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制度与发展 1
一、马克思“生产—制度”理论的思维范式 2
(一)马克思制度变迁的生产理论 3
(二)马克思制度变迁的所有制理论 10
(三)马克思制度变迁思想的当代性 15
二、马克思“生产—发展”理论的思维范式 21
(一)马克思“史前史+史后史”的思维范式 22
(二)马克思“冲突+重建”的思维范式 25
(三)马克思“村社+跨越”的思维范式 30
(四)马克思“科技+变迁”的思维范式 34
三、制度哲学的理论视野 40
(一)制度变迁与发展的实践基础 40
(二)制度变迁与发展的多维视角 43
(三)制度变迁与发展的分析构架 47
第一章 行为、制度与创新 48
一、行为与制度 50
(一)人与“制度人” 50
1.经济人的行为 51
2.社会人的行为 52
3.创新人的行为 53
4.制度人的行为 54
(二)制度本体论:起源与结构 59
1.诺思的制度起源论 59
2.马克思、恩格斯产权制度起源论 61
(三)制度认识论:知识与博弈 63
1.哈耶克的制度认识论:知识与秩序 64
2.博弈认识论:对策与制度 69
二、“制度资本”与制度功能 74
(一)信念与“制度资本”再生产 75
(二)制度的结构与功能 80
(三)制度的实现形式:集团和国家 89
1.集团行动的逻辑 90
2.国家的制度行为 96
三、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102
(一)产权变迁:外部收益内部化 102
1.产权与外部性 102
2.产权变迁与外部性损益 104
3.产权变迁的实现形式 105
(二)诱致性制度变迁 107
1.技术决定论与制度决定论之争 107
2.对制度变迁的需求 109
3.制度变迁的供给 110
1.国家的性质与功能 111
(三)强制性制度变迁 111
2.国家制度供给的条件分析 112
(四)制度创新的诺思模型 114
1.规模经济 115
2.外部性:成本和收益的变化 116
3.克服对风险的厌恶 117
4.市场失败和不完善市场的发展 117
(五)制度变迁的布罗姆利模型 119
1.对产权学派的批评 119
2.对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批评 120
4.布罗姆利制度变迁机制的模型 122
3.对诺思制度创新模型的批评 122
第二章 秩序与政策:制度系统论 125
一、制度与秩序的关系 125
(一)制度性规则以及秩序的发生机制 126
1.制度性的规则 126
2.秩序的发生机制 128
(二)关于秩序的含义的界定 130
(三)秩序的等级系统机制 135
(四)经济、政治和文化秩序的变迁 139
(五)关于社会秩序的社会历史观 141
(一)秩序优化与社会结构整合 144
二、秩序优化与社会政策 144
(二)社会政策与社会秩序的均衡 147
(三)社会政策与秩序变迁 151
三、公共政策的选择与社会秩序的构建 155
(一)公共政策与公共选择理论 155
(二)公共政策与社会资源的动员 160
(三)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社会秩序的构建 162
第三章 竞争与合作:行为动力论 167
一、竞争行为与效率结构 167
(一)竞争与秩序 168
1.竞争的形式 168
1.竞争的作用 169
2.自由竞争和自然秩序 169
(二)竞争行为及其社会学的阐释 169
2.竞争的负面影响 170
(三)人类的生存竞争史 170
1.自然生存竞争 170
2.社会生存竞争 171
(四)资本主义的竞争 172
1.竞争的副产品 172
2.竞争与生产力 173
4.在竞争中获得信息 174
3.经济竞争是一个发现过程 174
(五)竞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限制 175
二、合作行为与效率结构 177
(一)合作的动力机制 177
1.“囚徒困境” 177
2.合作的内涵 178
3.分工与合作 180
4.动力机制 180
5.合作与制度 182
(二)合作与效率 183
2.合作的效率 184
1.两个基本的结论 184
(三)合作的组织形式 187
1.组织的概念 187
2.组织的形式 187
3.制度、组织与组织文化 188
(四)合作理论的制度经济学的阐释 189
1.“剩余” 189
2.“边际效用递减”与合作效率 189
3.合作与权威 190
(五)合作与科层制度管理 191
(六)合作与道德风险 192
1.非道德经营假设的基本特征 193
2.道德经营的社会前提 193
3.道德经营假设的依据 194
三、制度创新与效率结构 195
(一)制度供应与制度均衡 195
1.制度的三个核心假设 195
2.制度的供给 196
(二)制度需求与制度均衡 197
1.制度需求 197
2.制度不均衡的原因 199
(三)制度收益与制度创新 201
1.贫穷与富裕的原因 201
2.制度与社会发展 202
3.制度改革 205
四、行为动力学系统 206
(一)人性假设与行为 206
1.“经济人”的假设 206
2.“社会人”的假设 207
3.“自动人”的假设 208
1.需要与行为动机 209
(二)行为动力学的制度规制 209
4.“复杂人”的假设 209
5.人性假设的启示 209
2.利益与需要的满足 210
3.组织与人的需求 211
第四章 产权、技术与管理:组织动力论 212
一、产权制度与组织变迁 212
(一)产权与产权制度 212
1.产权与社会强制下选择的权利 213
2.产权与资产排他性权威的规则 214
3.组织替代市场:降低交易费用的选择 215
1.产权的均衡与非均衡结构 216
(二)产权的结构与功能 216
2.产权的经济功能 218
(三)委托—代理与道德风险 221
1.委托—代理关系 221
2.代理问题与代理成本 223
(四)产权安排与团队生产、组织结构及文化 225
