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自序 1
第一部分 大变动、再认识和世界范围的改革调整潮流(一九八一年——一九九一年)爱国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一九八一年三月十九日) 3
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解(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日) 20
关于农村“雇工”现象和党员“雇工”问题(一九八四年十二月) 29
再认识,新发展(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一日) 35
真正活跃起来的中国社会主义和历史性双重挑战(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一日) 53
我们立论的基础(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65
改革、调整——世界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明智抉择(一九八八年四月九日) 77
我们是在解放思想的新起点上(一九八八年五月十二日) 83
大变动,再认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的深化和拓展(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日) 86
把利益集团、利益群体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到重要位置上来(一九八八年六月一日) 94
我们这个世界正在重新认识自己(一九八八年六月一日) 99
论世界范围的改革调整潮流,兼论科学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极关紧要的因素(一九八八年八月七日) 103
文化力也是重要国力(一九八八年十月二日) 118
中国将是怎样一支新兴的经济力量——答瑞士《十亿》杂志记者问(一九八九年三月十一日) 120
关于中国大局,兼论在发扬“开拓创新意识”的同时培育“稳定意识”(一九九○年三月二十日) 126
关于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和发展的二十五点(一九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129
论国际新秩序(一九九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147
论海湾战后国际形势和我们的国家安全(一九九一年六月) 154
论跨世纪世界大局的三大动向(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十二日) 169
岁末年首话全球(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185
第二部分 当代中国发展大局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九九二年——一九九七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七日) 189
我们宣传思想工作怎样找准自己的战略位置(一九九三年一月十一日) 215
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怎样抓住时机有新的作为(一九九三年五月十八日) 221
我们理论工作要努力向着更加实际和更加活跃的方向发展(一九九三年六月十五日) 227
党史研究和国史研究不可多得的成功力作(一九九三年七月三十日) 237
我们非常需要吸收世界上一切关心中国发展的志士仁人的智慧——给英国作家韩素音女士的复信(节录)(一九九三年十月) 241
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理论研讨班上的报告节录(一九九三年十月四日) 243
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八日) 255
关于理论武装工作的全面展开(一九九四年一月二十五日) 278
让邓小平的科学理论进入课堂、进入教材、进入广大青年的头脑(一九九四年五月七日) 288
祝贺“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的启动(一九九四年八月九日) 291
旗帜鲜明地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宣传(一九九四年九月二十三日) 297
祝贺夏衍同志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六十五周年(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八日) 300
论当代中国发展大局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303
哲学社会科学战线的历史性任务和“九五”规划(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326
围绕首要的基本问题,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六日) 333
省部党委(党组)中心组的基本经验和深化理论学习的三大课题(一九九五年六月二十日) 341
拿起电视这个新式武器,进一步做好理论武装的普及工作(一九九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363
理论武装力求深化,同时要向广度拓展(一九九五年十月十日) 371
庆贺新编马列著作出版(一九九五年十月十八日) 382
中国外交战略的锐利思想武器(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十二日) 386
理论武装的三年回顾和一九九六年展望(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五日) 391
丹青难写是精神(一九九六年四月三十日) 402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时代意义(一九九六年六月二十四日) 405
关于当前思想理论战线形势的几点估计(一九九六年七月十九日) 411
“世纪伟人”邓小平和近代中国百年激荡史上的“诸子百家”(一九九六年八月三十日) 415
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观念和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道路(一九九六年九月十一日) 419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十一日) 440
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十二日) 454
迎接理论武装工作的新高潮(一九九七年一月十四日) 466
祝贺《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出版(一九九七年二月十八日) 475
当代世界科学技术伟大革命和邓小平科技思想(一九九七年五月十七日) 482
人民解放军对全党理论武装工作的新贡献(一九九七年六月十日) 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