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探求语言学队伍建设的途径——代前言&徐红燕 3
治学篇 3
1 录音与倾听&向南 3
2 金有景“腌鸭蛋”&唐辰 6
3 吕叔湘做编辑工作&刘英 8
4 李宇明记录女儿学话&唐辰 10
5 “好笔头”不如“烂记性”&钱乃荣 12
6 邢福义反思&唐辰 14
7 天道酬勤路路通&郑嫒 16
8 一台录音机和一个新领域&向北 18
9 孙玉文“喜欢”散步&程小巧 20
10 “活字典”余心乐&王晓平 22
11 “兴趣是学术研究最好的动力”&崔松鸽 25
12 林连通呕心沥血&唐辰 27
13 更要会运用他人的智慧&唐辰 28
14 名师高徒&俞颂雍 30
15 刘纶鑫好学&卢继芳 32
16 喜欢看广告的周建民&刘耘 34
17 林汉达思考语文大众化问题&阿龙 36
18 “卡片专家”&袁叶 39
19 “请进来”引起的思考&陈一 41
20 黄树先抄书&金文帛 43
21 崔梅对普通话教学的新思考&李竹屏 45
22 戴梅芳尝试普通话测试&李竹屏 47
23 方光焘与辩证法&刘英 49
24 方一新严谨治学谦虚为人&雷冬平 51
25 乔全生情系晋语&杨鲜灵 54
26 何刚从生活中汲取营养&韩锋 56
27 别把婴儿连洗澡水都一块泼出去&陈建民 58
28 胡奇光治学视野广阔&邵英英 60
29 从朴实的问题出发&邵英英 62
30 从广博走向精深的谢文庆&郭红 64
31 喜欢哲学的黄锦章&韩锋 66
32 金立鑫注重研究的实际价值&韩锋 68
33 李玲璞从“小先生”成长为大教授&刘明玉 70
34 李兴亚二十年磨一剑&蔡长虹 73
35 李竹屏听音辨音&田泽 75
36 走上语言探索之路&李一平 77
37 十年甘坐冷板凳&邵英英 79
38 外文中译,一箭三雕&项恩炜 81
39 游汝杰:小纸片学古文&项恩炜 83
40 马重奇既当学生又做“小先生”&李春晓 85
41 孟国的语言敏感性&郭红 87
42 李熙宗做公关语言艺术的拓荒者&雁林 90
43 陈昌来点滴积累成就语法百年总揽&李琳 92
44 刘焕辉和言语交际学&王卫兵 94
45 参政议政不忘语言文字工作&王卫兵 96
46 刘静调查方言&李斐 98
47 文章以内容最重要&素虹 100
48 “齐步走,一二一”&一心 101
49 林端七十学艺&陈英 102
50 锐意进取惜时如金&高节 104
51 刘永耕得益于“环境所迫”&永耕 106
52 苍天如意珠&萨日那 108
53 “古今中外派”戚雨村&韩锋 111
54 游戏有学问,谈笑皆文章&邓晓囡 113
55 王德春“三线”研究法&韩锋 115
56 思辨、开拓与创新&俞颂雍 117
57 实践、教学、研究合一的主持人——吴郁&唐辰 119
58 萧国政:处处留心有学问&陈波 121
59 徐大明谈语言学家的语感问题&吴志杰 123
60 许钧教授叹人之渺小&吴志杰 125
61 颜洽茂和他的佛经语言与文化研究情结&唐潮 127
62 颜逸明“穿草鞋”的拓荒者&刘明玉 130
63 俞允海和他的吴语情绪&哲人 133
64 逆境中的收获&张谊 135
65 语言工作的甘苦&曾传兴 137
66 “了”与“的”&詹人凤 139
67 生如红枫凋亦匆:一代语言学家黄景欣&祝晓宏 142
68 张柏然笑谈“铁窗生涯”&吴志杰 144
69 难道事情必须如此么?&项恩炜 146
70 张茀教玉溪人“说”普通话&严希洪 147
71 从中学语文教学到语言学研究&俞颂雍 149
72 北京之行与治学之路&项恩炜 151
73 十年求一字&郭红 153
74 致力于儿童语言研究的周国光&吴翠芹 156
75 邹韶华不避讳&黄彩玉 158
育人篇 163
1 吕叔湘教我读书&陈建民 163
2 于根元给老师的书写序&唐辰 165
3 “名师”与“高徒”&袁叶 167
4 诲人不倦陈昌仪&熊礼淼 169
5 桃李满天下&邵英英 171
6 感谢你,我的学生&徐阳春 173
7 像册暖人心&洪静 175
8 奖掖后学的何耿丰&苏全 177
9 柯平要求研究生“语言要好”&吴志杰 179
10 处处为学生着想的刘俐李&吴翠芹 181
11 刘静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李斐 183
12 刘晓南给学生改作业&李斐 185