1.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团队生产模型 226
2.产权安排与组织结构 229
3.产权与组织文化的营造 231
二、技术创新与组织变迁 231
1.有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 232
(一)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 232
2.里昂惕夫之谜 233
(二)技术创新与组织结构 234
1.技术影响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 234
2.企业组织规模与技术创新 235
(三)技术创新与企业组织应变 238
1.技术创新引致企业组织重构 238
2.技术创新引致进一步分权 239
3.企业组织的应变结构 241
三、管理创新与组织变迁 243
(一)世界管理的变革和发展趋势 244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创新 246
(三)组织内部的资源整合 249
(四)组织动力系统的结构 252
1.系统动力与行为 252
2.激励动力系统 253
3.约束动力系统 255
4.组织动力学的运作机制及企业价值观 257
第五章 效率与公平:群体动力论 262
一、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 262
(一)帕累托最优 262
(二)资源配置效率 263
(三)规则公平与“漏桶效应” 265
(四)公平、效率与主体的价值判断 266
二、政府干预与市场纠正 267
(一)消费者主权原则 267
(二)市场失灵及其纠正 271
1.增进效率的政策 272
2.促进公平的政策 273
3.保持稳定的政策 274
三、“福利制度”及其模式 275
(一)福利国家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275
1.福利国家的“经济效率”的诱因 275
3.福利国家的“主流经济学”诱因 276
2.福利国家的“市场失灵”诱因 276
(二)福利国家模式 277
四、群体动力系统 278
(一)收入差异及其激励 278
1.最低工资的保障激励 278
2.人力资本激励 280
(二)社会比较激励 281
1.横向比较:“报偿”与“投入” 282
2.纵向比较:“目前”与“过去” 282
(三)社会正义与社会公平 283
1.“社会正义”的标准和原则 284
2.“社会正义”与“最弱意义的国家” 285
3.“自由”和“法治” 288
(四)群体动力的要素结构及互动机制 290
1.群体动力要素 290
2.群体动力系统 292
第六章 经济转型的制度分析 296
一、计划经济及其制度反思 296
(一)“单位制度”对计划经济的社会整合 296
1.“单位体制”生成的历史逻辑 297
2.单位组织中的资源获取 298
3.单位人的行动方式 299
(二)历史哲学视角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302
1.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302
2.制度设计与超越市场经济 305
二、计划经济衍生制度缺失 310
(一)社会创新与激励的制度缺失 310
(二)社会文化与道德的制度失范 313
(三)市场经济:一架精巧的机器 316
三、市场转型与社会不平等 317
(一)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 318
3.政治市场论 320
2.权力维续论 320
(二)市场转型论的理论诠释与质疑 320
1.权力变型论 320
4.政府亦即厂商论 321
5.地方市场社会主义论 321
(三)混合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分配 321
1.再分配经济中的地方市场 321
2.社会主义混合经济 322
3.资本主义导向的经济 322
四、公民社会的制度变迁 323
(一)公民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人” 323
1.人性的哲学诠释 324
2.“经济人”与市场经济的社会整合 326
3.新经济人与公共政策选择 330
(二)公民社会及其社会功能 334
1.公民权利与公共权力 335
2.公民社会的链接功能 336
3.马克思论市民社会 337
第七章 企业制度变迁与政府职能转型 341
一、企业制度变迁与人性模式的转型 341
(一)企业制度变迁的历史经验 342
(二)经理革命的专业化基础 345
1.经理声誉积累和退出成本的激励 348
(三)经理激励制度与企业创新 348
2.股权激励制度安排 349
(四)企业制度变迁与企业边界的拓展 350
(五)意识形态在企业文化管理中的价值功能 354
二、政府职能转换与公共领域的兴起 358
(一)政府职能转换的理论脉络与演进逻辑 359
1.私人领域、公共领域及其边界 359
2.市场/政府边界的演进逻辑 361
(二)政府缺陷的界定和公共物品供给职能 362
1.“政府缺陷”命题的提出与发展 362
2.政府职能转换的微观基础与宏观模式 364
3.公共物品与政府职能 367
(三)由传统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的转变 368
1.政府规模日趋膨胀与财政压力 368
2.传统官僚制的管理危机 369
3.政府的信任危机 370
三、政府职能创新、公共领域再建构与社会结构转型 373
(一)开放型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创新 374
(二)开放条件下的企业创新与政府职能转变 376
