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篇 森林生态 13
第一章 森林与环境的概念 13
第一节 森林 13
第二节 环境 18
第二章 个体生态 19
第一节 森林与光 19
第二节 森林与温度 23
第三节 森林与水分 27
第四节 森林与大气 30
第五节 森林与土壤 34
第六节 森林与生物 39
第三章 群体生态学 43
第一节 森林群落的特征 43
第二节 森林群落的演替 54
第三节 森林分布 57
第四节 森林生态系统 61
第四章 应用生态 76
第一节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混农林业)的概念及意义 76
第二节 混农林业的发展及特点 77
第三节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类型模式与设计原则 81
第四节 混农林业经济效益及评价方法 85
第二篇 良种与壮苗 90
第五章 林木育种 90
第一节 林木良种资源和引种 90
第二节 选择育种 95
第三节 杂交育种和抗病育种 99
第四节 良种繁育 104
第六章 种子经营 108
第一节 采种 108
第二节 种实的调制 111
第三节 种子贮藏 114
第四节 种子品质检验 117
第五节 种子的调拨和运输 130
第七章 苗木培育 132
第一节 苗圃的建立 132
第二节 土壤耕作、施肥和轮作 139
第三节 播种苗的培育 144
第四节 营养繁殖苗的培育 153
第五节 育苗新技术 161
第六节 苗木出圃 166
第三篇 森林营造 170
第八章 造林概述 170
第一节 人工林种类 170
第二节 人工林速生丰产途径和措施 171
第九章 造林地的选择 173
第一节 林业区划与造林区划 173
第二节 造林地立地评价 174
第十章 造林树种的选择 176
第一节 造林树种选择的意义和原则 176
第二节 各林种对造林树种的要求 177
第十一章 适地适树 183
第一节 概述 183
第二节 适地适树的标准 184
第三节 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 185
第四节 造林树种选择方案的确定 187
第十二章 人工林结构的设计 189
第一节 造林密度 189
第二节 种植点配置 195
第三节 树种组成 197
第十三章 造林施工技术 203
第一节 造林地的整地 203
第二节 种植造林 208
第三节 幼林抚育管理 214
第十四章 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检查验收 219
第一节 造林规划设计 219
第二节 造林检查验收 223
第四篇 森林经营 226
第十五章 抚育采伐 226
第一节 抚育采伐的概念和目的 226
第二节 抚育采伐的理论基础 228
第三节 抚育采伐的种类和方法 231
第四节 抚育采伐的技术要素 234
第十六章 人工整枝 239
第一节 人工整枝的概念和意义 239
第二节 人工整枝的理论基础 240
第三节 人工修枝技术和方法 241
第十七章 次生林经营 244
第一节 次生林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44
第二节 次生林的特点与类型 245
第三节 低价值次生林改造 250
第十八章 矮林与中林作业 256
第一节 矮林作业 256
第二节 中林作业 261
第十九章 主伐更新 265
第一节 森林主伐更新概念 265
第二节 皆伐与更新 268
第三节 渐伐与更新 274
第四节 择伐与更新 279
第五篇 主要树种造林技术 283
第二十章 用材林树种造林 283
第一节 马尾松 283
第二节 杉木 291
第三节 火炬松、湿地松 299
第四节 杨树 303
第五节 泡桐 306
第二十一章 经济林树种造林 313
第一节 竹林 313
第二节 银杏 322
第三节 板栗 340
第四节 枣 351
第五节 柿 361
第六篇 森林保护 369
第二十二章 森林病害 369
第一节 林木病害的基本概念 369
第二节 林木病害防治 389
第三节 主要林木病害及其防治 393
第二十三章 森林害虫 433
第一节 昆虫的外部形态 433
第二节 昆虫生物学特性 441
第三节 重要森林昆虫类群识别 447
第四节 害虫种群数量消长与监测 452
第五节 森林害虫的综合治理 458
第六节 主要林木害虫及其防治 465
第二十四章 森林防火 497
第一节 林火的基本原理 497
第二节 林火预防 503
第三节 林火扑救 505
第四节 营林用火 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