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论争集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4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漱渝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00423616
  • 页数:1766 页
图书介绍:

上 卷 1

前言“他举起了投枪”——鲁迅参与的历次论争 陈漱渝 1

导言 孙郁 3

第一部分 挣脱束缚现代思想观念的文字枷锁——跟新老国故派论文言与白话 3

随感录·四十一 鲁迅 6

鲁迅估《学衡》,评《甲寅》 6

随感录·四十七 鲁迅 7

估《学衡》 鲁迅 8

随感录·五十七 鲁迅 8

“以震其艰深” 鲁迅 10

“一是之学说” 鲁迅 11

写在《坟》后面 鲁迅 12

答KS君 鲁迅 15

再来一次 鲁迅 17

古书与白话 鲁迅 19

无声的中国 鲁迅 20

门外文谈(节录) 鲁迅 23

寄陈独秀 胡适 26

新文化运动前驱者的呐喊 26

文学改良刍议 胡适 28

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 34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胡适 36

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 钱玄同等 46

答林琴南书 蔡元培 50

《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蔡元培 52

[附] 52

致鹤卿先生 林琴南 54

顽固派的反攻 54

荆生 林琴南 56

妖梦 林琴南 57

中国文学改良论(上) 胡先骕 59

评提倡新文化者 梅光迪 62

评新文化运动 章士钊 66

答适之 章士钊 71

评新文学运动 章士钊 74

在逆反中构建的理论形态论《学衡》、《甲寅》等复古的文学理论主张 许祖华 77

[附] 77

评近年来对学衡派的重估倾向 谭桂林 82

梅光迪与新文化运动 林丽月 88

《估〈学衡〉》与“重估《学衡》”——为鲁迅一辩 洪峻峰 96

导言 孙郁 103

第二部分 少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有关中西文化的论争 103

咬文嚼字 鲁迅 106

不要用传统思想译介世界文学 106

咬嚼之余 鲁迅 107

“无聊的通信” 伏园 108

[备考] 108

关于《咬文嚼字》 仲潜 109

《咬文嚼字》是“滥调” 潜源 111

咬嚼未始“乏味” 鲁迅 112

咬嚼之乏味 潜源 113

青年必读书——应《京报副刊》的征求 鲁迅 115

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 115

我希望鲁迅先生“行” 郝广盛 116

致孙伏园 熊以谦 116

致柯柏森、熊以谦 可叹 117

为中国书打抱不平 袁小虚 118

真是偏见的经验 张空空 120

致孙伏园信 袁小虚 120

[附] 120

致鲁迅信 张空空 121

[附] 121

致鲁迅 柯柏森 122

致孙伏园 笨伯 123

致孙伏园 郝广盛 124

重三感旧——一九三三年忆光绪朝末 鲁迅 125

不要从古书中寻活字汇 125

“感旧”以后(上) 鲁迅 126

《庄子》与“文选” 施蛰存 127

[备考] 127

“感旧”以后(下) 鲁迅 129

扑 空 鲁迅 130

推荐者的立场 施蛰存 132

[备考] 132

突 围 施蛰存 133

《扑空》正误 鲁迅 133

答“兼示” 鲁迅 135

玩笑只当它玩笑(上) 鲁迅 136

施、鲁“公案”的补赘 汾 阳 137

[附] 137

致鲁迅 田问山 139

“英雄豪杰”的乱骂信 139

致鲁迅 田问山 140

致鲁迅(残) 田问山 141

致鲁迅 林庚白 142

评心雕龙 鲁迅 143

致鲁迅 林庚白 143

第三部分 戳穿“公理正义”的美名,撕开“温良敦厚”的假脸——与现代评论派的论争导言 孙郁 149

粉刷毛厕 陈源 151

