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刘旺洪 1
导论 宪政理论的研究范式 1
一、宪政理论的分析工具 1
二、宪政的观念基础 7
三、宪政的程序机理 12
第一编 宪政的基本理念 21
第一章 宪政主义的理论逻辑 21
一、希腊、罗马的宪政主义 21
二、中世纪的宪政思想 35
三、近代西方法治主义的宪政理论 42
四、当代西方的宪政理论框架 52
第二章 宪政的评价标准 64
一、宪政的标准界说 65
二、宪政的价值评价标准 69
三、宪政的实证评价标准 74
第三章 宪政视野下的法治社会 96
一、法治社会的规定性 96
二、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 107
三、法治社会与宪政国家 114
一、政体的概念分析 122
第四章 宪政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122
二、政体的生成机理 127
三、政体演化的理想类型 135
四、政体设计的基本理路 156
第二篇 宪政的历史运动 165
第五章 古代雅典、罗马的宪政运动 165
一、雅典的法制革命与民主宪政历程 167
二、雅典宪政模式的特点 171
三、罗马共和宪政的历史基础 178
四、罗马共和宪法的权利体系 181
五、市民法的发展与万民法的形成 183
六、法学家法的形成与体系结构 185
七、罗马宪政的历史特点 189
第六章 中世纪晚期西欧城市的宪政实践 196
一、中世纪西欧城市的规定性 197
二、中世纪西欧城市及特征 207
三、城市法架构的宪政意义 215
第七章 权利宪法的历史形成 225
一、近代西方宪政成长的历程 225
二、权利本位的宪法表征 242
三、权利本位理念的社会架构 249
四、宪法的权利文化意义 254
第八章 清末宪政运动及其意义分析 261
一、清末立宪的历史背景 262
二、清末立宪的历史进程 267
三、清末立宪之评价 276
第九章 辛亥革命与宪政模式的选择 286
一、辛亥革命与中国第一次法律革命 286
二、中华民国省级军政府的约法 292
三、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与近代中国的宪政架构 300
四、临时约法的法律文化意义 305
第十章 军阀政治下的宪政形式化进步与实质性倒退 313
一、军阀政治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复归 313
二、宪政形式化的历史进步 319
三、宪政实质价值取向的背离 324
四、北洋军阀时期宪政现代化的基本矛盾 327
第十一章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 334
一、国家主权的意义分析 335
二、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352
三、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的回应性变化 374
一、宪法程序的结构 387
第三编 宪政的程序机制 387
第十二章 宪法程序的结构与价值功能 387
二、宪法程序的价值功能 399
三、宪法程序的完善 423
第十三章 听证权的价值蕴涵与法律实现机制 429
一、听证权的价值分析 429
二、听证权的法律机制 442
三、我国听证权的制度模式 455
第十四章 裁判请求权的宪法化与人权的司法保护 468
一、裁判请求权宪法化的意义 469
二、人权的国内司法保护 475
三、人权的区域性司法保护 484
四、人权的全球性司法保护 494
第十五章 国家赔偿请求权的制度化模式与时代走向 502
一、国家赔偿理念的成长 503
二、国家赔偿请求权的制度化模式 507
三、国家赔偿制度的发展趋势 512
四、国家赔偿请求权的宪政意义 519
主要参考文献 523
后记 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