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篇 3
第1章 脑电图研究的历史 3
1.1 脑电图的发现与研究进展 3
目录 3
1.2 日本脑电图学的历史 5
第2章 脑电图检查法 9
2.1 脑电图记录的技术 9
2.1.1 脑电图记录装置——脑电图机 9
2.1.2 电极盒 10
2.1.3 电极 11
2.1.4 脑电图检查室 15
2.2 脑电图记录方法的原理 17
2.2.1 脑电图记录(导联)方法的种类 17
2.2.2 定位的方法 23
2.3.1 电极安装法 29
2.3 电极安装法与脑电图的导联组合 29
2.3.2 脑电图导联的方式 31
2.3.3 导联组合的实例 33
2.4 脑电图的诱发试验方法 34
2.4.1 睁闭眼试验 35
2.4.2 过度换气 35
2.4.3 闪光刺激诱发试验 38
2.4.4 睡眠诱发试验 41
2.4.5 戊四氮诱发试验 43
2.4.6 贝美格诱发试验 44
2.4.7 联合诱发法 45
2.4.8 其他诱发试验 45
2.5.2 来自被检者的伪差 46
2.5.1 质量差的电极以及电极接触不良所致的伪差 46
2.5 伪差(噪音、干扰、人为因素) 46
2.4.9 诱发试验的选择 46
2.6 实际的脑电图记录 50
2.6.1 脑电图机的调整与定标 50
2.6.2 向被检者说明与电极安装 51
2.6.3 脑电图记录 51
2.6.4 脑电图记录结束后的处理 54
2.6.5 脑电图资料的整理 54
2.7 遥测脑电图记录 54
2.7.1 传送方式 54
2.7.2 实际的遥测脑电图记录 54
2.7.3 脑电图记录的实例 54
2.7.4 电视技术的应用 55
2.8 脑电地形图——二维脑电图 56
2.9 日本脑电图肌电图学会临床脑电图检查标准 57
第3章 脑电图的分类与脑电图的描述 64
3.1 概述(波、活动、复合波、背景波) 64
3.2 脑电图的描述 65
3.3 脑电图的分类 66
第4章 正常脑电图 69
4.1 正常人的脑电图在生理范围内产生变动的诸因素 69
4.2 正常成人的脑电图 69
4.2.1 α波 69
4.2.2 快波 76
4.2.3 地形图上脑电图分布的观察 76
4.2.4 其他特殊的脑电图波 78
4.2.5 从整体看到的正常脑电图的分类 82
4.3.2 正常小儿觉醒时的脑电图 84
4.3.1 小儿脑电图的特征 84
4.3 小儿、老年人的脑电图 84
4.3.3 正常小儿觉醒时脑电图特征的归纳 92
4.3.4 成年以后的脑电图的变化 96
4.3.5 老年人的脑电图 96
4.4 正常人睡眠脑电图 98
4.4.1 睡眠脑电图的重要性 99
4.4.2 睡眠深度与脑电图像 99
4.4.3 人的睡眠阶段判定的国际标准 99
4.4.4 多道睡眠图 104
4.4.5 小儿睡眠脑电图 104
4.5 正常脑电图的判断标准 112
4.5.1 成人正常脑电图的判断标准 112
4.5.2 未成年人正常脑电图的判断标准 112
5.2 异常脑电图的分类 119
5.1 异常脑电图的概念 119
第5章 异常脑电图 119
5.2.1 非阵发性异常 120
5.2.2 阵发性异常 123
5.3 异常脑电图的出现部位 136
5.3.1 异常脑电图的出现部位与出现方式 136
5.3.2 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特别是原发性两侧同步与继发性两侧同步) 137
5.3.3 局限性异常波 140
5.3.4 隐匿性病灶 141
5.4 异常脑电图出现的周期性 141
周期性广泛性两侧同步性活动 141
5.5 异常脑电图的诊断标准 144
5.5.1 脑电图背景活动异常的视觉判断及判读者间的一致性 144
5.5.2 异常脑电图的视觉判断与自动判断 144
6.1.2 癫痫发作的分类 150
6.1.1 癫痫的概念与分类 150
第6章 癫痫与脑电图 150
6.1 癫痫及癫痫发作的分类 150
6.2 癫痫发作与脑电图 152
6.2.1 部分性发作 152
6.2.2 单纯部分性发作时的脑电图 157
6.2.3 单纯部分性发作的发作间歇期脑电图 157
6.2.4 复杂部分性发作 164
6.2.5 部分性发作的发作后慢波灶 172
6.2.6 全身性发作(惊厥性全身发作或非惊阙性全身发作) 172
6.2.7 婴儿痉挛 188
6.2.8 Lennox-Gastaut综合征 192
6.3 棘波出现率与年龄(小儿期)的关系 194
6.4 癫痫的经过、预后与脑电图 194
6.5.1 癫痫患者亲属的脑电图 195
6.5 遗传素质性癫痫、外因性癫痫与脑电图 195
