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黄钊第一章 文化发展:挑战与应对 1
目录 1
第一节 关注文化安全新课题 2
一、文化安全:无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3
二、探寻维护文化安全的策略和机制 7
第二节 先进文化的理论内涵与评判尺度 13
一、先进文化的理论内涵 13
二、先进文化的评判尺度 17
第三节 先进文化、精神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 21
一、精神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 21
二、先进文化与人的精神生活 24
一、众说纷纭的综合国力 28
第四节 先进文化与综合国力 28
二、对文化实力的新关注 33
三、先进文化: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5
第五节 文化的继承、借鉴与创新 42
一、承扬优秀传统 42
二、汲纳外域文明 51
三、推进文化创新 54
第二章 德教传统:价值与承传 83
第一节 德治传统及其现代价值 84
一、德治·民本·人治·法治 85
二、德治传统的现代价值 90
五、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2 93
第二节 德教传统:方法论之思 94
一、从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中求证德教价值 95
二、从教化对象的特性中求立德教方法 97
三、从递替相关的多个层次分设德教目标 100
四、从整体系统的视角观照德教运作 103
一、人性论 107
第三节 德教传统:董仲舒 107
二、自修论 112
三、教化论 115
第四节 德教传统:陈献章 124
一、自得论 125
二、静坐论 127
第三章 文艺育德:历史与现实 135
第一节 艺术与道德:先秦儒家的解说 136
一、乐者,与伦理通者也 137
二、夫声乐,入人也深,化人也速 141
三、乐者,所以道德也 146
第二节 艺术的伦理化与伦理的艺术化 150
一、道德向艺术本体中的推置 152
二、道德教化对艺术的借助 154
三、道德修养对艺术的借助 155
四、道德修养、教化的艺术化 158
第三节 文艺育德:毛泽东的探索 161
一、毛泽东文艺育德论:形成历程 161
二、毛泽东文艺育德论:基本内容 164
第四节 文艺育德:邓小平的探索 172
一、邓小平文艺育德论:形成历程 173
二、邓小平文艺育德论:基本内容 176
第四章 高校德育:境遇与理念 186
第一节 高校德育理论研究的世纪回望 187
一、回顾与反思 187
二、前瞻与预设 199
三、评论与思考 208
第二节 高校德育观念的变革 221
一、德育定位观的变革 223
二、德育结构观的变革 226
三、德育价值观的变革 229
第三节 知识经济发展视野中的高校德育 232
一、知识经济与高校德育研究:一种方法论思考 232
二、面对知识经济的高校德育 235
第四节 通识教育视野中的高校德育 243
一、道德生长于通识 247
二、道德教育要关注道德通识 250
三、道德教育要指向道德智慧的培植 253
第五节 高校德育的整体性理念及其实践 258
一、整体性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59
二、整体性发挥学校和社会的育人功能 266
三、积极构建整体性育德模式 271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构 280
第一节 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思考 281
一、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 281
二、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论 284
三、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论 286
四、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论 290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的新成果 297
一、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 297
二、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旗帜鲜明 301
三、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体现时代要求相统一 304
四、坚持“四以”,整体育人 305
第三节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 307
一、关注“新”问题 307
二、切准“真”问题 310
三、聚焦“大”问题 313
第四节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独立品性 315
一、明确学科边界,着眼、着力于本学科的理论建设 317
二、紧扣研究对象矛盾的独特性,建构实践所需之论 318
三、以鲜明的主体意识,打造具有中国风格之论 320
四、增强学科和学术自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 322
五、立足实践,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323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 326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分析 327
一、教育者与教育主体 327
二、教育者的主体性 330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析 340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分层问题 340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Ⅰ及其有效性 342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Ⅱ及其有效性 346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分析 353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分析 354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比较分析 376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 388
一、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确立科学发展观 388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从政治实践的角度 390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从教育活动的角度 391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从学科建设的角度 393
后记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