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吴晓明 1
前言 1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关于“自然”与“地理环境”的概念 1
一、“自然”和“地理环境” 1
二、自然是“自在”的还是“为人”的? 3
三、历史学中的地理因素和地理学中的人文因素 6
四、人与自然结合而成的区域共同体 8
第二节 地理环境观念的变迁 9
Abstract(英文摘要) 10
一、人类地理知识的积累 10
二、人类对自身与地理环境关系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14
三、人类与地理环境复杂关系形成的原因 16
一、地理环境决定论——“决定”什么,如何“决定” 19
第三节 超越地理环境理论中的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19
二、地理环境非决定论的根据 24
三、对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超越 27
第二章 马克思地理环境理论的特色 31
第一节 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的地理背景”的思想 31
一、地理环境何以作为世界历史的背景 31
二、固定的地理背景和变动的人类活动的相互制约 34
三、黑格尔地理环境理论的矛盾性 37
第二节 马克思地理环境理论的特色 40
一、“生产—劳动”是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相互联系的中介 40
二、地理环境对于人类历史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47
三、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变化与三大社会形态 53
四、共产主义社会及人类从自然与社会双重压迫中的彻底解放 56
第三节 普列汉诺夫地理环境理论新解 60
一、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地理环境理论的贡献 60
二、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地理环境理论的阐释 62
三、普列汉诺夫地理环境理论的理论特点及失误 65
第三章 在地理环境中展开的人类活动形式之一——人类经济活动中的地理环境因素 73
第一节 人类由生理必然性向经济必然性过渡 73
一、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73
二、地理环境的特点 78
三、经济活动是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 81
四、环境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的增值作用 83
第二节 人类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85
一、土地所有权即对地理环境的占有,是价值的内在因素之一 85
二、社会分工和自然分工的结合提高生产率 89
三、市场需求与资源配置 91
第三节 知识经济时代对地理环境作用的新定位 94
一、前知识经济时代人对地理环境要素的利用 94
二、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构成中环境因素的新变化 95
三、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 101
四、知识经济、理性统治及环境的约束力 103
第四章 在地理环境中展开的人类活动形式之二——国家、法律与地缘政治 109
第一节 政治国家的地理内容 109
一、国家的地理特征 109
二、地理环境对国家职能的外在作用 112
三、地理环境对社会联合性质的内在影响 114
第二节 法的精神与地理环境 117
一、社会法中涵盖的地理环境因素 117
二、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20
三、孟德斯鸠法哲学之我见 123
第三节 地缘政治与全球战略 128
一、国家的空间现象与地缘政治学 128
二、地缘政治学的当代发展 133
三、生态政治的兴起 135
四、地域观念与爱国主义 139
第五章 在地理环境中展开的人类活动形式之三——民族文化的地域差异 143
第一节 文化的环境构成 143
一、何谓“文化” 143
二、文化的实质 146
三、文化矛盾的分析 150
第二节 定在的民族精神及交流的文化意念 154
一、民族精神是特定地域上生成的民族文化标志 154
二、文化变迁和不同地域居民的相互交流 158
第三节 全球化与文化趋同 164
一、全球化:当今世界发展的新趋势 164
二、经济发达与文化统治 168
三、文化进步与文化达尔文主义 170
第六章 作为人与环境中介的科学技术 174
一、科技的实质是什么? 175
第一节 科技的本质及由中西不同文化理念产生的科技结果分异 175
二、中西科技观念分异的环境及文化因素 179
三、思维指向的不同造成中西科技活动在结果上的差异 182
第二节 科技发展与人工自然 185
一、人工自然的特点 185
二、人工自然的发展过程 189
三、科技能否改变一切? 193
第三节 对科技的相反评价——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 195
一、科技悲观主义的理由 195
二、科技乐观主义的理由 200
三、悲观乐观的辩证法 203
第四节 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追问 207
一、现代技术本质揭蔽 207
二、拯救大地和人类的生活 211
三、守护着存在,诗意地栖居 214
一、生态伦理的起源 218
第七章 生态伦理和人类中心主义 218
第一节 社会伦理的生态转向 218
二、生态伦理的主要观点 221
三、生态伦理学的主要流派 224
第二节 生态伦理学的哲学基础 228
一、生态伦理产生的必然性论证 228
二、生态伦理存在的合理性论证 233
三、生态伦理实践的特殊性论证 238
第三节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考 243
一、何谓“人类中心主义”? 244
二、海德格尔反对何种人类中心主义? 252
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 257
四、环境恶化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必然后果 261
第八章 新环境哲学的构建 266
一、中国和合哲学的发展过程 267
第一节 中国传统和合哲学的特点 267
二、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 271
三、中国和合哲学的特点 274
第二节 西方关于天人和谐的思想 278
一、海德格尔天、地、神、人四重一体的思想 278
二、卡普拉的整体观 281
三、和合哲学的当代重建 284
第三节 新发展理论的实质 291
一、对“发展”概念的理解 291
二、新发展理论的产生 296
三、未来社会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01
附录 答辩摘要 305
主要参考书目 309
后记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