6.5.2 癫痫双生儿的脑电图 196
6.6 伴有癫痫的精神障碍与脑电图 198
6.6.1 作为癫痫发作的精神障碍 199
6.6.2 间歇性精神障碍和精神病性间插症 199
6.6.3 慢性持续性精神障碍 199
6.7 反射性癫痫 200
6.8 在慢波睡眠期表现有持续性棘慢波的癫痫 202
6.9 热性惊厥 204
6.9.1 概述 204
6.9.2 热性惊厥与脑电图的异常 204
7.2.2 足月产新生儿的异常脑电图 213
7.2 足月产新生儿及早产儿的异常脑电图 213
7.2.1 概述 213
7.1 小儿异常脑电图的特征 213
第7章 小儿科疾病与脑电图 213
7.2.3 早产儿的异常脑电图 215
7.2.4 新生儿脑电图所见的阵发异常波的特征 216
7.3 大脑性瘫痪 216
7.3.1 大脑性瘫痪的异常波出现率 216
7.3.2 异常脑电图的种类 217
7.3.3 大脑性瘫痪的类型、瘫痪部位与脑电图所见 218
7.4 大脑畸形时的脑电图 218
7.4.1 脑积水 218
7.4.6 胼胝体发育不全 219
7.4.5 脑穿通畸形 219
7.4.4 全前脑无裂畸形 219
7.4.3 小头畸形 219
7.4.2 无脑性脑积水畸形 219
7.4.7 无脑回综合征 220
7.4.8 透明隔缺损和透明隔囊肿 220
7.5 急性小儿偏瘫综合征 220
7.6 小儿期头部外伤后的脑电图特征 221
7.7 小儿期脑肿瘤时的脑电图特征 221
7.8 精神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的脑电图 221
7.8.1 素质性精神发育迟缓的脑电图 221
7.8.2 外因性精神迟缓的脑电图 222
7.8.3 先天性代谢异常所致精神迟缓的脑电图 226
8.2.1 各种头痛与异常脑电图 230
8.2 头痛患者的异常脑电图 230
8.2.2 偏头痛与脑电图、偏头痛与阵发性异常脑电图以及癫痫 230
8.1 关于头痛 230
第8章 头痛与脑电图 230
8.2.3 头痛患者的脑电图与CT 232
8.3 眩晕、梅尼埃综合征与脑电图 233
第9章 睡眠异常与脑电图 235
9.1 睡眠异常及睡眠障碍的分类 235
9.2 睡眠过度 235
9.2.1 发作性睡病 235
9.2.2 反复性过度睡眠症(周期性嗜睡病和病理性饥饿综合征) 237
9.2.3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238
9.3 深眠状态 239
9.3.1 梦游症 239
9.3.2 梦惊症、夜惊症、梦魇和呓语 240
9.3.3 夜尿症 240
10.2 脑肿瘤脑电图异常的发生机制 243
10.1 脑肿瘤脑电图的诊断价值 243
第10章 脑肿瘤的脑电图 243
10.3 脑肿瘤所见的脑电图异常及其定位 244
10.3.1 局限性脑电图异常 244
10.3.2 广泛性脑电图异常 248
10.4 由不同种类脑肿瘤所致脑电图异常的差异 249
10.5 脑肿瘤的CT图像与脑电图表现 251
10.6 脑肿瘤的病程与脑电图 252
10.7 脑脓肿 253
第11章 脑血管病及循环障碍时的脑电图 256
11.1 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 256
11.1.1 急性期的脑电图异常 256
11.1.2 慢性期的脑电图异常 257
11.1.3 间脑-脑干的血管病 258
11.1.4 蛛网膜下腔出血 260
11.1.5 烟雾病 260
11.2 高血压病 263
11.3.1 阿-斯综合征 264
11.3.2 晕厥发作 264
11.3 急性脑循环障碍 264
11.4 慢性低氧血症 267
第12章 脑的炎症性疾病与脑电图 270
12.1 急性脑炎 270
12.1.1 脑炎的一般经过与脑电图 270
12.1.2 各种脑炎的脑电图 271
12.2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273
12.3 脑膜炎 274
12.3.1 概述 274
12.3.2 结核性脑膜炎 275
12.4 神经梅毒 276
12.3.3 病毒性脑膜炎 276
第13章 颅脑外伤的脑电图 279
13.1 颅脑外伤的概述 279
13.1.1 颅脑外伤的分类与症状 279
13.1.2 脑电图检查的作用 279
13.1.3 异常脑电图的出现率 279
13.1.4 记录、判读上应注意的事项 279
13.1.5 颅脑外伤的脑电图与年龄 280
13.2 颅脑外伤的种类及脑电图表现 280
13.2.1 脑震荡 280
13.2.2 脑挫伤 280
