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近代昆虫学之孕育(19世纪末~1911) 1
第一节 中国近代昆虫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1
一、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概况 1
二、洋务运动与“西学东渐” 2
第二节 中国近代昆虫学之萌芽 3
一、洋务运动后与昆虫学有关的译书机构及文献 3
二、《农学报》——清末传播昆虫知识最力的刊物 5
三、中国最早之昆虫教育——自蚕业发端 7
四、外国人对华生物考察及教会学校之生物教学 8
第二章 中国近代昆虫学的初步创立(1911~1937) 13
第一节 中国最早之昆虫学人 13
一、邹树文 13
二、秉志 14
三、张巨伯 14
四、胡经甫 15
五、费耕雨 16
六、张景欧 16
七、刘崇乐 16
第二节 昆虫学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 17
一、大学相关系科专业的建立 18
1.金陵大学 18
2.东南大学 18
3.北京农业大学 19
4.燕京大学 20
5.中山大学 20
6.南通农学院 21
7.浙江大学 21
8.其他大学的昆虫学教育 21
二、高中等农校相关专业的建立 22
三、其他昆虫学教育机构 23
四、继续派遣出国留学进修人员 23
五、早期在华外国昆虫学家 23
第三节 早期昆虫学研究机构 24
一、中国第一个昆虫专门研究机构——江苏昆虫局 24
二、历时最长的浙江昆虫局 25
三、中央农业试验所 26
四、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 27
五、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 28
六、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 28
七、中国西部科学院昆虫部 28
八、震旦博物院 29
九、北疆博物馆 29
十、黑龙江地志博物馆 29
十一、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 30
第四节 早期昆虫学社团与组织 30
一、南京六足学会 31
二、中山大学昆虫学会 31
三、杭州植物病虫学会 32
四、昆虫趣味会 32
第五节 早期基础昆虫学研究 33
一、近代昆虫学的兴起与发展 33
二、早期昆虫分类学的初步发展 34
1.襀翅目 34
2.鞘翅目 34
3.半翅目 35
4.蜉蝣目 36
5.膜翅目 36
6.鳞翅目 36
7.直翅目 37
8.同翅目 37
9.其他各目研究概况 37
第六节 早期的应用昆虫学研究 40
一、农业昆虫学研究概况 40
(一)早期害虫调查 40
(二)害虫研究与防治 41
1.水稻害虫 41
2.棉花害虫 41
3.桑树害虫 42
4.果树害虫 42
5.蔬菜害虫 42
6.蝗虫 43
7.仓储害虫 43
8.森林害虫 43
(三)害虫防治方法的进步 44
1.药剂防治 44
2.生物防治 44
二、资源昆虫学 45
(一)蚕业科技的发展 45
1.蚕业教育 45
2.蚕业科学研究机构的设置 46
3.蚕种改良成就 46
4.蚕业技术推广与普及 46
(二)养蜂技术的发展 47
1.活框养蜂技术与西方蜜蜂的引入 47
2.近代蜂业的形成和发展 47
3.近代蜂业的勃兴、失败与停滞 48
三、医学昆虫学 49
(一)蚊虫研究 49
(二)蝇类研究 50
(三)蚤类及其他卫生昆虫研究 50
第七节 早期的动植物检疫 50
一、动植物检疫产生之背景 50
二、上海商检局——中国最早的动植物检疫机构 51
第八节 早期昆虫学出版概况 52
一、昆虫学论文、教材与专著 52
二、早期昆虫学刊物 54
第三章 中国近代昆虫学发展的艰难时期(1937~1949) 58
第一节 重心西移——战时的昆虫学教育 58
第二节 昆虫学研究与害虫防治机构 60
一、战时的昆虫学研究基地 60
1.以重庆为中心的四川区 60
2.以柳州沙塘为中心的广西、云贵区 60
3.以武功为中心的西北区 61
二、本期新建的昆虫学研究机构 61
1.台湾农业试验所应用动物系 61
2.陕西天则昆虫研究所 61
3.北平研究院昆虫研究室 62
第三节 昆虫学社团与组织 62
一、清华昆虫学会 62
二、邵武昆虫学会 63
三、中华昆虫学会 63
第四节 基础昆虫学研究 65
一、昆虫分类学的新进展 65
1.鞘翅目 65
2.膜翅目 65
3.同翅目 65
4.半翅目 66
5.鳞翅目 66
6.蜻蜓目 66
7.其他目研究概况 66
二、基础昆虫学其他方面的初步发展 68
第五节 应用昆虫学研究 69
一、农业昆虫学研究 69
(一)战时害虫调查工作 69
(二)害虫的研究与防治 70
1.稻作害虫 70
2.棉花害虫 71
3.果树害虫 71
4.其他害虫 72
5.杀虫药械的发展 72
二、资源昆虫学 74
