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看张 1
上部 (1920年——1952年) 1
目录 1
第一章 华丽缘(贵族血统) 2
一、祖父和祖母 2
二、父亲和母亲 6
三、诞生 8
四、童年忧欢 12
第二章 心经(成长之路) 15
五、无法维持的家 15
六、上小学 19
七、中学生活 21
八、逃离父亲 27
九、观察世相 34
第三章 烬余录(大学生活) 34
十、密友 36
十一、港战中 40
第四章 我的天才梦(文学之梦) 44
十二、艺术准备 44
十三、“生来就会写小说” 49
十四、才女怪癖 54
第五章 自己的文章(锋芒初试) 58
十五、“极有前途的青年天才” 58
十六、一个女作家呼之欲出 62
十七、小说创作尝试 64
十八、到处都是传奇 68
十九、沉下去的时代 74
第六章 传奇(小说世界) 74
二十、“人性呱呱啼叫起来” 78
二十一、洋场众生相 81
二十二、“封锁”中的男女 84
第七章 一曲难忘(文坛新人) 89
二十三、“张爱玲却出乎意外地出现了” 89
二十四、新作研讨会 92
二十五、“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94
二十六、“向来是惜墨如金的” 99
第八章 流言(散文创作) 105
二十七、关于《连环套》的争议 105
二十八、“有关我的职业道德” 110
二十九、“流言——水上写的字” 112
三十、“找寻实际的人生” 117
第九章 气短情长(几个女友) 117
三十一、“我喜欢听市声” 121
三十二、“一点点地毁了我的爱” 127
三十三、“谋生之外也谋爱” 135
三十四、渴望激情的爱 139
第十章 倾城之恋(才女初恋) 145
三十五、小说之媒 145
三十六、“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149
三十七、“天涯地角有我在牵你招你” 154
三十八、“我将只是萎谢了!” 156
第十一章 留情(沉寂岁月) 163
三十九、“有几句话要同读者说” 163
四十、电影剧本创作 170
四十一、“作家是天生给人误解的” 174
四十二、影坛的朋友 178
第十二章 不了情(新的选择) 181
四十三、“一个行头考究的爱情故事” 181
四十四、文风渐变 185
四十五、《十八春》 190
下部(1952年——1995年) 197
第十三章 创世纪(重回香港) 198
四十六、罗湖桥畔 198
四十七、参加文代会 201
四十八、创作《秧歌》 206
四十九、“迁就”之作 210
五十、拜会胡适 214
第十四章 相见欢(初到美国) 214
五十一、忘年之交 219
五十二、麦克道威尔文艺营 223
五十三、粗线条的赖雅 225
第十五章 半生缘(再婚赖雅) 229
五十四、迁居纽约 229
五十五、“她是真正的中国小说家” 232
五十六、夫妻苦乐 234
第十六章 重回前方(台湾之行) 240
五十七、王祯和的“亲戚” 240
五十八、再写电影剧本 246
五十九、赖雅谢世 249
六十、面对来客的自剖 254
第十七章 哀乐中年(再受推崇) 254
六十一、与“皇冠”合作 258
六十二、创作《怨女》 262
六十三、夏志清的佳评 265
第十八章 公寓生活记趣(老鼠洞里) 270
六十四、习惯了孤单生活 270
六十五、在加州大学 275
六十六、水晶的来访 278
六十七、“访胡”而“看张” 283
第十九章 海上花开(学者生活) 292
六十八、台港的“张爱玲热” 292
六十九、“红楼梦魇” 297
七十、救活“海上花” 301
七十一、关于《色·戒》的争论 309
第二十章 惘然记(心系亲友) 309
七十二、来自大陆的关切 315
七十三、与大陆亲友的通信 318
第二十一章 迟暮(落寞晚景) 322
七十四、“好久没有在绿茵场上出现” 322
七十五、垃圾事件 324
七十六、“剩下的时间不够用,很着急” 328
七十七、“哦,上海,恍如隔世” 331
第二十二章 海上花落(悄然辞世) 337
七十八、急管哀弦 337
七十九、面对死神的幽默 340
八十、永伴'95中秋月 343
八十一、遗嘱 346
后记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