陈西滢等人的“闲话” 151

多数与少数 陈源 152

模范县与毛厕 陈源 153

参战 陈源 154

走马灯 陈源 155

利害 陈源 156

创作的动机与态度 陈源 157

版权论 陈源 158

剽窃与抄袭 陈源 160

“表功” 陈源 162

“管闲事” 陈源 164

吴稚晖先生 陈源 166

再论线装书 陈源 168

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上) 陈源 171

节育问题 陈源 173

闲话 陈源 176

闲话 陈源 177

做学问的工具 陈源 180

闲 话 陈源 183

闲话 陈源 185

批评与骂人 丁燮林 187

结束闲话,结束废话! 李四光 徐志摩 188

幸福的连索 阮无名(阿英) 190

陈源先生的来信 岂 明(周作人) 196

关于下面一束通信告读者们 志摩 198

闲话的闲话之间话引起的几封信 陈源等 200

华盖集·题记 鲁迅 211

鲁迅的反“闲话” 211

忽然想到(节选) 鲁迅 213

并非闲话 鲁迅 216

我的“籍”和“系” 鲁迅 218

“碰壁”之余 鲁迅 220

并非闲话(二) 鲁迅 222

并非闲话(三) 鲁迅 224

碎话 鲁迅 227

“公理”的把戏 鲁迅 229

这回是“多数”的把戏 鲁迅 231

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 鲁迅 233

有趣的消息 鲁迅 237

一点比喻 鲁迅 240

不是信 鲁迅 241

我还不能“带住” 鲁迅 248

无花的蔷薇 鲁迅 250

无花的蔷薇之二 鲁迅 253

“死地” 鲁迅 255

空谈 鲁迅 256

无花的蔷薇之三 鲁迅 258

新的蔷薇——然而还是无花的 鲁迅 260

时人重评陈、鲁之争 262

陈西滢与现代评论派 陈漱渝 262

“现代评论派”史料拾零 陈漱渝 264

陈翰笙谈《现代评论》周刊 268

钱端升谈《现代评论》周刊 270

沈从文谈《现代评论》 马光裕 整理 271

陈西滢其人其事 苏雪林 271

陈源教授逸事 苏雪林 275

第四部分 单恋“月亮”是不是谎言——与高长虹的论争 285

导言 孙郁 285

所谓“思想界先驱者”鲁迅启事 鲁迅 288

《走到出版界》的“战略” 鲁迅 288

新的世故 鲁迅 290

新时代的放债法 鲁迅 295

《两地书》(原稿)中的高长虹 296

1926年10月23日致许广平(节录) 鲁迅 296

1926年11月20日致许广平(节录) 鲁迅 297

1927年1月11日致许广平(节录) 鲁迅 297

1926年1月29日致李霁野(节录) 鲁迅 298

1926年11月9日致韦素园(节录) 鲁迅 298

鲁迅致友人信中的高长虹 298

1926年11月20日致韦素园(节录) 鲁迅 299

1926年11月28日致韦素园(节录) 鲁迅 299

1926年12月5日致韦素园(节录) 鲁迅 300

1926年12月8日致韦素园(节录) 鲁迅 300

1926年12月29日致韦素园(节录) 鲁迅 301

1927年11月3日致李霁野(节录) 鲁迅 301

给鲁迅先生 长虹 302

一九二六,北京出版界形势指掌图 高长虹 303

给 长虹 315

一点回忆(上)——关于鲁迅和我 长虹 316

一点回忆(下)——关于鲁迅和我 长虹 327

时人论高长虹 329

我所理解的高长虹 陈改玲 329

从高长虹与二周论争中看到的 钱理群 336

鲁迅与狂飙社 陈漱渝 339

[附] 340

狂飙社及其刊物 340

高长虹的家世及其与鲁迅交往的始末 342

狂飙社解体之后的高长虹 349

关于《弦上》周刊 352

《狂飙丛书》略目 352

重评《月亮诗》(未刊稿) 闫继经 354

自由与权威的失衡——高长虹与鲁迅冲突的思想原因一解 高远东 371

第五部分 “以候开审”与辞令“候审”——与顾颉刚的论争 379

导言 陈漱渝 379

辞顾颉刚教授令“候审” 鲁迅 382

鲁迅先生脱离广东中大 伏园 383

1926年9月20日致许广平(节录) 鲁迅 385

1926年9月25日致许广平(节录) 鲁迅 385

《两地书》(原稿)中的顾颉刚 385

1926年11月1日致许广平(节录) 鲁迅 386

1926年11月3日致许广平(节录) 鲁迅 387