(一)蚕桑科技 74
(二)养蜂技术 74
三、医学昆虫学 74
第六节 敌占区昆虫研究概况 75
第七节 解放区昆虫研究概况 76
第八节 昆虫学出版概况 77
第四章 中国现代昆虫学的初步繁荣与发展(1949~1966) 79
第一节 昆虫学教育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79
第二节 昆虫学科研体系的健全与发展 82
一、农业科学院(所)和政府部门中的昆虫学研究机构 82
二、中国科学院系统中的昆虫研究机构 83
三、林业系统中的昆虫研究机构 83
四、医药系统中的昆虫研究机构 84
五、蚕业研究机构 84
六、蜂学研究机构 85
第三节 昆虫学社团的蓬勃发展 85
一、中国昆虫学会 85
1.中华昆虫学会的改组 85
2.中国昆虫学会的发展 86
二、中国蚕学会 86
第四节 基础昆虫学研究 87
一、昆虫分类学 87
1.科学考察 87
2.昆虫地理区划 88
3.分类成果 88
4.分类学理论 88
二、昆虫生理学 89
三、昆虫毒理学 90
1.药剂的化学结构与毒性的关系研究 90
2.害虫抗药性研究 90
3.环境因素对药剂效果的影响 91
4.植物性杀虫剂 91
四、昆虫生态学 91
1.昆虫种群生态学 91
2.昆虫行为生态学 92
3.昆虫群落生态学 92
4.昆虫生理生态学 92
第五节 应用昆虫学研究 93
一、农业昆虫学 93
1.水稻害虫 93
2.棉花害虫 94
3.地下害虫 94
4.蝗虫 95
5.其他害虫 96
二、林业昆虫学 97
三、资源昆虫学 98
1.工业用昆虫 98
2.天敌昆虫 99
3.药用昆虫 99
4.传粉昆虫——蜜蜂 99
四、医学昆虫学 100
1.区系分类研究 100
2.生理生态研究 100
3.传病关系研究 101
4.防治研究 101
第六节 动植物检疫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101
一、逐步建立动植物检疫机构 101
二、制定检疫法规 102
三、动植物检疫业务的开展 102
第七节 本期昆虫学出版概况 103
一、昆虫学学术刊物 103
二、昆虫学图书 103
第五章 中国现代昆虫学的曲折发展(1966~1978) 107
第一节 陷于停滞的中国昆虫学 107
一、昆虫学教育遭受重创 107
二、昆虫学研究机构的撤销与下放 108
1.农林系统中研究机构的破坏 108
2.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机构的调整 108
三、中国昆虫学会受到严重破坏 109
第二节 困境中的基础昆虫学研究 109
一、昆虫分类学 109
二、昆虫生理学 110
三、昆虫毒理学 110
1.害虫抗药性机理 110
2.环境因素对杀虫药剂作用的影响 111
3.对不育剂的探索 111
四、昆虫生态学 111
1.种群生态学 111
2.行为生态学 112
3.群落生态学 112
4.生理生态学 112
第三节 应用昆虫学的缓慢进展 112
一、农业昆虫学 112
1.水稻害虫 113
2.棉花害虫 113
3.粘虫 113
4.地下害虫 113
二、林业昆虫学 114
三、资源昆虫学 115
1.工业用昆虫 115
2.天敌昆虫 115
3.传粉昆虫——蜜蜂 116
四、医学昆虫学 116
1.区系分类 116
2.生理生态 117
3.传病关系 117
4.防治研究 117
第四节 昆虫学出版概况 118
第六章 中国现代昆虫学研究的长足发展(1978~2000) 119
第一节 昆虫学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119
第二节 昆虫学研究机构的恢复与发展 122
一、农业科学院(所)和政府部门中的昆虫学研究机构 122
二、高等院校中的昆虫学研究机构 124
三、中国科学院系统中的昆虫学研究机构 125
四、林业系统中的昆虫学研究机构 126
五、蚕业研究机构 127
六、蜂学研究机构 128
第三节 昆虫学社团与组织的蓬勃发展 129
一、中国昆虫学会 129
1.中国昆虫学会理事会的调整和改选 129
2.中国昆虫学会的主要工作 130
二、中国蚕学会 132
三、中国养蜂学会 133
第四节 基础昆虫学研究的快速发展 134
一、昆虫分类学 134
1.科学考察 134
2.分类学成果 136
3.中国昆虫区系起源与演化理论研究 140
4.昆虫生物地理学与昆虫地理区划的发展 140
5.分类理论及方法的研究进展 141
二、昆虫生理学 141
1.昆虫的代谢和激素调控 141
2.昆虫的营养与生殖 142
3.昆虫的通讯与感觉生理学 142
4.昆虫与寄主的相互作用 143
5.昆虫免疫及对环境的生理适应 143
三、昆虫毒理学 144
1.杀虫药剂分子毒理学 144
2.昆虫抗药性 144
3.植物源杀虫剂 144
四、昆虫病理学 145
1.昆虫病原细菌 146
2.虫生真菌 146
3.昆虫病毒 147
4.昆虫病原线虫 147
5.昆虫病原原生动物 148
五、昆虫生态学 148