13.2.3 颅内血肿 285
13.3.3 外伤性癫痫的脑电图 286
13.3.2 癫痫性异常脑电图的发展 286
13.3.4 小儿外伤后记录的阵发性异常脑电图 286
13.3.1 概述 286
13.3 外伤性癫痫 286
13.4 对于颅脑外伤病例进行诱发试验的效果 288
13.5 拳击师的脑电图 289
第14章 其他器质性脑病与脑电图 292
14.1 早老期及老年期痴呆的脑电图 292
14.1.1 痴呆与脑电图 292
14.1.2 老年性痴呆病人的脑电图研究 292
14.1.3 阿尔茨海默型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脑电图 292
14.1.4 痴呆的程度、经过与脑电图异常 293
14.1.5 颅脑CT、PET、SPECT所见与脑电图异常的关系 295
14.1.6 老年性痴呆病的脑电图相关性 295
14.1.7 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的脑电图 296
14.1.8 皮克病的脑电图 296
14.2 帕金森综合征 297
14.3 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 298
14.4 亨廷顿舞蹈病 299
14.5 脊髓小脑变性病 300
14.6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300
14.7 神经肌肉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与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300
14.8 线粒体脑肌病 301
14.9 脱髓鞘疾病 301
14.10 先天性代谢异常 303
14.10.1 氨基酸代谢异常 303
14.10.2 脂质代谢异常 303
14.10.3 脂肪软骨营养不良 305
14.11 Sturge-Weber病 305
14.12 去皮质综合征和慢性植物状态 305
14.13 无动性缄默症 306
14.14 脑死亡 307
15.1.1 人为的低血糖对脑电图的影响 315
第15章 内分泌障碍、代谢障碍与脑电图 315
15.1 低血糖 315
15.1.2 胰岛功能亢进所致的低血糖 316
15.2 糖尿病 316
15.3 甲状腺功能障碍 317
15.3.1 甲状腺功能亢进 317
15.3.2 甲状腺功能减退 317
15.4 甲状旁腺疾病 319
15.4.1 甲状旁腺切除(摘除)后搐搦 319
15.4.2 脑性搐搦 319
15.4.3 自发性搐搦 319
15.5 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 319
15.5.1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319
15.6.1 肥胖性生殖器综合征 320
15.6 丘脑下部垂体性内分泌障碍 320
15.5.2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320
15.6.2 尿崩症 321
15.6.3 肢端肥大症 321
15.6.4 库欣病 321
15.6.5 全垂体功能减退症 321
15.7 性周期 322
15.7.1 月经 322
15.7.2 妊娠 322
15.7.3 妊娠中毒症 322
15.8 肝性脑病 323
15.9 尿毒症及人工透析 325
15.9.1 尿毒症性脑病 325
15.9.2 人工透析时的脑电图变化 326
15.11.3 青光眼 327
15.11.2 所谓的“心身病”——支气管哮喘与胃溃疡 327
15.11.4 皮肤疾病 327
15.11 其他疾病 327
15.11.1 周期性瘫痪 327
15.10 肺性脑病 327
15.11.5 贫血(特别是恶性贫血) 328
第16章 精神医学领域的脑电图 332
16.1 人格与脑电图 332
16.2 神经症 333
16.2.1 情感的紧张状态 333
16.2.2 神经症和心身疾病 334
16.2.3 强迫症状 336
16.3 行为异常儿童 336
16.4 人格障碍 337
16.5 精神分裂症与情感障碍 338
16.5.1 精神分裂症 338
16.5.2 小儿分裂症 343
16.5.3 情感障碍(躁狂抑郁症) 344
16.5.4 非典型内因性精神病 346
16.6 司法精神医学与脑电图 346
16.7 电惊厥疗法时的脑电图 347
16.8 坐禅、瑜伽、催眠与脑电图 348