1926年12月15日致许广平(节录) 鲁迅 387

1927年5月15日致章廷谦(节录) 鲁迅 388

1927年5月30日致章廷谦(节录) 鲁迅 388

鲁迅致友人信中的顾颉刚 388

1927年6月12日致章廷谦(节录) 鲁迅 389

1927年6月23日致章廷谦(节录) 鲁迅 390

1927年8月2日致江绍原(节录) 鲁迅 390

1927年8月8日致章廷谦(节录) 鲁迅 391

1927年8月17日致章廷谦(节录) 鲁迅 391

[附] 392

南下的坎坷(节录) 顾潮 392

第六部分 文学的人性与阶级性——与新月派梁实秋的论争 409

导言 孙郁 409

是同情民间疾苦,还是滥用作家感情 412

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节录) 梁实秋 412

革命时代的文学——四月八日在黄埔军官学校讲 鲁迅 414

梁实秋“分门别户”,鲁迅郑重更正 418

北京文艺界之分门别户 梁实秋 418

略谈香港 鲁迅 421

关于卢梭、白璧德 425

卢梭论女子教育 梁实秋 425

卢梭和胃口 鲁迅 427

关于卢骚——答郁达夫先生 梁实秋 429

头 鲁迅 431

描写香汗,还是描写臭汗 432

文学批评辩 梁实秋 432

文学和出汗 鲁迅 436

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 梁实秋 437

爬和撞 鲁迅 444

死译与曲译 445

论鲁迅先生的“硬译” 梁实秋 445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鲁迅 447

答鲁迅先生 梁实秋 457

《文艺政策》后记 鲁迅 460

所谓“文艺政策”者 梁实秋 462

“好政府主义”——没有药名的药方 464

“不满于现状”,便怎样呢? 梁实秋 464

“好政府主义” 鲁迅 466

论批评的态度 梁实秋 467

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 鲁迅 469

丧家犬与吃草牛 470

文艺的大众化 鲁迅 470

文学与大众 梁实秋 471

“资本家的走狗” 梁实秋 471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鲁迅 473

鲁迅与牛 梁实秋 474

鲁迅的新著 梁实秋 476

吃马粪的奴才 479

思想自由 梁实秋 479

言论自由的界限 鲁迅 480

普罗文学与帮忙文学 481

《南腔北调集》题记 鲁迅 481

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十一月二十二日在北京大学第二院讲 鲁迅 482

“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质疑 梁实秋 484

文学的永久性与普遍性 485

文学的永久性 梁实秋 485

看书琐记(一) 鲁迅 488

看书琐记(二) 鲁迅 489

谈蝙蝠 鲁迅 490

鲁迅与萧伯纳 491

《萧伯纳在上海》序 鲁迅 491

小品文与小摆设 493

小品文的危机 鲁迅 493

萧伯纳去后 梁实秋 493

小品文 梁实秋 495

硬译与误译 498

关于翻译的通信 鲁迅等 498

通讯一则——翻译要怎样才会好? 梁实秋 507

论翻译的一封信 梁实秋 507

[附] 509

忆《新月》 梁实秋 509

关于鲁迅 梁实秋 516

梁实秋与人文主义 [日]小岛久代著 丁祖威译 520

“人性”→“阶级性”——论鲁迅思想演变轨迹兼及其对梁实秋的批评 林 非 529

鲁迅、梁实秋“人性”论战评议(未刊稿) 蔡清富 542

第七部分 非近于胖,就近于瘦——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 553

导言 孙郁 553

关于“自由人”的论争 555

阿狗文艺论——民族文艺理论之谬误 胡秋原 555

文化运动问题——关于“五四”答《文艺新闻》记者 胡秋原 562

勿侵略文艺 胡秋原 568

钱杏村理论之清算与民族文学理论之批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之拥护 胡秋原 570

