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目录 1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7
(一)国外和我国台湾研究综述 7
(二)国内研究综述 15
三、本书研究思路、结构及主要理论创新 21
(一)本书的研究思路与结构 21
(二)本书的主要理论创新 23
第一章 制度与制度创新的基本理论 29
第一篇 理论篇 29
一、人的行为假定 30
(一)“经济人”的假定 30
(二)搭便车或机会主义行为 32
(三)稀缺性假定 33
(四)规模效益假定 35
二、制度的内涵及功能 36
(一)制度的内涵 36
(二)制度的功能 40
三、制度的划分与构成 41
(一)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43
四、制度创新与制度创新过程模型 43
(二)制度创新的主体 45
(三)制度创新的源泉 46
(四)诱致性制度创新过程模型 47
五、制度创新中的路径依赖 47
第二章 农地制度及农地制度体系 50
一、农地制度的涵义 50
二、农地制度的性质 51
(一)农地产权制度 54
三、农地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制度体系 54
(二)农地经营制度 57
(三)农地流转制度 59
(四)农地管理制度 60
(五)农地制度体系 61
第三章 市场经济与农地产权制度 64
一、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与农地产权制度的功能 64
(一)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所依赖的假定条件 64
(二)新古典经济学不涉及产权问题之谜 66
二、市场缺陷与零交易费用假定的非现实性 67
三、科斯定理的实质:产权制度的重要性 70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地产权制度安排 71
五、农地产权界定的效率与成本 74
六、简要结论 76
第二篇 历史与现实篇 81
第四章 农地制度与农村经济发展 81
一、农地产权制度与农地经营效益的理论分析 81
(一)农地产权制度与激励效应 85
(二)农地产权制度与农地资源配置机制 87
(三)农地产权制度与技术进步 88
二、农地产权制度对农地经营效益影响的规律 89
(四)农地产权制度与交易费用 89
三、农地产权制度与农地经营效益的实证分析 92
四、农地产权制度与农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97
(一)可持续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 97
(二)农地产权制度与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99
五、农地经营制度与农地经营效益 100
(一)农地经营形式与农地经营效益 100
(二)农地规模经营与农地经营效益 101
六、简要结论 104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106
(一)土地改革的原因 107
一、波澜壮阔的土地改革阶段(1949年10月~1952年12月) 107
(二)土地改革的过程 108
(三)土地改革时期土地制度评析 111
二、悲喜交织的农业集体化时期(1953年~1978年底) 113
(一)农业合作化:土地由农民个人所有向社会主义公有的适时转变 114
(二)人民公社化:农村土地进一步公有化的失败尝试 124
三、深刻变革的家庭承包、双层经营时期(1978年底~现在) 133
(一)家庭承包、双层经营体制的确立:土地制度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 133
(二)第一轮土地承包期间:土地制度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检验 142
(三)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以来:土地制度理论与实践的逐步成熟 150
(一)发展生产力是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157
四、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引发的思考 157
(二)土地制度变革过程中应重视农民的作用 160
(三)正确看待土地制度变革中政府的行为和作用 162
(四)土地制度变革应坚持公平和效率的原则 165
(五)土地变革应有利于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168
五、本章小结 170
第六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新机理、制度绩效及其源泉 171
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回顾及评价 171
(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回顾 171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评价 173
二、我国传统农地产权制度的矛盾和缺陷 174
(一)传统农地产权制度各种产权主体之间的矛盾 175
(二)高度集中的农地产权制度与调动劳动者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矛盾 176
(三)高度集中的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矛盾 178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新过程和创新机理 180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绩效及其源泉 185
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地产权结构 188
(一)农地产权的构成 188
(二)农地产权的结构 190
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191
第三篇 创新篇 197
第七章 农地制度创新的总体设计 197
一、农地制度创新的制约因素 198
(一)基本社会经济制度的约束 198
(二)农地和农业特殊性的约束 199
(三)资源禀赋的约束 202
(四)农地利用的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差异性的约束 203
(五)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制约 204
(六)广大农民意愿的制约 205
(一)农地制度创新的目标 206
二、农地制度创新的目标及基本指导原则 206
(二)农地制度创新的基本指导思想 208
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两类典型的农地制度创新模式评析 212
(一)两田制 212
(二)规模经营 213
四、农地制度创新方式的选择 215
(一)制度创新的方式及供给主导型创新方式的特征 215
(二)我国农地制度创新方式的选择 216
第八章 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221
一、农地产权制度演变:产权运行形式及使用权主体 222
(一)农地产权运行形式及使用权主体的一体化形态 223
(二)农地产权运行及使用权主体的过渡形态 225
(三)农地产权运行形式及使用权主体的高度分离形态 226
二、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近期模式:坚持并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228
(一)稳定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含义 228
(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内容及措施 232
三、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中期模式:农地集体所有、家庭租赁经营 235
(一)租赁制的含义 235
(二)租赁制与承包制的区别 236
(三)用租赁制替代承包制的可行性 237
(五)承包制向租赁制过渡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240
(四)用租赁制替代承包制的积极意义 240
四、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远期模式:农地国家所有、农民家庭永佃 241
(一)实行国有永佃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241
(二)实行国有永佃制的意义 245
(三)集体租赁制到国有永佃制的平稳过渡 247
(四)国有永佃制有效运行的初步设想 248
五、简要结论 251
第九章 农地经营制度创新 253
一、家庭经营:21世纪我国农业生产的最佳组织形式 253
二、农业家庭经营与农业规模经营 257
三、农业家庭经营的潜在收益及其实现的制约因素分析 261
四、农业家庭经营制度创新的具体思路 264
五、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的进程 271
(一)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改变乡镇企业分散格局,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进而带动以城镇为载体的第三产业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271
(二)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277
第十章 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构建 279
一、农地使用权流转的目标 279
二、农地流转的内容及形式 279
(一)农地流转的内容 279
(二)农地流转的形式 280
三、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现状分析 281
四、农地使用权流转微观配置机制:市场化配置 284
五、农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的前提:农地产权关系的明晰化 285
六、农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的原则 287
七、农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的基点:农地的有偿使用 288
八、农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的关键:利益机制 291
(一)农地收益的内容 291
(二)农地收益分配现状 292
(三)农地收益分配的理论依据 294
(四)农地收益的表现形式及主要渠道 295
(五)土地租、费、税问题的分析 296
九、农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的核心:价格机制 298
十、农地流转市场化的目标模式 301
十一、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中观促进机制 303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 303
(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304
(三)农地使用权流转中介机制 305
(四)社会保障机制 306
十二、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宏观调控机制 308
十三、简要结论 311
主要参考文献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