13 鲁国尧关心学生&李斐 187
14 陆丙甫谈分蛋糕&屈正林 189
15 讲义的故事&郑嫒 洪静 191
16 吕叔湘批评人的时候挑选字眼&向南 193
17 脑子越灵越好用&向北 195
18 田希诚诲人不倦&杨鲜灵 197
19 曹老师慧眼识珠&杨鲜灵 孙晋燕 199
20 傅雨贤感念师恩&刘若云 201
21 陈燕的音韵学启蒙&郭红 203
22 学生是学术生命的延续&洪静 206
23 先生之业,传道为首&项恩炜 208
24 师恩难忘&郭红 210
25 夏中华爱徒如子&周国样 213
26 徐大明擅长让学生从“游戏”和“故事”中学到知识与方法&吴志杰 215
27 许钧教授让我走上南京大学的讲台&吴志杰 217
28 一盒沱茶&叶长荫 219
29 殷焕先先生的书信&王大新 221
30 孔雀西北飞&陈英 223
31 逍遥背后有芬芳&洪静 郑嫒 224
32 悠悠师魂撼我心&王晓平 226
33 张宝胜“教”女儿学德语&蔡长虹 229
34 张斌先生严于律己&孙斐 231
35 与朱德熙先生一次终生受用的谈话&尹世超 232
处世篇 237
1 储泽祥从善待人&唐辰 237
2 总是带给学生震撼的于根元&徐红燕 239
3 傅庭林小记&刘吉燕 241
4 李熙宗舍身救学生&木子 244
5 助人为快乐之本&袁叶 246
6 姜宝琦以平常心对待“癌症”&田泽 248
7 绿色军营方言爱好者卢开镰&李竹屏 250
8 于细微处见真性情&陈英 252
9 认认真真做“小事”的严希洪&李竹屏 253
10 乐于陋居甘为人梯&曾传兴 255
11 老师的书一定要做得更好&晓田 257
12 吾尽吾志而无悔&洪静 259
轶事篇 263
1 杨金陈——三家村&唐辰 263
2 语法学界六君子&唐辰 265
3 风雨中行走的“怪人”&李凌燕 267
4 从“小结巴”到“演讲学家”&袁叶 269
5 袁晖——孤儿院里出来的语言学家&唐辰 270
6 老是“走神”的李国正&苏全 272
7 高歌东搜集歇后语&郭红 274
8 邹韶华——大山里走来的学者&马彪 276
9 戴梅芳情系推普&李竹屏 278
10 曾晓渝的点滴往事&郭红 280
11 莫愁花落去,自有燕归来&洪静 283
12 顾钢的兴趣与专业&郭红 285
13 独辟蹊径的文化训诂学&朱习文 288
14 金有景——拉祜族名誉公民&唐辰 290
15 朱先生的“王志善”赢了严先生的“梁三老汉”&李刚 291
16 处女作被退过稿&李刚 293
17 热切与执着&吕禾 294
18 马庆株与汉语拼音的不解之缘&郭红 296
19 一次偶然的决定,会改变你的一生&钱乃荣 299
20 任继昉读书甚解&徐霁 302
21 王渝光喜欢户外研究指导&李竹屏 304
22 阿佤人魏宏说好普通话&李竹屏 306
23 乐此不疲的旅行者夏昆芳&李竹屏 308
24 发表在大田土地上的论文&唐辰 310
25 “鹤鸣九皋”的诗缘&张延成 312
26 殷殷教诲情&洪静 郑嫒 314
27 外国学生忽然“将军”,语言学家处处留心&项恩炜 316
28 灯谜是语言学的“红娘”&李连伟 318
29 张谊生的副词之歌&李琳 320
才艺篇 325
1 蔡富有和预测决策学&唐辰 325
2 西湖记得范继淹的歌声&唐辰 327
3 “另辟蹊径”的胡范铸&韩锋 329
4 异想天开的人&苏全 331
5 广告词一等奖获得者厉兵&唐辰 333
6 多才多艺的刘叔新先生&郭红 335
7 鲁国尧博闻强记&李斐 337
8 骆小所酷爱游泳&王渝光 339
9 语言学杂家——谭汝为&郭红 341
10 吴积才画虎&唐辰 344
11 “电脑专家”吴振国&唐辰 346
12 艺术人生 人生艺术&洪静 郑媛 348
13 颜森热爱音乐和英语小说&程鹏 350
14 读诗与写诗&张延成 352
15 “舞台总监”姚一斌&李竹屏 354
16 先生学敲鼓,“不怕登临苦”&项恩炜 356
17 速记专家张朝炳&唐辰 358
18 从文学到语言&唐辰 360
语智篇 365
1 幽默潇洒的刘晓南&李斐 365
2 “你不让我回家吃饭了?”&一心 367
3 幽默的徐世英&郭红 368
4 语用学必须是“有用”的&李伟 371
5 幽默诙谐不老生&祝晓宏 373
6 张斌与打油诗&孙斐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