1.昆虫种群生态学及其边缘学科的研究 148
2.昆虫群落生态学及生态能学 149
3.昆虫生理生态学 149
4.昆虫化学生态学与昆虫分子生态学 150
第五节 应用昆虫学研究 151
一、农业昆虫学 151
1.水稻害虫 151
2.棉花害虫 152
3.地下害虫 153
4.蔬菜昆虫学 154
5.害虫防治科技变迁与防治策略的演变 155
二、林业昆虫学 157
1.森林昆虫区系 158
2.生物学特性 158
3.森林害虫种群动态和预测预报 158
4.林虫防治 158
三、资源昆虫学 159
1.工业用昆虫 160
2.天敌昆虫 160
3.传粉昆虫——蜜蜂 161
4.药用昆虫 162
5.食用与饲用昆虫 162
6.观赏昆虫 162
7.野生动物保护 163
四、医学昆虫学 163
1.生物系统学 163
2.生态习性 164
3.传病关系 164
4.防治 164
第六节 动植物检疫的恢复与发展 165
一、健全动植物检疫机构 165
二、检疫法规的完善 165
三、动植物检疫业务的全面开展 166
第七节 昆虫学出版概况 167
一、昆虫学学术刊物 167
二、昆虫学图书 167
第七章 中国昆虫学发展的动因分析及总体评价 175
第一节 相关理论与技术的突破对中国昆虫学发展的推动 175
一、系统发育理论及方法对昆虫分类学的推动 175
二、分子生物学对昆虫学各分支学科的影响 175
三、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对中国昆虫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179
四、其他技术条件的进步对昆虫学相关研究的促进作用 180
第二节 昆虫学研究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180
一、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对昆虫学的影响 180
二、昆虫学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182
1.害虫防治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82
2.资源昆虫的利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83
第三节 政治因素及政府政策对昆虫学发展的影响 185
一、政治环境的变迁对中国昆虫学发展的影响 185
二、政治及政策因素影响昆虫学发展的案例 187
(一)群众运动与昆虫学 187
1.爱国卫生运动与医学昆虫学 187
2.土农药运动 188
(二)政府植保方针的变迁及其对生物防治科技的影响 189
三、政府主导科研活动的利弊分析 190
第四节 环境压力与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昆虫学的影响 192
一、环境压力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92
二、害虫管理对可持续农业的影响 193
1.害虫危害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193
2.害虫防治,尤其是化学防治,是引起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根源 193
三、害虫管理对策的转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94
1.充分发挥农田生态系统中自然因素的生态调控作用 195
2.减少和改善化学农药的生产使用,大力发展生物防治 195
3.在害虫管理中应用高新技术 196
第五节 20世纪中国昆虫学发展的总体评价 196
一、发展中的不足 196
二、面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 198
第八章 近代昆虫学在台湾的发展 200
第一节 早期欧洲人研究时期(1856~1895) 200
第二节 日据时期的台湾昆虫学(1895~1945) 201
第三节 台湾光复后昆虫学的长足发展(1945~2000) 202
一、昆虫学教育 202
1.台湾大学昆虫学系 203
2.中兴大学昆虫学系 203
3.嘉义技术学院植物保护系 203
4.屏东科技大学植物保护系 203
二、昆虫学研究机构及社团 203
三、昆虫学研究成果 203
1.昆虫分类学研究 203
2.昆虫生态学研究 205
3.昆虫病理学研究 205
4.台湾光复后的害虫防治 206
5.资源昆虫的研究与利用 207
四、昆虫学出版 207
(一)期刊 207
(二)著作 207
附一 中国昆虫学家传略 209
附二 中国昆虫学大事年表 223
英文摘要 230
主要参考文献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