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第1章 肝移植 1
1.1 肝移植发展纪实 1
1.1.1 肝移植发展的历史沿革 1
目录 1
前言 3
1.1.2 我国肝移植发展中的里程碑 5
1.1.3 本课题组在我国肝移植发展中的地位与贡献 10
1.2.1 实验研究的目的 12
1.2 肝移植实验研究 12
1.2.2 施行动物肝移植实验的注意事项 13
1.2.3 小动物肝移植模型 14
1.2.4 大动物肝移植模型 24
1.3 临床肝移植 32
1.3.1 肝移植适应证与手术时机 32
1.3.2 肝移植禁忌证 37
1.3.3 临床肝移植术式 37
1.3.4 肝移植围手术期处理 52
1.3.5 肝移植术后近期并发症及其处理 56
1.3.6 肝移植远期并发症与长期疗效 62
参考文献 64
第2章 脾移植 66
2.1 脾脏功能 66
2.1.1 对脾功能认识史的沿革 66
2.1.2 脾脏功能介绍 68
2.2 自体脾移植:实验与研究 70
2.2.1 自体脾移植的实验研究 70
2.2.2 自体脾移植临床应用 77
2.3 同种脾移植 81
2.3.1 同种带血管脾移植 81
2.3.2 同种脾细胞输注 89
2.3.3 同种脾组织薄片大网膜内移植 92
2.4 脾移植发展沿革与本研究组的成就 92
2.4.1 脾移植实验研究 92
2.4.2 临床脾移植 94
参考文献 97
3.1.1 胰腺移植发展的历史沿革 98
3.1 胰腺与胰肾联合移植总论 98
第3章 胰腺与胰肾联合移植 98
3.1.2 胰肾联合移植的兴起 100
3.1.3 胰腺移植分类 103
3.1.4 我国胰腺移植发展沿革 103
3.1.5 胰腺与胰肾联合移植适应证、禁忌证与术前选配 104
3.2 胰肾联合移植 106
3.2.1 概述 106
3.2.2 供胰肾的切取和保存 107
3.2.3 胰肾联合移植的受者手术 109
3.2.4 胰肾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 115
3.2.5 胰肾联合移植的并发症及处理 116
3.2.6 胰肾联合移植的康复与远期随诊 118
3.3 单纯胰腺移植 121
3.3.1 胰腺移植局部解剖 121
3.3.2 单纯供胰的切取 122
3.3.3 单纯胰腺移植的术式 123
3.4 胰岛移植 125
3.4.1 胰岛移植发展沿革 125
3.4.2 我国胰岛移植的开展 127
3.4.3 临床胰岛移植的实施 129
3.4.4 胰岛移植实验研究 136
3.4.5 异种胰岛移植:实验与临床 138
参考文献 142
第4章 小肠移植 143
4.1 短肠综合征与小肠移植 143
4.1.1 短肠综合征的定义与病因 143
4.1.2 短肠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143
4.1.3 短肠综合征的根治——小肠移植 145
4.2.1 节段小肠移植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147
4.2 节段、分期小肠移植术 147
4.2.2 模拟临床的动物节段小肠移植研究 148
4.2.3 临床小肠移植的设想与可行性 151
4.3 肝肠联合移植术 155
4.3.1 原位全肝小肠联合移植 156
4.3.2 辅助减体肝/肠联合移植 159
4.3.3 术后常规处理 160
4.3.4 肝肠联合移植的免疫耐受 162
4.4.1 小肠移植的沿革和发展 164
4.4 评论 164
4.4.2 免疫反应与防治 165
4.4.3 感染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166
4.4.4 小肠移植的前途展望 166
参考文献 167
第5章 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 168
5.1 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外科技术研究 169
5.1.1 异位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 169
5.1.2 原位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术的实验研究 173
5.2.1 艰难的挑战 176
5.2 亚洲首例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术 176
5.2.2 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术的实施 177
5.2.3 术后经过及结果 178
5.2.4 经验与意义 178
5.2.5 关于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免疫学问题 179
5.3 评论 181
参考文献 183
6.1.1 肝移植后的代谢特点 184
6.1 肠外与肠内营养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184
第6章 器官移植的营养支持 184
6.1.2 肝移植的肠外营养支持方法 185
6.2 胰移植的肠外与肠内营养 188
6.2.1 单纯胰移植后的肠外营养 188
6.2.2 胰肾联合移植后的肠外营养 190
6.2.3 胰移植的肠内营养 191
6.3 小肠移植的肠外与肠内营养 192
6.3.1 肠外营养支持的方法 192
6.4 脾移植的营养支持 193
6.3.2 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 193
6.5 肠外营养的并发症与预防 194
6.5.1 与导管有关的并发症 194
6.5.2 代谢并发症 195
6.5.3 肝胆系统并发症 195
6.5.4 肠道屏障受损 196
6.6 评论 197
6.6.1 应激状态下的代谢特点 198
6.6.3 特殊营养物质对应激反应的代谢调理作用 199
6.6.2 应激状态下营养支持的原则和方法 199
参考文献 201
第7章 移植免疫 202
7.1 概述 202
7.1.1 免疫反应的基本类别: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202
7.1.2 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反应的主力 203
7.1.3 细胞因子 204
7.1.4 抗体 206
7.2.1 细胞的识别 207
7.2 移植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反应 207
7.2.2 T细胞活化 209
7.2.3 免疫应答多向性特征剖析 210
7.2.4 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215
7.3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关基础知识和研究现状 218
7.3.1 HLA复合体的遗传结构 218
7.3.2 HLA抗原遗传规律特征 220
7.3.3 HLA等位基因和抗原命名原则 221
7.3.4 HLA抗原分子结构分布及功能 223
7.3.5 HLA的临床应用 228
7.4 HLA分型技术和临床应用 231
7.4.1 HLA-Ⅰ类ABC血清学分型方法 231
7.4.2 HLA-Ⅱ类抗原分型方法 232
7.4.3 HLA-Ⅰ、Ⅱ类单克隆抗体分型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232
7.4.4 注意事项 233
7.4.5 DNA分型技术及进展 233
7.4.6 HLA-氨基酸残基配型(交叉反应组配型)在临床上的应用 236
7.5 淋巴细胞毒试验(CDC)、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237
7.5.1 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CDC-NIH方法) 237
7.5.2 PRA检测的方法及原理 240
7.5.3 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测定的临床意义 243
7.6 免疫抑制剂应用新进展及检测技术 243
7.6.1 常用免疫抑制剂分类 244
7.6.2 免疫抑制剂作用机理 244
7.6.3 环孢素A(CsA)、普乐可复(FK506)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浓度监测的意义 247
7.6.4 CsA药物浓度监测 251
7.6.5 普乐可复(prograf,tacrolimus,FK506)药物浓度监测 255
参考文献 258
后记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