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明代声腔演变与舞台发展 3
第一章 总论 3
第二章 北杂剧的余音 7
第一节 北杂剧在明代的状况 7
第二节 北杂剧的衰亡及其原因 18
第三节 南杂剧的出现 22
第三章 南戏诸声腔的兴起 31
第一节 南戏的发展 31
第二节 南曲变体产生 37
第三节 成化、正德间形成的腔调 45
第四节 嘉靖、隆庆间形成的腔调 63
第五节 附论 83
第四章 南戏体制的演进 91
第一节 演出体制 91
第二节 音乐体制 100
第三节 剧本体制 109
第四节 折子戏的出现 118
第五章 北方弦索腔种的萌芽 126
第六章 舞台艺术的进展 135
第一节 装扮与服饰的发展 135
第二节 舞台艺术的提高 139
第七章 演员与戏班 146
第一节 职业演员状况 146
第二节 串客简窥 152
第三节 商业戏班一瞥 156
第四节 家班的繁盛 160
第八章 演出场所的随形转移 168
第一节 各种演出场所 168
第二节 神庙剧场的变迁 178
第九章 特殊戏剧样式的变化 187
第一节 傩戏、目连戏 187
第二节 木偶、皮影戏 194
下编 明传奇与杂剧 201
第一章 明代创作总说 201
第二章 前期创作 209
第一节 明初杂剧创作 209
第二节 朱有燉的杂剧 215
第三节 明前期传奇创作 222
第四节 明前期盛演传奇剧目 229
第三章 嘉靖时期的创作 238
第一节 康海、王九思的杂剧 238
第二节 时代主题 245
第三节 李开先与《宝剑记》 248
第四节 王世贞和《鸣凤记》 253
第五节 《玉玦记》、《南西厢记》、《明珠记》 258
第六节 徐霖及其《绣襦记》 267
第四章 嘉隆万过渡时期的传奇创作 274
第一节 梁辰鱼和他的《浣纱记》 274
第二节 张凤翼的创作 279
第三节 高濂和他的《玉簪记》 284
第四节 郑之珍的《目连救母劝善记》 289
第五章 万历戏剧创作(一) 294
第一节 万历戏剧思潮 294
第二节 前驱徐渭 302
第三节 卫道者沈璟 314
第六章 传奇巨擘汤显祖 325
第一节 生命的奋争 326
第二节 为情作使 330
第三节 人性绝唱《牡丹事》 338
第四节 “情”与“理”的冲突 343
第七章 万历戏剧创作(二) 349
第一节 梅鼎祚和他的创作 349
第二节 屠隆和他的《彩毫记》 355
第三节 周朝俊《红梅记》 359
第四节 叶宪祖和他的《鸾鎞记》 368
第五节 其他作家 373
第八章 晚明传奇作家 387
第一节 概述 387
第二节 《粲花斋五种曲》的主人吴炳 390
第三节 孟称舜《娇红记》 397
第四节 阮大铖的传奇创作 403
第九章 南戏诸声腔作品 412
第一节 概述 412
第二节 南戏诸声腔盛演剧目 416
第十章 戏曲理论的发展 422
第一节 概述 422
第二节 万历以前的戏曲理论著作 425
第三节 万历戏曲理论高潮的兴起 434
第四节 汤沈之争 441
第五节 王骥德和他的《曲律》 449
第六节 晚明的戏曲论著 461
第七节 各类札记、序跋、评点等 465
第八节 明代曲谱评述 474
插图目录 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