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辑 培养人,还是制造机器清华大学与通才教育 3
梁启超主张通才教育 17
美国大学的通才教育 20
蔡元培批评职业教育 23
蔡元培为何批评职业教育 25
爱因斯坦的人文情怀 28
经亨颐与人格教育 30
过去的大学 35
从“六八四十五”说起 40
竺可桢论科学精神 43
当年开学干什么 46
从新生报到谈起 48
学校为什么要放假 51
从2001年的高考作文题说起 54
警惕考试泛滥成灾 57
“老易不易”说明什么 60
给教师一点宁静如何 63
教授的尴尬 66
读《茅选》有感 68
钱穆的小学老师 70
救救老师 72
钱学森选择志愿 74
陈寅恪是否获得过学位? 76
胡适的早期教育 79
家庭教育中的性与美 81
第二辑 学界沉沦,问题何在“文科院士”应该缓行 89
关键在于体制 91
透视学界官本位 94
评职称为什么要拜码头 99
问题何在 104
学术规范的真谛 107
远离评奖及其他 109
做人的差距 114
关于《蒲寿庚考》 117
胡适的收藏 119
不该有的纰漏 122
两种老照片 123
谈谈阎锡山和阎锡山研究 126
少写点论文 130
呼唤学术独立 133
第三辑 人格比知识更重要雕龙,还是雕虫? 137
老舍说相声 141
独自散步的宗白华 144
丰子恺与梅兰芳 147
寂寞马一浮 150
侯外庐与晏阳初 153
梁漱溟唯一的外国朋友——卫西琴 155
刘师培:激烈派第一人 160
问学当如曹聚仁 162
萧乾与杨刚 164
方成与储安平 173
王芸生:为记者招魂 175
报界奇才黄远生 178
韦君宜的反思 180
费孝通:苦心孤诣留信史 182
反思与启蒙——与王元化一席谈 186
三读季羡林 189
作文当如季羡林 191
第四辑 谈古容易,论今难当年官场“好了歌” 195
“发财”小考 197
“贫”与“贱” 199
关于《退想斋日记》 201
耗羡归公与雍正治贪 203
清朝末年笑话多 205
胡林翼与阎敬铭 207
心中的刺——贪婪 210
反贪与防“左” 212
梦想不得 215
虎毒不食子 217
公布一下“两会”账目如何? 220
谁在保护黑哨 222
美国人看“走后门” 225
容忍与自由 227
再说容忍 229
所谓“传统” 231
读党史的收获 233
字字看来皆珠玑廿年辛苦不寻常 235
流浪中的收获 237
我的朋友谢泳 239
挽歌一曲哭李白 243
寓史德于史实之中 245
问我祖先来何处 248
防权甚于防魔 252
第五辑 往事知多少胡适与“中基会”改组风波 259
文章报国百年无悔 273
三十年代的南《谈》北《论》 276
《独立评论》的发行量 279
国民政府的三峡工程 283
开明绅士刘少白 290
柳亚子“牢骚”再解读 303
父亲与《青年导报》 314
一流人物“二流堂” 316
布袍破屣亦风流 319
罪恶的交易 325
爱因斯坦为何与北大失约 333
海明威中国行 340
遥想国庆当年 343
后记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