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古社会史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新,齐涛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030121651
  • 页数:31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自然变迁与远古社会的演化入手,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的方法,在大量借鉴已有的考古学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远古社会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在洪水与创世纪、聚落的形成发展与消亡、方国与方国联盟体系的构架等若干重大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目录 1

第一章 冰河时代与文明的萌生 1

一、大理冰期时代的沧桑巨变 1

1.气温下降与冰川扩张 2

2.动植物的大幅度位移和灭绝 6

3.三海平原的生成 9

二、远古人类的迁徙与两大环形交流带的形成 13

1.人类的迁徙与人文地理的改写 13

2.两大环形交流带的形成 16

3.两大交流带中的中国先民 21

三、三大文化区的划分 24

1.北方渔猎文化区 25

2.南方采集-狩猎文化区 29

3.东方初始农耕文化区与中国新石器文化的源头 31

四、冰河时代的中国远古社会 38

1.审美与艺术的萌生 39

2.原始信仰与崇拜的出现 42

3.原始巫术的产生 49

4.原始社会组织与生活蠡测 52

第二章 中国的洪水传说与创世纪 55

一、洪水神话的历史解读 55

1.异曲同工的洪水神话 55

2.洪水神话的真相 61

二、大禹治水 64

1.尧舜禹时代 65

2.对鲧、禹治水的重新审视 66

3.共工、三苗与尧舜禹的争战 69

三、重新分割的文明 72

1.冰后期的中国大陆 73

2.新旧石器之间的链接 74

3.重归旧大陆的新的人群 76

第三章 自然环境的变迁与远古经济的发展 81

一、三大文化区的延伸 81

1.北方渔猎区的变动 82

2.农耕文化区的新进展 82

3.缓慢发展的南方采集-狩猎区 88

二、农业文明的扩散 89

1.大暖期中段的自然生态 89

2.农业文明的扩散 92

三、气候变迁与经济生活的精致化 93

1.气候波动及其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压力 94

2.经济与技术的精致化 97

3.精致化趋势中的逆化现象 109

第四章 远古崇拜与信仰的演进 116

一、原始崇拜的二元结构 116

1.自然崇拜的历史演进 116

2.祖先崇拜的发展 122

二、原始宗教体系的形成 127

1.大型祭坛的出现 127

2.天人之际的垄断 131

3.巫祭活动的规范化 136

4.早期宗教体系的形成 140

1.文化类型中的语言文字认同 144

三、语言文字的地域认同 144

2.文化区系内的语言文字认同 148

3.跨文化区系的语言文字认同 152

第五章 原始聚落的发展 153

一、聚落形态的稳定与公共权力的萌生 153

1.聚落概念的再认识 153

2.稳定聚落的形成 154

3.早期聚落的内部关系 158

4.聚落内公共权力的萌生 160

二、聚落形态的成熟 163

1.聚落形态的新进展 163

2.家庭与家族的产生 167

3.家族成为聚落中基本的社会单元 170

三、聚落内的社会分层与贫富分化 177

1.聚落内的社会分层 177

2.聚落内贫富分化的家族性 180

3.聚落权力的继承与强化 192

第六章 聚落的分化与消亡 196

一、中心聚落与城邑的兴起 196

1.聚落的分级与中心聚落的形成 196

2.城邑的兴起 204

二、从普通聚落到村落 209

1.聚落重心的失去 209

2.普通聚落的贫困化 214

3.家庭与家族的新发展 218

1.聚落群内的聚落关系 230

一、聚落群与群落 230

第七章 群落与方国 230

2.群落的形成 234

二、群落的政治体系 237

1.社会组织体系的形成 237

2.原始都邑与前方国之君 238

3.群落的权力结构 245

三、方国体系的形成 248

1.城邑的兴起 248

2.城邑的功能与方国权力的实现 250

第八章 群系的变迁与方国联盟的形成 256

一、仰韶时代各大群系的变迁 256

1.流动的燕辽人 257

2.后冈人与大汶口人的盈缩变化 258

3.此起彼伏的半坡人与庙底沟人 264

4.独处长江中游的大溪人 269

5.不断扩张的马家浜人 272

二、群系的变动与群系间的碰撞 276

1.红山人崇拜与信仰的认同 277

2.大汶口人的西扩与良渚人、屈家岭人的北上 281

3.马家窑人的崛起 285

4.仰韶文化故地的窘迫 287

三、先夏时代社会的分解与组合 288

1.方国联盟的形成 289

2.中原海岱的方国联盟 296

3.关中及其周边地区的社会格局 303

4.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社会变动 305

后记 309