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 苏汶 589

关于“第三种人”的论争 595

“第三种人”的出路——论作家的不自由并答复易嘉先生 苏汶 595

论文学上的干涉主义 苏汶 605

第三种人及其他 胡秋原 611

法国通信(节录)——关于文艺界的反法西斯谛运动 戴望舒 619

论“第三种人” 鲁迅 620

又论“第三种人” 鲁迅 622

推己及人 鲁迅 624

化名新法 鲁迅 625

鲁迅在师大讲演,题为《再论第三种人》 626

[备考] 630

看鲁迅讲演记 孤萍 630

鲁迅讲演记 王君 631

论争的总结 633

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 科德(张闻天) 633

一年来文艺论争书后 胡秋原 635

《文艺自由论辩集》编者序 苏汶 638

[附] 641

关于左联对“自由人”与“第三种人”论争中的几个问题 林志浩 641

关于杜衡先生的一篇回忆 陈漱渝 653

一个被迫害的纪录 杜衡 659

张闻天·鲁迅·胡秋原——左联时期围绕“文艺自由”问题的一场论辩 陈漱渝 665

第八部分 只会做“杀戮法”或“侦探术”的文学家——与民族主义文学的论争 671

导言 孙郁 671

民族主义文艺的理论纲领 673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 673

论民族主义文艺 周子亚 678

民族主义的文艺方法论 忆初 685

关于民族主义的文学 柳丝 692

民族主义的文学 许尚由 696

民族主义文艺与国家主义文艺 程景颐 700

从三民主义的立场观察民族主义的文艺运动 潘公展 704

以民族意识为中心的文艺运动 傅彦长 709

民族与文学 一士 710

法西斯蒂文豪唐南遮及其代表作《死的胜利》 白桦 715

关于民族主义文艺的论辩 720

“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 鲁迅 720

一瓣落叶——关于鲁迅先生 苏凤 726

不通两种 鲁迅 727

“最通的”文艺 王平陵 728

官话而已 鲁迅 730

提倡辣椒救国 王慈 730

止哭文学 鲁迅 731

不要乱咬人,当心咬着辣椒 王慈 732

这叫作愈出愈奇 鲁迅 733

鲁迅的狂吠 邵冠华 734

漫 与 鲁迅 734

反共文人的攻讦 736

二心集·序言(节录) 鲁迅 736

“以夷制夷” 鲁迅 738

伪自由书·后记(节录) 鲁迅 742

准风月谈·后记(节录) 鲁迅 756

《民国日报》上一组攻击鲁迅的材料 767

文坛上的贰臣传 男 儿 767

解放中国文坛 管理 769

如何突破现在普罗文艺嚣张的危机 陶愚川 770

鲁迅加盟左翼之动机 飞狼 773

鲁迅卖狗皮膏药 甲辰生 773

呜呼“自由运动”竟是一群骗人勾当 敌 天 775

鲁迅愿作汉奸 思 776

内山完造底秘密 天一 777

鲁迅与托派 少离 778

“于文艺一无所有”的噪音——民族主义文艺剖析 张大明 779

第九部分 生存的小品与走入鸟道的小品——与“幽默大师”林语堂之争 795

导言 陈漱渝 795

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 林语堂 796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鲁迅 800