16.8.1 坐禅及瑜伽 348
16.8.2 催眠状态 348
16.9 意识障碍时的脑电图 349
16.9.1 慢波化变化为平坦化 349
16.9.2 睡眠波形的出现 350
16.9.3 阵发异常波的出现 350
16.9.4 正常脑电图 350
17.1 脑电图检查的申请 357
第17章 脑电图的判读与描述 357
17.2 脑电图检查技师的报告书 358
17.3 脑电图的判读与描述 359
17.3.1 脑电图报告书与描述方法 359
17.3.2 脑电图报告单的实例 361
17.3.3 脑电图判读时的注意事项 361
17.3.4 脑电图表现描述的要领 361
17.3.5 脑电图记录的整理与保管 364
18.1.2 脑电图工作者或临床神经生理工作者 366
18.2.1 技师的培训 366
18.2 人员的培训 366
18.2.2 脑电图工作者的培训 366
18.1.1 技师或记录员 366
18.1 人员的配备 366
第18章 临床脑电图检查室的人员配备 366
18.2.3 培训的重要项目 367
18.3 资格考试与认定 367
18.4 参考书 367
基础篇 371
第19章 生理学上的变化与脑电图 371
19.1 酸碱平衡与脑电图 371
19.2 缺氧症或低氧症 371
19.2.1 缺氧性缺氧症 371
19.2.2 其他缺氧症 372
19.3 低体温与脑电图 372
19.4 发热时的脑电图 373
19.5 体液平衡与脑电图 373
20.1 麻醉剂与脑电图 375
20.1.1 乙醚 375
第20章 药物与脑电图 375
20.1.2 三氯乙烯 376
20.1.3 氟烷、甲氧氟烷 376
20.1.4 氧化亚氮(笑气) 376
20.1.5 氯胺酮 377
20.1.6 安定镇痛药 377
20.1.7 巴比妥类药物 377
20.2 巴比妥类药物与脑电图 378
20.2.1 巴比妥类药物的快速投予 378
20.2.2 慢性巴比妥类药物依赖 379
20.3 吗啡、乙醇与脑电图 380
20.3.1 吗啡的急性作用 380
20.3.2 吗啡依赖 380
20.3.5 酒精依赖 381
20.3.4 急性酒精中毒 381
20.3.3 酒精与脑电图 381
20.4 亲自主神经性药物与脑电图 383
20.4.1 亲交感神经性药物 383
20.4.2 亲副交感神经性药物 383
20.5 亲精神药与脑电图 383
20.5.1 抗精神病药和神经阻滞药 383
20.5.2 情感调整剂 384
20.5.3 精神兴奋药 384
20.5.4 抗焦虑药 385
20.5.5 抗癫痫药 385
20.6 致幻药与脑电图 385
20.6.1 麦司卡林(仙人球毒碱) 385
20.6.2 致幻剂(LSD)乙麦角酰胺 385
20.7 药物对脑电图影响的脑电图分析法的研究——定量药物脑电图学 386
20.8 抗痴呆药与脑电图 389
20.9 其他药品与脑电图 390
20.9.1 干扰素 390
20.9.2 亚硝酸异戊酯 390
20.9.3 其他药物 390
20.10 其他的中毒与脑电图 390
20.10.1 一氧化碳中毒 390
20.10.2 有机汞中毒(水俣病) 391
20.10.3 二硫化碳中毒 391
20.10.4 农药中毒 391
20.10.5 有机溶剂中毒 391
第21章 直接从脑导出脑电图——皮质电图及深部脑电图(皮质下电图) 399
21.1 皮质电图 399
21.1.1 皮质电图记录的技术——电极的种类与固定方法等 399
21.1.2 皮质电图的特性 400
21.1.3 癫痫的皮质电图 401
21.2 深部脑电图(皮质下电图) 406
21.2.1 深部脑电图记录的技术 406
21.2.2 深部脑电图的特性 406
21.2.3 睡眠、麻醉时皮质以及深部脑电图的变化 406
21.2.4 癫痫的深部脑电图 408
21.2.5 其他精神神经疾病时的深部脑电图 412
21.2.6 深部脑电图与诱发电位 413
21.2.7 脑手术后的深部脑电图 413
第22章 脑电图的分析法、直流电位和脑磁图 418
22.1 脑电图的分析 418
22.1.1 脑电图的量的表示 418
22.1.2 脑电图的分析法 419
22.1.3 癫痫性阵发波的自动分析 427
22.2.5 伴随负变化 428
22.2.4 稳定电位 428
22.2.6 经颅的直流电位 428
22.2 脑的直流电位 428
22.2.2 脑的直流电位的记录法 428
22.2.1 概述 428
22.2.3 慢电位变动 428
22.2.7 偶极子追踪法 429
22.3 脑磁图 433
22.3.1 概述 433
22.3.2 脑磁图的记录方法 433