(三)公共领域再建构与社会结构转型 379
第八章 农地制度变迁与农业社会的转型 385
一、农地制度的变迁 386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制度的历史变革 386
1.土地改革:建立个体农民土地私有制 386
2.互助组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建立公社集体土地所有制 387
3.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土地所有制 388
(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389
1.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390
2.农地使用制度的创新 391
(三)农地制度的权利结构与农地流转分析 394
1.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分析 394
2.农地流转分析 396
二、农村组织结构的转型 399
(一)农村组织的发展 400
1.前小康社会的农村组织结构 400
2.小康社会历程中的农村组织结构 401
(二)农村社会经济改革与农村基层组织结构的转型 404
1.家庭承包制的实施与农村基层政治组织结构的转型 404
2.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与农村基层经济组织结构的变迁 405
3.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农村社会组织的发育 406
(三)农村组织结构转型的社会张力 407
1.传统型与现代型农民组织并存 407
2.乡镇政权组织与村自治组织并存 408
三、农业社会转型的制度安排 409
(一)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农村经济制度安排 410
1.公有——土地所有权制度安排 411
2.民营——土地使用权制度安排 411
3.村管——土地管理制度安排 413
(二)以村民自治为主的农村政治制度安排 413
1.村民自治 414
2.村民自治的生成基础 415
3.村民自治的制度绩效 417
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革的背景 419
(三)以社会保障制度为主的农村社会制度安排 419
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安排 420
(四)农地制度创新的效益分析 422
1.农地制度创新催生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423
2.农地制度创新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424
3.农地制度创新增强了农民的社会保障 425
第九章 社区制度变迁与公民社区构建 427
一、中国社区制度的演变 429
(一)传统农耕经济下的农业社区 429
1.中国农业社区形成的历史溯源 429
2.中国农业社区的“乡土社会”特征 431
3.中国农业社区的解体 433
(二)作为过渡形态的政治社区和企业社区 434
(三)单位社区——中国特有的社会结构形态 436
1.单位社区形成的历史必然 436
2.对单位社区的要素分析 439
二、企业制度变迁与公民社区的构建 442
(一)企业制度变迁与单位社区的边缘化 443
1.制度变迁的三维界定 443
2.中国企业制度变迁的背景 445
3.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历时性特征 448
4.单位社区的边缘化 450
1.社会结构变迁中公民社区兴起的必然 452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社区的形成 452
2.公民社区的特点 453
3.几种社区制度的比较 455
(三)公民社区与政府的张力结构 456
1.公民社区的独立要求 456
2.政府对公民社区的渗透 457
(四)第三部门的兴起 458
三、社区制度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 460
(一)社会结构的分化 461
1.公共权力领域(国家)的重新定位 462
2.经济领域(市场)的独立 463
3.第三领域(社区)的构建 464
(二)社会组织多元化与社会结构的重建 466
1.社区制度变迁中社会组织的多元化 466
2.社会组织多元化基础上的社会整合 467
(三)社会结构变迁中的社区基础 469
(四)社会结构转型中“体”与“制”的张力 470
第十章 意识形态与社会秩序的构建 473
一、意识形态理论的变迁与拓展 473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形成 473
(二)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476
(三)从意识形态到知识社会学 480
(四)意识形态概念的否定性和肯定性的统一 483
二、意识形态理论与经济秩序 489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 489
(二)意识形态在经济秩序中的功能 493
(三)意识形态与经济秩序的双向建构 496
三、意识形态与社会秩序的合法构建 501
(一)意识形态的社会控制功能 501
(二)意识形态与政治秩序的构建 505
(三)意识形态与文化秩序的构建 507
参考文献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