释疑 林语堂 804

让娘儿们干一下吧! 林语堂 806

娘儿们也不行 鲁迅 807

做文与做人 林语堂 809

“招贴即扯” 鲁迅 814

“文人相轻” 鲁迅 815

游杭再记 林语堂 816

论俗人须避雅人 鲁迅 818

语录体举例 林语堂 820

“寻开心” 鲁迅 823

说个人笔调 林语堂 824

再论“文人相轻” 鲁迅 827

今文八弊 林语堂 828

“题未定”草 鲁迅 835

[附] 839

“相得”与“疏离”——林语堂与鲁迅的交往史实及其文化思考 陈漱渝 839

《论语》与幽默 曹聚仁 854

对鲁迅与林语堂离合的再思考 万平近 857

第十部分 由“兄弟怡怡”到势同参商——与周作人的明明暗暗之争 867

导言 陈漱渝 867

下 卷 867

小品文的危机 鲁迅 868

关于写文章 周作人 870

忆刘半农君 鲁迅 871

半农纪念 周作人 873

老人的胡闹 周作人 875

[附] 877

东有启明 西有长庚——鲁迅与周作人失和前后 陈漱渝 877

周作人对鲁迅的影射攻击 舒 芜 888

第十一部分 虚悬“极境”,陷入“绝境”——与美学大师朱光潜论“静穆” 901

导言 陈漱渝 901

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答夏丐尊先生 朱光潜 902

“题未定”草(节录) 鲁迅 904

诗与谐隐 朱光潜 910

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 朱光潜 922

陶渊明 朱光潜 936

[附] 946

鲁迅对朱光潜“静穆”说批评的意义及其反响 高恒文 946

第十二部分 “商的帮忙”与“官的帮闲”——与沈从文等论“京派”“海派” 957

导言 陈漱渝 957

文学者的态度 沈从文 958

文人在上海 苏汶 962

论“海派” 沈从文 963

“京派”与“海派” 鲁迅 966

北人与南人 鲁迅 967

“京派”和“海派” 鲁迅 968

谈谈上海的刊物 沈从文 970

七论“文人相轻”——两伤 鲁迅 972

鲁迅的战斗 沈从文 974

[附] 977

关于“京派”“海派”的论争与鲁迅的批评 周葱秀 977

第十三部分 金钱并非文章的根苗——与“富家女婿”邵洵美之争 989

导言 陈漱渝 989

登龙术拾遗 鲁迅 990

新秋杂识(三) 鲁迅 991

中秋二愿 鲁迅 992

劝鲁迅先生 邵洵美 993

编辑随笔:鲁迅的造谣 邵洵美 994

[附] 995

狱友邵洵美(节录) 贾植芳 995

第十四部分 中国国情,还是苏维埃模式——革命文学论争 1003

导言 孙郁 1003

创造社:鲁迅代表着有闲的资产阶级,或者睡在鼓里的小资产阶级 1006

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 仿吾 1006

艺术与社会生活 冯乃超 1010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成仿吾 1016

打发他们去! 仿吾 1020

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 李初梨 1020

死去了的阿Q时代 钱杏村 1029

谈现在中国的文学界 弱 水 1037

请看我们中国的Don Quixote的乱舞——答鲁迅《“醉眼”中的朦胧》 李初梨 1039

对于所谓“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底抬头,普罗列塔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文学运动底新阶段 李初梨 1046

“除掉”鲁迅的“除掉”! 彭康 1061

毕竟是“醉眼陶然”罢了 石厚生 1066

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批评鲁迅的《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 杜荃 1069

写给死了的阿Q 昌 派 1075

阿Q与鲁迅 朱彦 1076

鲁迅——《现代中国文学论》第二章 钱杏村 1079

“眼中钉” 郭沫若 1084

一只手——献给新时代的小朋友们 麦克昂 1087

鲁 迅:他们摆着一种极左倾的凶恶的面貌,好似革命一到,一切非革命者就都得死,令人对革命只抱着恐怖革命文学 鲁迅 1105

文艺和革命 鲁迅 1106

“醉眼”中的朦胧 鲁迅 1107

文艺与革命的通信 鲁迅 1110

路 鲁迅 1114

鲁迅与Y的通信 鲁迅 1115

太平歌诀 鲁迅 1119

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 鲁迅 1120

关于“文坛的掌故”的通信 鲁迅 1123

关于“文学的阶级性”的通信 鲁迅 1125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五月二十二日在燕京大学国文学会讲 鲁迅 1127

《壁下译丛》小引 鲁迅 1129

上海文艺之一瞥——八月十二日在社会科学研究会讲 鲁迅 1130

《三闲集》序言 鲁迅 1137

当事人忆革命文学论争 1139

发端 郭沫若 1139

革命文学论战 夏衍 1146

鲁迅论1928年的革命文学论争 鲁迅 1151

1928至1936年间上海左翼文艺运动两条路线斗争的一些零碎参考材料 冯雪峰 1156

时人重评革命文学论争 1164

后期创造社与日本福本主义 艾晓明 1164

杜荃到底是不是郭沫若 王锦厚 1178

评1928年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和论争——关于鲁迅和创造社、太阳社论争的几个问题 严家炎 1189

