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黄霖 1
绪论 1
第一节 伟著《红楼梦》 1
第二节 显学“红学” 2
第三节 本书的史学观念与描述立场 4
一、何谓“通史” 4
二、解释学视界与学术史描述 5
三、红学的历史阶段性 11
第一编 1754—1901年的红学 19
第一章 概述 19
第一节 早期的两个读者圈 19
第二节 程本时代的红学 20
第三节 关于作者与版本的初步记述 23
第四节 《红楼梦》初涉重洋 24
第二章 价值关怀与文艺学批评 27
第一节 家族意识与“冷热金针” 27
第二节 “情痴”主题与色空观念 31
第三节 维护儒家正统与批判道德堕落 37
第四节 文艺学批评 41
一、《红楼梦》与传统文章学 41
(一)生命化文章观 42
(二)简约原则 45
(三)叙事修辞 47
(四)文学写实、史学实录及叙事法 51
二、影子说 53
第三章 本事、作者和版本的记述与考证 60
第一节 本事考证:索隐红学的萌芽 60
一、本事批评模式与索隐红学 60
二、周春的索隐范式 65
三、其他的索隐 67
第二节 关于作者的记述 70
一、关于曹雪芹的家世与生平 70
(一)关于曹雪芹家世 70
(二)关于曹雪芹的生平 72
二、《红楼梦》的作者、原始作者和写定者 74
第三节 关于版本的记述与研究 78
一、关于版本流变与成书过程 78
二、续书、旧稿、佚稿和旧本问题 83
第二编 1902—1949年的红学 93
第一章 概述 93
第一节 文学革命与现代红学 93
第二节 本事考证的新态势 96
第三节 “新红学”的诞生与“新红学”的本质 96
第四节 红学史和文化传播的初步研究 99
第五节 海外红学 101
第二章 红学新纪元 103
第一节 梁启超与功利主义批评 103
第二节 王国维与哲学、美学阐释 106
第三章 索隐红学的第一个高峰 115
第一节 索隐红学与政治功利主义 115
第二节 王梦阮、沈瓶庵与蔡元培的索隐 116
第三节 其他的索隐红学 122
第四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红学 128
第一节 《红楼梦》的社会政治阐释与写实主义 128
一、社会政治阐释 128
二、从“写实主义”到“现实主义” 134
第二节 胡适与“新红学”派 141
一、“新红学”的本质:实证与实录合一 141
二、“新红学”的知识谱系 144
三、“自叙传”与“曹、贾互证” 147
四、为“实录”观念确立学理依据 156
第三节 鲁迅小说史范式中的《红楼梦》 160
第五章 《红楼梦》的文学性研究 168
第一节 回归文学性的立场 168
第二节 文学性研究 175
第三节 比较研究 180
一、影响比较研究 180
二、跨文化比较 184
第六章 作者研究 190
第一节 家世与生平研究 190
第二节 《红楼梦》著作权研究 197
第七章 版本研究 200
第一节 抄本研究 200
一、有正本研究 201
二、甲戌本研究 204
三、庚辰本研究 208
四、己卯本研究 209
五、脂砚斋研究 210
第二节 佚稿与“旧本”研究 212
第三节 刻本研究 218
一、刻本的基本研究 218
二、后四十回研究 221
(一)作者 221
(二)价值评价 223
第四节 成书研究 226
第三编 1949—1978年的红学 231
第一章 概述 231
第一节 大陆红学的三个阶段 231
一、批俞运动与评红运动 232
二、实证研究 233
三、红学资料的整理、编选和刊印 239
第二节 周汝昌:新红学的巅峰 242
第三节 海外红学的迅猛发展 247
第二章 批俞运动与评红运动 254
第一节 俞平伯的《〈红楼梦〉简论》 256
第二节 李希凡、蓝翎的现实主义阐释 259
一、党性立场与《红楼梦》的倾向性 262
二、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矛盾 265
第三节 阶级分析与农民说、市民说 267
一、官方定论 268
二、论证模式 269
第四节 评红运动 276
第五节 对机械社会学的批评 280
第三章 红学史反思 286
第一节 李希凡、蓝翎的红学史批判 286
第二节 海外的红学史反思 290
第三节 余英时的意义及其负面影响 295
一、余氏的红学观点及其意义 295
二、余氏的论证策略 297
三、误解与误导 301
第四章 多维视野中的红学 304
第一节 《红楼梦》的艺术品鉴 304
第二节 跨文化翻译与比较研究 318
第三节 哲学、宗教、寓言、心理分析等维度的阐释 324
第四节 叙事学研究 336
第五节 海外索隐红学 338
第五章 作者研究 342
第一节 作者生平研究 342
一、曹雪芹生平及生卒年研究 342
二、相关“文物”研究 349
(一)“曹雪芹”画像 349
(二)“曹雪芹”佚著与遗物 351
(三)“曹雪芹”故居 357
第二节 《红楼梦》著作权研究 357
第三节 作者家世研究 362
一、家世研究 362
二、曹锡远祖籍研究及其盲点 367
(一)“丰润说”的集大成者周汝昌 368
(二)“曹锡远祖籍辽阳说”的产生 370
第六章 版本研究 374
第一节 诸抄本研究 374
一、甲戌本研究 374
二、己卯本与庚辰本研究 380
