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1
序 1
前言 1
第一章 水稻杂种优势的理论 1
1.1 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1
1.1.1 杂种优势的概念 1
1.1.2 杂种优势的衡量指标 2
1.1.3 杂种优势的表现 4
1.1.4 杂种优势表现的组合间和性状间差异及相关性 7
1.1.5 结语 10
1.2 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 11
1.2.1 细胞核内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 12
1.2.2 细胞核内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 14
1.2.3 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作用 14
1.2.4 结语 15
1.3 杂种优势的生理生化基础及优势预测 15
1.3.1 同工酶 15
1.3.2 光合作用特性 17
1.3.3 呼吸作用和光呼吸 18
1.3.4 根系活力及吸肥特性 19
1.3.5 干物质积累、运转和分配 20
1.3.6 对逆境的抗性 21
1.3.7 杂种优势的预测方法 22
1.4 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25
1.3.8 结语 25
1.4.1 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 26
1.4.2 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 27
1.4.3 结语 29
1.5 展望 29
参考文献 30
第二章 水稻雄性不育机理 35
2.1 雄性不育系的外部形态和细胞学 35
2.1.1 稻的生长周期与花器结构 35
2.1.2 雄性不育系的形态特征 36
2.1.3 雄性不育的细胞学 37
2.2.1 植物雄性不育分类概述 44
2.2 雄性不育的分类 44
2.1.4 结语 44
2.2.2 水稻雄性不育的分类 46
2.2.3 结语 48
2.3 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特征 48
2.3.1 物质运输和代谢 48
2.3.2 能量代谢 49
2.3.3 蛋白质 50
2.3.4 氨基酸含量 52
2.3.5 酶的活性 53
2.3.6 内源激素 57
2.3.7 质体基因和产物 58
2.3.8 核基因及其产物 60
2.3.9 结语 61
2.4 雄性不育的遗传理论 62
2.4.1 三型学说 62
2.4.2 二型学说 64
2.4.3 多种核质基因对应性学说 64
2.4.4 通路学说 64
2.4.5 亲缘学说 65
2.4.6 Ca2+-CaM系统调控假说 65
2.4.7 生理调控假说 68
2.4.8 结语 68
2.5 展望 69
参考文献 70
第三章 三系法品种间杂交稻 76
3.1 三系的研究及配套应用 76
3.1.1 三系选育的历史 76
3.1.2 杂交水稻的推广和效益 78
3.1.3 杂交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0
3.1.4 结语 81
3.2 水稻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的选育 82
3.2.1 水稻雄性不育株的来源 82
3.2.2 水稻雄性不育株的育性鉴定 82
3.2.3 水稻雄性不育的主要类型 83
3.2.4 细胞质对杂种一代表现的影响 85
3.2.5 水稻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选育标准 86
3.2.6 水稻三系之间的相互关系 87
3.2.7 水稻雄性不育系转育的基本方法 88
3.2.8 几个不同质源不育系的选育 89
3.2.9 结语 95
3.3 水稻野败型恢复系的选育 96
3.3.1 野败型恢复基因的遗传 96
3.3.2 优良恢复系的标准 98
3.3.3 水稻恢复基因的分布 98
3.3.4 恢复系选育的方法 99
3.3.5 浙江省应用的几个主要恢复系 101
3.3.6 结语 102
3.4.1 强优组合的选配原则 103
3.4 杂交水稻新组合 103
3.4.2 杂交水稻组合的命名方法 104
3.4.3 为浙江省粮食生产作出重大贡献的部分组合 105
3.4.4 部分强优势杂交组合 105
3.4.5 结语 111
3.5 杂交水稻的主要栽培技术 111
3.5.1 因地制宜选择组合 111
3.5.2 培育分蘖壮秧 112
3.5.3 合理密植,确保足够有效穗 113
3.5.4 科学施肥 116
3.5.5 水分控调 118
3.6 杂交水稻的主要制种技术 119
3.5.6 结语 119
3.6.2 确定播种差期的方法 120
3.6.1 花期相遇的标准 120
3.6.3 建立高产的群体结构 124
3.6.4 花期预测和调节 125
3.6.5 提高异交结实率 129