关于“革命文学”论争的历史评价问题 袁良骏 1200

关于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的性质问题 郭志刚 1208

对“革命文学”论争性质的一点看法 孙玉石 1216

谈谈“革命文学”论争 易新鼎 1225

关于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两个问题的看法 陈子艾 1235

第十五部分 统一于抗日救亡,还是统一于“国防文学”——两个口号之争 1245

导言 孙郁 1245

两个口号:“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1248

“国防文学” 企(周扬) 1248

关于“国防文学” 立波 1249

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 胡风 1251

文艺界联合问题我见 何家槐 1252

关于国防文学——略评徐行先生的国防文学反对论 周扬 1259

《赛金花》座谈会 周钢鸣记录 1262

历史与讽喻——给演出者的一封私信 夏衍 1268

“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 徐懋庸 1271

创作口号和联合问题 绀弩 1274

现阶段的文学 周扬 1277

在国防的旗帜下 郭沫若 1281

国防·污池·炼狱 郭沫若 1283

关于《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给本刊的信 茅盾 1286

对于国防文学的意见 郭沫若 1288

论当前文学运动的诸问题 辛人 1289

关于引起纠纷的两个口号 茅盾 1302

蒐苗的检阅 郭沫若 1304

我观这次文艺论战的意义 莫文华(刘少奇) 1311

文学界两个口号问题应该休战 陈伯达 1313

《赛金花》座评 阿英记录 1315

“周扬派”的文艺家协会宣言和“鲁迅派”的文艺工作者宣言 1321

中国文艺家协会简章 1321

中国文艺家协会宣言 1322

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 1324

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1325

鲁迅:我认为这两个口号可以并存;问题不在争口号,而在实做 1326

几个重要问题 鲁迅 1326

鲁迅与托洛斯基派的通信 鲁迅等 1328

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病中答访问者,O.V.笔录 鲁迅 1330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鲁迅 1331

“这也是生活” 鲁迅 1338

答托洛斯基派的信 鲁迅 1342

鲁迅与托派 少离 1343

当事人忆两个口号之争 1344

鲁迅论1936年“两个口号”之争 1344

托洛斯基派的来信 陈仲山 1344

托派的拉拢与鲁迅的反攻 1344

周扬谈鲁迅和三十年代文艺问题 陈漱渝 1348

两个口号的论争 夏衍 1356

致鲁迅 徐懋庸 1367

一封真的想请发表的私信 徐懋庸 1369

还答鲁迅先生 徐懋庸 1370

我所受于鲁迅的影响 徐懋庸 1374

有关1936年周扬等人的行动以及鲁迅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的经过 冯雪峰 1377

“左联”的解散和两个口号的论争有关经过 茅盾 1389

左联离职前后 胡风 1413

时人重评两个口号之争 1427

关于1936年“两个口号”论争的性质问题 唐沅 1427

评“两个口号”的论争 杨占升 1437

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学习鲁迅关于“国防文学”的论述 邾瑢 1446

关于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的若干问题 吴黎平 1454

关于两个口号的论争问题 陈荒煤 1464

鲁迅的“并存”论最正确——再评1936年文艺界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论争 黄修己 1477

一些早该忘却而未能忘却的往事 夏衍 1489

一件早已肯定而又被否定的往事——关于冯雪峰同志1936年到达上海的时间问题 包子衍 1501

为鲁迅冯雪峰答辩 李何林 1504

褒贬自有春秋——读《夏衍谈“左联”后期》 陈漱渝 1518

“歌特”是张闻天已经没有疑问 程中原 1524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新口号的提出真的是“疑团”与“难解之谜”吗? 张小鼎 1531

[附] 1536

谈最近的文坛现象 茅盾 1536

《夏衍谈“左联”后期》座谈纪要(未刊稿) 周楠本等 1540

两个口号论争的再评价 严家炎 1559

第十六部分 内部的蛀虫最可怕——左翼内部的其他论争 1569

导言 陈漱渝 1569

“化了妆从背后给我一刀”——鲁迅与田汉之争 1573

调 和——读《社会月报》八月号 绍 伯 1573

答《戏》周刊编者信(节录) 鲁迅 1574

致鲁迅 田汉 1575

致《戏》周刊编者信 田 汉 1576

[附] 1577

“绍伯”不是田汉的笔名 刘平 1577

不见得是误会 齐速 1579

青年战友的暗箭——鲁迅与廖沫沙之争 1580

花边文学·序言(节录) 鲁迅 1580

倒提 鲁迅 1581

论“花边文学” 林默 1582

[附] 1584

我在三十年代写的两篇杂文(节录) 廖沫沙 1584

恐吓辱骂,还是论争——与周扬(起应)等的论争 1586

汉奸的供状 芸生 1586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致《文学月报》编辑的一封信 鲁迅 1591

