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海发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新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1166897
  • 页数:33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探讨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城市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第一章 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意义 1

1.1 农村城镇化的涵义 1

目录 1

1.2 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3

第二章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发展 9

2.1 农业与城镇化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论分析 9

2.1.1 农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的作用 9

2.1.2 农村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17

2.2 城镇化推进与农业发展关系的两种实践模式 20

2.2.1 城镇化与农业协调发展:美国模式 20

2.2.2 城镇化与农业发展的不协调:英国模式 23

2.3 协调城镇化与农业发展关系的对策选择 26

2.3.1 对策选择的基本准则 26

2.3.2 对策选择的具体方面 27

3.1.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的有效方式 42

第三章 农村城镇化与产业化经营 42

3.1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推进农村城镇化的作用 42

3.1.2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 44

3.1.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47

3.1.4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完善和创新的有效形式 48

3.1.5 农业产业化经营符合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50

3.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与经营机制 51

3.2.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52

3.2.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57

3.2.3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的完善 64

3.3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建设 68

3.3.1 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 68

3.3.2 龙头企业建设的重点 69

3.3.3 龙头企业建设要注意的问题 70

3.4.1 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 74

3.4 农业不同行业的产业化经营 74

3.4.2 蔬菜业的产业化经营 81

3.4.3 水果业的产业化经营 87

3.5 国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92

3.5.1 美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93

3.5.2 荷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101

3.5.3 丹麦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112

3.6 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应注意的问题 115

3.6.1 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是农业产业化经 115

营的重要目标 115

3.6.2 发展农民合作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重要方向 117

3.6.3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原则 119

3.6.4 生产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 121

3.6.5 充分发挥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引导和扶持作用 122

4.1 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内在联系的理论分析 127

第四章 农村城镇化与乡镇企业发展 127

4.2 城镇化推进与农村工业化关系的实践模式 129

4.2.1 发达国家的农村工业化发展与城镇化推进 130

4.2.2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工业化发展与城镇化推进 144

4.3 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与城镇化推进的偏差 160

4.4 协调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的对策选择 167

4.4.1 要纠正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战略 167

4.4.2 要调整农村工业的布局和格局 168

4.4.3 要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 170

4.4.4 要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171

第五章 农村城镇化与生产要素流转 173

5.1 生产要素流转的理论规律 173

5.1.1 劳动要素的流转规律 173

5.1.2 土地要素的流转规律 179

5.1.3 资本要素的流转规律 180

5.2 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流转的基本态势 181

5.2.1 农业劳动力要素流转态势 182

5.2.2 农业土地流转态势 195

5.2.3 农业资本流转态势 201

5.3 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流转的效果评价 211

5.3.1 农业生产要素流转形成的积极作用 212

5.3.2 农业生产要素流转的问题辨析 217

5.4 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流转的实现机制 222

5.4.1 农业生产要素流转的一般实现机制:收入差原理 222

5.4.2 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流转的具体实现机制 225

5.5 农业生产要素流转的国际比较 227

5.5.1 美国的农业生产要素流转 228

5.5.2 日本的农业生产要素流转 231

5.5.3 农业生产要素流转国际比较的基本结论 235

5.6 优化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流转的对策选择 236

5.6.1 实现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流转有效性的标准 236

5.6.3 优化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流转的对策选择 238

5.6.2 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流转优化的基本取向 238

第六章 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 247

6.1 农村城镇化的外部性 247

6.1.1 农村城镇化外部性的理论表现 247

6.1.2 我国农村城镇化外部性的基本表现 251

6.2 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传统农业改造的环境问题 253

6.2.1 传统农业的特征 253

6.2.2 传统农业改造的依据 262

6.2.3 传统农业改造的重点 265

6.2.4 现代农业的形成 267

6.2.5 现代农业的生态环境代价 272

6.2.6 现代农业的替代模式 279

6.3 协调环境保护与农村城镇化推进的对策选择 294

6.3.1 把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城镇化的大系统 295

6.3.2 农村城镇化的推进要兼顾农业持续发展的三个目标 295

6.3.3 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 298

6.3.4 广泛推行生态农业模式 299

6.3.5 强化政府对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管理 302

第七章 农村城镇化与城镇自身建设 308

7.1 城镇建设的基本内容 308

7.1.1 城镇布局 308

7.1.2 城镇规划 309

7.1.3 城镇运行 309

7.2 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310

7.2.1 城镇布局不尽合理 310

7.2.2 城镇产业结构不甚合理 311

7.2.3 城镇基础设施落后 312

7.2.4 城镇管理水平低 313

7.3 优化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对策选择 314

7.3.1 搞好城镇的布局和规划 314

7.3.2 优化城镇的产业系统 316

7.3.3 采用多元化的投融资政策 317

7.3.4 突出城镇的自身特色 319

7.3.5 完善城镇的管理机制 320

7.3.6 节约使用土地资源 320

7.3.7 搞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321

第八章 农村城镇化与政府管理 325

8.1 政府在农村城镇化中的作用定位 325

8.1.1 校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325

8.1.2 制定城镇化发展的法律并监督法律的执行 328

8.1.3 在政策上扶持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328

8.2 政府推进农村城镇化的作用方式 329

8.3 强化政府对农村城镇化管理的对策选择 330

8.3.1 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相结合 330

8.3.2 优化农村城镇化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331

8.3.3 优化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