三、三戚本与蒙府本研究 383
四、三评本与“立松轩”研究 387
五、甲辰本研究 388
六、杨藏本研究 391
七、靖藏本研究 397
八、列藏本研究 399
九、郑藏本与舒序本研究 401
第二节 佚稿与脂砚斋研究 402
一、佚稿研究 402
二、脂砚斋等批者的身份研究 409
第三节 刻本研究 413
一、程本的版次及其关系研究 413
二、后四十回研究 421
(一)作者问题 421
(二)价值评价 427
第四节 成书过程研究 431
一、旧稿问题研究 431
二、版本源流研究与张爱玲的意义 433
(一)清晰流变图的探寻 433
(二)识小辨微与张爱玲的意义 437
第四编 1978—2003年的红学 443
第一章 概述 443
第一节 《红楼梦》意义阐释的多元化时代 443
第二节 红学反思 444
第三节 红学的普及化与大众化 448
第四节 新时期的新索隐 450
第五节 考证红学的鼎盛时代 451
一、曹学的辉煌历程与红学的畸形格局 451
二、版本研究的建构与解构 454
三、探佚红学的脍炙人口与基本悖论 457
四、《红楼梦》文献资料的整理 459
第六节 海外红学 464
第七节 红学的学术体制与学术活动 466
第二章 新方法思潮与红学多元化 468
第一节 社会政治诠释的余波 468
第二节 实践哲学·新方法思潮·红学多元化 474
第三章 《红楼梦》的文艺美学阐释 478
第一节 文学感性与《红楼梦》阐释的美学立场 478
一、现实主义与文学感性 478
二、新人性观与《红楼梦》审美判断 484
第二节 《红楼梦》审美阐释 491
第四章 现代主义思潮与红学的价值转换 503
第一节 主体性哲学与《红楼梦》的价值阐释 503
第二节 多元的新方法实践 516
一、心理批评与神话批评 516
二、比较研究 531
(一)影响比较研究 531
(二)翻译与跨文化比较研究 537
1.翻译与文化个性 537
2.文化价值形态比较 541
第五章 红楼文化研究 546
第一节 《红楼梦》与传统精神文化的关系研究 548
第二节 《红楼梦》的制度态文化研究 553
第三节 《红楼梦》的物质态文化研究 561
第六章 《红楼梦》的叙事学研究 565
第一节 叙事学的概念序列 565
第二节 《红楼梦》的叙事学研究 566
一、《红楼梦》叙述声音研究 567
二、《红楼梦》叙事结构研究 574
三、《红楼梦》叙事修辞研究 576
第七章 清代《红楼梦》批评的研究 584
第一节 政治立场的反思 586
第二节 现实主义、美学和叙事学视角的梳理 588
第三节 形式研究 593
第八章 索隐红学的新发展 599
第一节 索隐红学与曹学合流 599
第二节 索隐红学的新定位 605
第三节 索隐的文学化与大众消费化 608
第九章 后现代情境中的《红楼梦》 613
第十章 红学的学术史研究 624
第一节 “红学三十年”的反思 624
第二节 周汝昌的“红学”界定与俞平伯的反省 626
一、余英时的误导 626
二、周汝昌的“红学”界定与“新红学”的极致 628
三、俞平伯的红学反省 635
四、其他的红学反思 639
第三节 红学史专论 644
第四节 红学分支的学术史研究 653
第十一章 作者问题研究 657
第一节 作者生平研究 657
一、曹雪芹生卒年研究 657
二、生平与相关“文物”研究 663
(一)“曹雪芹”画像 663
(二)“曹雪芹”佚著和遗物 665
(三)“曹雪芹”故居 669
(四)“曹雪芹”墓石 672
第二节 《红楼梦》著作权与原始作者问题 673
第三节 曹氏家世研究 681
一、家世研究 681
二、“曹锡远祖籍问题”大论战 687
(一)“辽阳说”的迅猛发展及其难题 688
(二)“丰润说”与“新丰润说” 690
小结 693
第十二章 版本研究 696
第一节 抄本研究 696
一、诸抄本的基本研究 696
(一)甲戌本“凡例”研究 696
(二)己卯本与庚辰本研究 700
(三)三戚本与蒙府本研究 706
1.三戚本与蒙府本关系研究 706
2.“立松轩本”研究 710
(四)甲辰本研究 714
(五)杨藏本研究 715
(六)靖藏本研究 720
(七)列藏本研究 723
(八)郑藏本与舒序本研究 727
(九)北师大本研究 730
二、成书过程研究 732
(一)旧稿问题 732
(二)清晰流变图与辨微识小 738
三、佚稿研究 750
(一)佚稿研究概况 750
(二)“探佚学”演绎机制的逐步建立 752
1.映射机制与结构论 752
2.映射机制与章法理论——中国人的叙事学 755
(三)佚稿研究的几大问题 758
1.全书总回数 758
2.主要人物结局和贾府命运 760
3.情榜 762
4.其他人物结局研究 763
四、脂砚斋等人的身份研究 765
第二节 刻本研究 767
一、关于程本版次的讨论 767
二、后四十回研究 776
(一)作者 776
(二)价值评价 782
第三节 脂、程关系研究 786
一、李知其评脂、程两系 788
二、宛情的《脂砚斋言行质疑》 791
三、欧阳健辨伪录 792
(一)脂本之伪 793
(二)脂砚斋与脂批之伪 799
(三)相关材料之伪 802
(四)其他研究者的反应 806
结语 812
后记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