对鲁迅先生的《辱骂与恐吓决不是战斗》有言 首甲等 1592

严设堡垒,还是疏通航道——与穆木天论翻译 1595

为翻译辩护 鲁迅 1595

从《为翻译辩护》谈到楼译《二十世纪之欧洲文学》 穆木天 1596

关于翻译(上) 鲁迅 1598

各尽所能 穆木天 1599

论重译 鲁迅 1600

论重译及其他(下) 穆木天 1601

再论重译 鲁迅 1603

是非难定,还是是非明确——与魏金枝的论争 1604

“文人相轻” 鲁迅 1604

再论“文人相轻” 鲁迅 1605

三论“文人相轻” 鲁迅 1606

[备考] 1607

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好恶 魏金枝 1607

四论“文人相轻” 鲁迅 1608

五论“文人相轻”——明术 鲁迅 1610

[附] 1612

“文人相轻” 曹聚仁 1612

文坛续话 曹聚仁 1615

是典型,还是自况——与邱韵铎等人之争 1618

《海燕》读后记 邱韵铎 1618

《故事新编》读后感 徐懋庸 1620

《出关》的“关” 鲁迅 1622

是“小贩”,并不是“奸商”——与杨村人之争 1625

离开政党生活的战壕 杨村人 1625

揭起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之旗 杨村人 1629

文坛三家 杨村人 1631

鲁迅的《两地书》 杨村人 1633

答杨村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 鲁迅 1635

青年与老子 鲁迅 1640

伪自由书·后记(节录) 鲁迅 1641

准风月谈·后记(节录) 鲁迅 1643

文坛三户 鲁迅 1645

六论“文人相轻”——二卖 鲁迅 1646

谢觉哉谈杨村人 张致强 1648

向“他们”献媚,替“他们”缴械——与张春桥(狄克)之争 1649

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 鲁迅 1649

我们要执行自我批判 张春桥 1650

三月的租界 鲁迅 1652

致鲁迅的一封信 张春桥 1653

鲁迅论“左联”时期的内部斗争和分化(语录汇编) 1654

第十七部分 盖棺未定论,贬损在继续……——鲁迅死后的有关论争 1661

导言 陈漱渝 1661

叶公超、苏雪林的谩骂 1663

叶公超教授对鲁迅的谩骂 李何林 1663

反对对于鲁迅的侮辱 萧三 1668

平大法商学院学生鲁迅座谈会 1670

鲁迅 叶公超 1672

谈谈鲁迅 方润泉 1676

谈谈苏雪林女士论鲁迅——《鲁迅打落水狗,我却要打死狗》 李何林 1677

苏雪林的鲁迅论 洪星 1681

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 苏雪林 1682

关于当前文化动态的讨论(通信) 胡适 苏雪林 1686

我对鲁迅由钦敬到反对的原因——鲁迅逝世卅周年纪念 苏雪林 1692

郑学稼、梅子等人的攻击 1697

一篇真正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 赵子白 1697

鲁迅的评价 李直 1698

《国风》的“鲁迅论” 曹仓 1700

辱骂鲁迅和鲁迅论辱骂 汉夫 1702

论“民族形式”的内容 郑学稼 1704

论我国文学家及其作品 郑学稼 1710

鲁迅的再评价 梅子 1715

围绕刘文典《关于鲁迅》的论争 1719

刘文典谈鲁迅——说鲁是一个具有“迫害狂”心理的人 1719

鲁迅·“国宝”·坤伶 筱柏 1720

与无论什么人——与刘叔雅先生论鲁迅 白 道 1721

斥刘文典的《关于鲁迅》 白道 1725

关于刘文典教授的《关于鲁迅》 羊夺 1727

呜呼,“国宝”! 太华 1731

铜像显圣 黄弟 1732

警惕刘文典嘴里的毒液 刘武典 1733

杂想一篇 1735

也谈《关于鲁迅》 1735

谈鲁迅的思想生活与创作——从刘文典教授讲演想起 晓风 1736

给国宝,给苍蝇们! 有闲 1742

如此“学者” 刘应江 1743

鲁迅与刘叔雅 方凝 1745

人咬狗 牛耳 1746

谈空前与绝后——不羞愧恭答羊五君 白 听 1747

杂谈百家争鸣 非非 1749

中国新文化的旗手——鲁迅(未刊稿) 陈漱渝 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