3.6.6 结语 130
3.7 水稻三系的提纯复壮 130
3.7.1 三系混杂退化的表现和原因 130
3.7.2 三系提纯的方法和程序 131
3.7.3 三系提纯的主要技术环节 135
3.7.4 结语 136
参考文献 137
3.8 展望 137
第四章 两系法杂交稻 140
4.1 植物的光周期与光周期诱导不育现象 140
4.1.1 植物光敏色素的发现 140
4.1.2 水稻的光周期现象 141
4.1.3 光周期诱导植物雄性不育现象 142
4.1.4 结语 143
4.2 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发现及其意义 143
4.2.1 农垦58S的发现 143
4.2.2 农垦58S的基本特性 143
4.2.3 光敏核不育水稻发现的意义 144
4.2.4 具育性转换特性的核不育材料的命名变化 145
4.3 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温生态 146
4.3.1 光周期作用 146
4.2.5 结语 146
4.3.2 温度效应及光温互作 151
4.3.3 特定温度下籼型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敏不育特性 155
4.3.4 温度敏感期与敏感临界温度 156
4.3.5 营养生长期光温条件对育性转换的影响 160
4.3.6 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光温作用模式 162
4.3.7 结语 163
4.4.1 光敏雄性不育的遗传类型 164
4.4.2 育性分离模式 164
4.4 光敏核不育水稻不育性的遗传 164
4.4.3 光敏雄性不育基因的等位关系 170
4.4.4 光敏雄性不育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171
4.4.5 光敏不育性与发育感光性的遗传关系 177
4.4.6 结语 178
4.5 两系法杂交稻的选育 179
4.5.1 光敏不育系的选育 179
4.5.2 光敏不育系的鉴定 187
4.5.3 两系法品种间杂交稻的选育 189
4.5.4 两系法杂交稻制种技术 191
4.5.5 光敏不育系的繁殖技术 192
4.5.6 光敏不育系的原种生产 195
4.5.7 结语 196
4.6 化杀法两系杂交稻的研究 197
4.6.1 水稻化学杀雄剂的研制 197
4.6.2 主要化学杀雄剂的作用机理 198
4.6.3 化学杀雄法利用杂种优势的优越性 202
4.6.4 大面积应用化杀法制种的限制因素 204
4.6.5 化学杀雄制种的基本指标和技术要点 206
4.6.6 主要化杀杂交组合 209
4.6.7 结语 211
4.7 展望 211
参考文献 212
5.1.1 类型分化 220
5.1 亚洲栽培稻类型的分化 220
第五章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 220
5.1.2 籼粳亚种的分类方法 221
5.1.3 结语 223
5.2 广亲和性品种的筛选与鉴定 224
5.2.1 籼粳杂交亲和性现象 224
5.2.2 广亲和性品种的鉴定与筛选 224
5.2.3 结语 228
5.3 广亲和性的遗传 228
5.3.1 籼粳杂种F1不育的遗传理论 228
5.3.2 广亲和基因的遗传及基因定位 229
5.3.3 现有广亲和性品种的遗传分类 234
5.3.4 结语 235
5.4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 236
5.4.1 籼粳杂种优势的间接利用 236
5.4.2 籼粳杂种F1的直接利用 237
5.4.3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生产利用的限制因素及其对策 243
5.4.4 结语 245
5.5 展望 246
参考文献 246
第六章 一系法杂交稻 251
6.1 无融合生殖概述 251
6.1.1 无融合生殖概念 251
6.1.2 无融合生殖的类型 252
6.1.3 环境条件对无融合生殖的影响 256
6.1.4 无融合生殖在进化中的地位 258
6.1.5 无融合生殖的遗传机制 259
6.1.6 结语 259
6.2 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 261
6.2.1 无融合生殖在固定水稻杂种优势中的作用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61
6.2.2 开展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基本思路 262
6.2.3 获得水稻无融合生殖材料的途径 264
6.2.4 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现状 266
6.2.5 结语 269
6.3 展望 270
参考文献 270
索引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