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育种从经验走向科学 1
第二节 传统育种技术的贡献与技术发展 2
第三节 分子育种时代的来临 12
第四节 鱼类育种的有关名词 14
第二章 分子育种的理论基础 19
第一节 性状的遗传基础 19
第二节 基因的化学基础 22
第三节 性状通过基因的形成机制 26
第四节 性状在群体中的遗传与变异 31
第三章 分子育种的技术基础 38
第一节 基因克隆技术 38
第二节 PCR及其他基因型分析技术 40
第三节 DNA分子标记 43
第四节 性状的遗传分析技术 54
第四章 分子育种的数据分析 65
第一节 群体遗传参数计算 65
第二节 连锁分析 84
第三节 QTL定位分析 98
第五章 基于遗传背景分析的分子育种技术 115
第一节 鱼类分子育种技术理论 115
第二节 家系选育 118
第三节 群体选育 123
第四节 群体的遗传结构优化 126
第五节 鱼类分子育种的实验基础 129
第六章 基于基因—性状分析结果的育种技术 140
第一节 基于简单QTL分析结果的育种技术 140
第二节 多个经济性状相关基因的聚合育种技术 141
第三节 基于全基因组解析性状的研究结果的育种技术 144
第四节 利用性别相关的分子育种开展单性生殖及育种 145
第七章 鱼类基因工程育种 152
第一节 转基因鱼的制备 153
第二节 转基因鱼的安全性评价 157
第三节 生态适应性评估 160
第八章 分子标记在种质鉴定与评估中的应用 167
第一节 线粒体DNA标记在种质鉴定和评估中的应用 167
第二节 核基因标记在种质鉴定和评估中的应用 171
第九章 分子育种实例分析 188
第一节 虹鳟抗病分子标记的筛选和标记辅助选择试验 188
第二节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大量培育牙鲆抗病苗种 194
第十章 结论 200
附录一 水产新品种审定办法 211
附录二 水产新品种种质检测规范 214
附录三 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通过的水产品种 217
附录四 中英文对照的分子育种相关名词 219
附录五 鲤、鲫、鲢、鳙、草鱼、河蟹、牙鲆等主要养殖种的微卫星标记的引物序列及群体遗传参数值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