22.3.3 脑磁图的特性及与脑电图的比较 433
22.3.4 脑磁图记录的实际 434
22.3.5 癫痫的脑磁图 435
22.3.6 诱发脑磁图 436
23.1.1 人诱发电位研究的沿革 442
23.1.2 诱发电位的波形与命名法 442
23.1 定义 442
第23章 脑脊髓诱发电位与事件相关电位 442
23.2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443
23.2.1 概述 443
23.2.2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444
23.2.3 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及长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447
23.2.4 机械刺激的体感诱发电位 449
23.3 听觉诱发电位 451
23.3.1 概述 451
23.3.2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的短潜伏期成分) 451
23.3.3 听觉诱发电位的中潜伏期成分 453
23.3.4 听觉诱发电位的长潜伏期成分 454
23.4.2 视觉诱发电位的记录法 455
23.4.1 概述 455
23.3.5 中、长潜伏期BAEP的临床应用 455
23.4 视觉诱发电位 455
23.4.3 正常人的视觉诱发电位表现 456
23.4.4 视觉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458
23.5 事件相关电位 461
23.5.1 P300及与之相关的事件相关电位 461
23.5.2 其他事件相关电位 463
23.5.3 伴随负电位 468
23.5.4 运动相关电位 469
23.6 脊髓诱发电位 471
23.6.1 概述 471
23.6.2 由表面电极记录的脊髓诱发电位 471
23.6.3 由硬膜外记录的脊髓诱发电位 473
23.7 药物所致的诱发电位变化 474
23.8 大脑诱发电位与主要的心理因素 475
第24章 脑电图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485
24.1 有关脑电活动的描记 485
24.2 在容积导体内记录的电位 485
24.2.1 具有空间扩展的导体(容积导体)中的电场 485
24.2.2 脑内偶极子产生的电场 486
24.2.3 在神经元周围产生的电场 487
24.3 脑电图的发生机制 488
24.3.1 脑电活动的发生——作为脑电图构成要素的神经元的活动 488
24.3.2 诱发电位与皮质构造——新皮质的诱发电位 492
24.3.3 自发电位变动——脑电图节律的成因 493
24.4 脑电图与脑的活动水平——觉醒系统、丘脑广泛投射系统及睡眠 499
24.4.1 网状系统的构造 499
24.4.2 上行脑干激活系统 499
24.4.3 丘脑网状系统 500
24.4.4 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分化 502
24.4.5 睡眠及觉醒时的脑电图及其神经机制 503
24.5 脑电图与边缘系统 503
24.5.1 边缘系统的构造 503
24.5.2 海马的脑电图 504
24.5.3 杏仁核的脑电图 504
24.6 发作放电 504
24.6.1 自身持续性强直阵挛发作放电 508
24.6.2 发作时的抑制问题 509
24.6.3 阵发波的影响因子——阵发波与脑活动水平 509
2 4.6.4 阵发波与脑的个体发生 509
25.1 脑电图机的历史 514
25.2 脑电图导出的原理 514
第25章 脑电图机与周边仪器 514
25.3 脑电图机的构成 515
25.3.1 差分放大器 516
25.3.2 电极电阻的测定 516
25.3.3 脑电信号的数字化 516
25.3.4 数字信号处理 517
25.3.5 脑电图数据的电子归档整理 518
25.3.6 闪光刺激装置 519
25.4 脑电图机周边设备 519
25.4.1 影像数据的同步保存和同步重放 519
25.4.2 脑电图解析 519
25.4.3 网络技术 520
25.5 诱发电位测定装置 520
附录1 临床脑电图检查标准(1988) 523
附录2 脑电图术语汇编(国际脑电图临床神经生理学会联盟术语委员会提案) 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