《老子》 111

第四节 王弼《老子指略》的思想 113

第四章 王弼《易经注》及《周易略例》 116

第一节 王弼诠释《易经》的方法 116

一、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的诠释方法 116

(一)、提出“得意忘象、得象忘言”方法的根据 117

(二)、“得意忘象、得象忘言”诠释方法的功效 120

1、取象法 125

(一)、取象法与讨论“数” 125

二、取象法与取义法 125

(1)、用取象法诠释卦辞 126

(2)、用取象法诠释彖辞 128

(3)、用取象法诠释大象辞 133

(4)、用取象法诠释爻辞 135

2、对“数”的讨论与研究 138

(1)、《彖辞》、《象辞》的取义法 140

(2)、《系辞》的取义法 140

1、《易传》的两种取义法 140

(二)、取义法 140

2、王弼的取义法不同于《系辞》的取义法 142

3、王弼的取义法发展了《彖辞》、《象辞》的取义法 145

三、以道解易与以儒解易 147

(一)、以老庄思想诠释《易经》 148

1、从爻位说得出老庄思想结论 148

2、直接运用老庄思想诠释 150

3、结合《易传》思想和老庄思想进行诠释 152

(二)、以儒家经典和儒家思想诠释《易经》 155

1、从爻位说得出儒家思想 155

2、直接用儒家思想诠释 157

(三)、引用其它典籍诠释《易经》 161

(四)、结论 162

第二节 两汉象数易学与王弼易学之比较 167

一、王弼《易经注》吸收了两汉象数易学的一些内容 167

(一)、采纳两汉象数易学的某些注释 167

(二)、继承京房主爻说 171

1、京房的主爻说 171

2、王弼的一爻为主说 173

(三)、继承象数易学的一些解经方法 177

1、乾升坤降说 177

2、卦变说 179

3、互体说 180

4、卦气说 181

二、王弼易学与两汉象数易学的相似点 182

(一)、解易目的主要是说明《易经》卦爻辞的意思 182

(二)、许多解经方法同样来源于《易传》 184

(三)、同样发挥了《易传》的爻位说 187

(四)、都运用了义理诠释《易经》 190

(五)、一些两汉象数易学家也运用《老子》思想来诠释《易经》 193

三、王弼易学与两汉象数易学的差异 194

(一)、王弼不拘泥于以象数解易 194

1、王弼在很多时候以相关的话解释卦爻辞 194

2、王弼所运用的“象”都是《说卦》中已经提出的“象” 195

(二)、王弼易学不讲灾异与占卦 196

第三节 王弼《周易略例》的创新 197

一、发展了《易传》的爻位说 201

二、发展了《易传》的适时说 203

三、提出初上无位说 204

第五章 王弼的《论语释疑》 206

第一节 汉魏《论语》诠释与王弼诠释的比较 207

一、汉魏人士主要是诠释《论语》的原意 207

二、王弼为孔子文过饰非 208

三、王弼把孔子形象玄学化 209

四、王弼以道家思想来理解和诠释《论语》 210

第二节 何晏《论语集解》与王弼《论语释疑》的比较 212

一、何晏以诠释《论语》的字面意思为主 212

二、何晏以道家思想诠释《论语》的地方非常少 214

第六章 王弼玄学思想管窥 217

第一节 儒道融合 218

一、孔老优劣与儒道优劣 219

二、儒家的伦理规范与道家的“自然” 222

三、崇本举末 226

第二节 本体论 229

(一)、指“中空” 230

一、《老子注》中“无”的几种意思 230

(二)、等同于《老子》的“道” 231

(三)、其它意思 232

二、作为本体的“无” 236

三、本体“无”的理论意义 240

第三节 圣人观 244

第七章 王弼《老》、《论》、《易》注对后世的影响 250

第一节 王弼《老子注》对后世的影响 251

第二节 王弼《论语释疑》对后世的影响 252

一、弥补孔子及其弟子形象的不足 253

二、按照道家的圣人形象重塑孔子的圣人形象 255

三、以《庄子》、《老子》的思想诠释《论语》 260

第三节 《易经注》对后世的影响 263

一、对南北朝隋唐易学的影响 264

二、对北宋易学的影响 265

(一)、对周敦颐、刘牧、邵雍易学的影响 266

(二)、对李觏易学的影响 267

(三)、对欧阳修易学的影响 270

(四)、对张载易学的影响 271

(五)、对程颐易学的影响 272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278

跋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